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忍孤愤司马著青史的故事

忍孤愤司马著青史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忍孤愤司马著青史这是一老一少,一父一子,父亲手把灯烛,儿子手持竹简,已是夜深人静时候,可这父子二人似乎并无困意。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忍孤愤司马著青史

这是一老一少,一父一子,父亲手把灯烛,儿子手持竹简,已是夜深人静时候,可这父子二人似乎并无困意。儿子认真刻苦,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心中暗暗感慨,祖上啊,我司马家族,著史有望矣!

许多年后……

司马谈已是奄奄一息,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会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的愿望,写出一部通史。你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

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司马迁低着头,流着泪,悲痛而坚定地应允道:“儿子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愿。”

发愤著史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10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匪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据司马迁自己说,他少年时期曾经“耕牧河山之阳”,也就是说他儿童时期曾经在家乡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做了太史令,司马迁随父亲也到了长安,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刻苦读书,还拜了很多名师做老师,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司马迁的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他的父亲司马谈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司马谈做太史令之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宏愿。

于是,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司马谈要求司马迁完成一次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司马迁从20岁开始的全国漫游,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他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高声朗诵着屈原的诗,痛哭流涕,所以他写《屈原列传》写得那么有感情,他是在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

在韩信的故乡淮阴,他也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并亲自去问别人,了解韩信为什么能够受胯下之辱而不发怒。韩信那么高的个子,从一个流氓两腿之间爬过去,为什么没有一刀杀了那个流氓。韩信后来帮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建立了西汉,封王封侯,回了故乡。韩信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把他杀了,我就没有后来的建功立业,所以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曲阜,他去瞻仰了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揽衣挽袖,一步一揖,学骑马、学射、学行古礼,以此表达他对孔子的纪念。

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街串巷,考察民风,而且他考察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有什么关系,他走一路、考察一路。

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漫游的旅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上的故事,获得了许许多多从古籍当中所得不到的历史材料,同时他深入民间,广泛地接触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认识逐渐深入。

此外他遍历名山大川,饱览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了性情,从而也提高了他的文学表现力。所以说司马迁的这次漫游,正是司马迁走向成功的极为坚实的一步,是非常典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司马谈这时候却病了,经过汉武帝的允许留在洛阳养病,正好司马迁从长安匆匆赶去追随汉武帝,在洛阳见到了他奄奄一息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谈对儿子谆谆告诫,司马迁俯首流涕,对父亲发誓说:“我虽不聪敏,请容许我把您已记录编排过的有关过去的传闻,完整地书写出来,绝不敢有缺漏。”

洛阳相会,就这样成为这一对钟情于历史学的父子之间的生死之别。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事件。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想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

武帝把司马迁投入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

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的使命,便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

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

“史记”原本乃各国史书的通称,司马迁的著述也正是参考战国时期各国史记所作。但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影响,大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此书专名。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存之名山,流传后世。

司马迁的人格名扬千古,司马迁的文章为旷代雄(www.guayunfan.com)文,备受推崇。历来名人对司马迁多有赞语。

鲁迅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郑振铎认为,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至经济,自战争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杜鹏程在《韩城市志》序中说:“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