首页 历史故事 明成祖朱棣对中国历史有哪些贡献?

明成祖朱棣对中国历史有哪些贡献?

时间:2022-05-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以南京为留都。这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收录进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这实在是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因此,明成祖可谓是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明成祖朱棣对中国历史有哪些贡献?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出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初封燕王,曾居于凤阳,对民情颇有了解。曾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军北征,这也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爽、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但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去世后以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政策,朱棣遂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帝位,第二年改元永乐。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极力肃整内政,巩固边防,政绩颇著。在文化事业上,明成祖注重加强儒家文化思想的统治,大力扩充国家藏书。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他到御殿观览图书,曾经问大学士解缙:“文渊阁里的经史子集是否全备?”解缙回答说:“经史粗备,子集尚多阙。”于是他命令解缙等人开始编纂《永乐大典》。

并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最终编成,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定名为《永乐大典》,藏于“文渊阁”中。这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迁都以后,朱棣命令将南京之书大量北运,将《永乐大典》运至北京后,专门收藏于“文楼”。收录进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这实在是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www.guayunfan.com)

朱棣即位后,曾先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朱棣迁都并营建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朱棣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最令他闻名于世的是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河沿岸国家的联系;朱棣还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明朝的社会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明成祖可谓是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