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的故事

时间:2022-02-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郑成功收复台湾岛2017-02-20 启四年,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七岁时回到祖国,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十五岁考中秀才。北伐清军受挫后,郑成功在大陆难以立足,为解决军粮给养问题,他决定收复台湾,将其作为积蓄力量、继续抗清的基地。起兵反清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郑成功更加坚定了自己抗击清朝的决心。厦门当时叫中左所,郑成功将它改名为思明州,并遥奉桂王正朔,以示复明抗清的决心。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

2017-02-20 启四年(1624),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七岁时回到祖国,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十五岁考中秀才。二十一岁时,入南京国子监学习,拜入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

明亡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戴唐王朱聿键建立“隆武政权”,郑成功颇得赏识,被赐姓朱,改名成功,时人称他为“国姓爷”。

清军攻入福建后,郑芝龙降清,郑成功苦苦劝谏无果,便出走金门。之后,开始招兵买马,誓师反清。

北伐清军受挫后,郑成功在大陆难以立足,为解决军粮给养问题,他决定收复台湾,将其作为积蓄力量、继续抗清的基地。

出走金门

郑成功,幼名福松,名森,字明俨,福建泉州南安县石井乡人,2017-02-20 启四年(1624)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亲是一位日本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港就是我国和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了营生,很多泉州人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号飞黄,小名一官,是位海商及海盗首领,他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是明末清初最大的海上贸易船队,在中国东南沿海及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等海域拥有极大的势力。郑芝龙海上势力的日益扩张强盛,引起了明朝统治者的恐惧。明廷多次派兵追剿,但均失败。明政府既无力剿灭郑芝龙,又为了利用这支海上力量与荷兰人抗衡,镇压其他海盗,只好对郑芝龙施行绥抚。崇祯皇帝即位后,于崇祯元年(1628)七月招抚郑芝龙。九月,郑芝龙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贸易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此时,郑芝龙有部众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此后的十几年间,郑芝龙平粤寇,征生黎,击退侵略厦门的荷兰人,消灭海上巨盗刘香。崇祯十三年(1640),明廷擢升郑芝龙为福建总兵官,署都督同知。

郑成功六岁之前,一直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接受大明招安任官之后,他才回到祖国,此后他一直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十五岁时考中秀才。为求深造,二十一岁时又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拜师江浙名儒钱谦益门下。为了勉励郑成功,钱谦益替他起了“大木”这个别字。就在这一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顺治元年(1644)五月,在马士英、史可法等明遗臣的拥护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改明年为“弘光”元年,史称弘光政权,是南明第一个小朝廷。郑芝龙与郑鸿逵兄弟俩原任总兵,加封安南伯及靖鲁伯。

福王政权灭亡后,郑鸿逵、郑彩自京口退至杭州,迎唐王朱聿键入闽。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以南安伯郑芝龙、镇江总兵郑鸿逵、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等地方实力派为首,拥立唐王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郑芝龙与郑鸿逵皆晋爵为侯,郑家官居极品,控制了军政大权,将唐王置于傀儡的地位。清军进逼,形势极为严峻,掌握兵权的郑芝龙却不愿出战,他只想获得或保持个人的权势,对隆武政权的兴亡毫无兴趣。

顺治三年(1646)五月,降清的明臣洪承畴向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提出招降郑芝龙的建议,他与负责招抚福建的御史黄熙胤写信劝郑芝龙降清。八月,清军俘获唐王和皇后曾氏,斩于汀州府堂,隆武政权灭亡。九月,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郑芝龙不顾郑成功、郑鸿逵等人的苦谏,于十一月十五日北上福州降清。郑芝龙本以为投降清军之后,既能够得保家业,还能加官晋爵,却不料清军将领博洛背约,不但答应授予的闽广总督官职未兑现,还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北京,更没想到的是清军竟然出兵攻打郑家的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没来得及逃出,担心被俘受辱,自缢而死。

一直以来,郑成功深得隆武皇帝器重,早在顺治二年(1645)唐王即位之初,他就被赐姓朱,改名成功,受封为御营中营都督,时人称他为“国姓爷”。顺治三年(1646),郑成功即开始领军,多次奉命进出闽、赣与清兵作战,然而其父亲手握军政大权却无意抗清。清兵攻入福建以后,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哭谏不果,只好带部分兵将出走金门。

起兵反清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郑成功更加坚定了自己抗击清朝的决心。顺治三年(1646),郑成功出走金门后,在广东南澳招兵买马,收编郑芝龙的余部,组织了数千人的军队。十二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顺治四年(1647)七月,郑成功会同郑彩部队攻打海澄,失败。八月,成功又与郑鸿逵部合围泉州城,清军漳州副将王进率援军至,郑军不敌败退。顺治五年(1648),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来归,郑成功蓄积实力后再次出击,攻克同安县。五月,郑军围攻泉州。同年,清朝江西总兵金声桓、王得仁在江西起兵反正,清朝广东提督李成栋亦投向永历朝廷,使反清复明的声势一时大涨。顺治六年(1649),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之后永历帝册封他为延平王。十月,郑成功决定挥兵南下,除了打击闽南清军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为粮源。一个多月下来,从(www.guayunfan.com)清军手上夺取漳浦、云霄等地,亦平定了达濠、霞美等寨。顺治七年(1650),郑成功率军进抵潮州,守将郝尚久不敌,郑军占领揭阳、普宁、惠来等县。不久,清军再次攻入广东,潮州腹背受敌,郝尚久一气之下便向清军投降,引清兵进入潮州城,一同对抗郑成功。郑军围困潮州城长达三个月,久战不克、士气低落,粮饷接济也面临巨大困难,只得于八月解潮州围,退回闽南。

郑成功退回闽南之后,为拓展实力,乃采取施琅的献策,于同年八月十五中秋之夜,乘机率军夺取厦门,自此将厦门、金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厦门当时叫中左所,郑成功将它改名为思明州,并遥奉桂王正朔,以示复明抗清的决心。由于郑成功和永历帝势力相隔遥远,永历帝特准他在思明州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官分理政务;将陆军分为七十二镇,水师分为二十镇,共有军队十余万,战舰五千艘。同时建造演武亭,以便他亲自督查官兵操练。为了解决部队给养,他利用漳州、泉州等地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海上贸易,筹措资金。当时,郑军兵饷充足,装备精良,形势一度十分乐观。

顺治十一年(1654),南明西宁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希望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使得明朝势力得以会师合流,然后再沿长江北伐,攻占江西、安徽、江苏各省。郑成功派林察、周瑞督军西进,却因故延误了与李定国的约期,致使李定国孤军奋战,虽克复肇庆,却于广州城外大败而回,后终因会师不果而返。这一时期,李定国转战于西南、东南的广大地区,清廷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付桂王政权上,无暇东顾,因而对郑成功采取了以抚为主的策略,曾四次进行诱降,均遭郑的拒绝。

利用清军无暇顾及这一大好时机,郑成功同鲁王部将张名振、张煌言等合作,数次出师长江、舟山等地。

顺治十六年(1659)六月,为了牵制清军对桂王政权的三路进攻,郑成功自任招讨大元帅,以张煌言为监军,率领八十三营水陆十七万大军大举北伐。郑成功率军由崇明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克瓜州,破镇江,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大军直抵南京城下。张煌言则以芜湖为据点,分兵四出,不出半月就拿下了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县。

清廷得知后,大为震动。可是,郑成功却没有听从张煌言等人提出的建立据点、断清漕运、集中兵力攻打南京的正确建议,他在连连取胜的情况下开始有些骄傲,自以为南京指日可下,偏偏没想到,竟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

当时,清朝总督郎廷佐派人哀求郑成功说:“本朝有令,若守城超过三十日,罪不及守将的妻子、儿女,请宽三十日之限。”

郑成功信以为真,以为对方是诚心投降,便下令八十三营大军停止攻城,等待受降。

部将甘辉一开始就觉得有诈,便力劝急攻,郑成功非但不听,还在南京城外“释戈开宴,纵酒捕鱼为乐”,拖延战机竟达两个月之久。

不久,清将梁化凤趁郑军懈怠之机,从城内挖了几道地穴,突然冲出来,发动袭击,郑军惊慌失措,只好仓促应战。部将甘辉等人战死,全军伤亡惨重,郑成功眼看损兵折将严重,被迫退回厦门、金门。

这样一来,深入安徽的张煌言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之前攻下的城池,很快都被清军重新夺回。张煌言也成了光杆司令,只身逃往浙东。

可以说,南京之战是郑成功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可他却骄傲轻敌,不思进取,导致战事先盛后衰,以大败收场,也使得他的反清大业受到了致命挫折。

收复台湾

南京之役受挫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收复台湾便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自17世纪初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台湾地区。2017-02-20 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者被明军赶出澎湖后,不甘失败,在同一年再次占领了台湾南部。天启六年(1626),西班牙殖民者又占领了台湾北部。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后,建立了许多据点。2017-02-20 启四年(1624)修建了热兰遮城,又称台湾城。次年又修建了普罗文查城,华人称为赤嵌城。与此同时,他们还蚕食了大片土地。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打败了西班牙,独霸了台湾。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他们向台湾人民征收高额地租,并对七岁以上居民强征人头税。此外,还垄断了台湾的对外贸易,对汉人和高山族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荷兰殖民者的暴行,激起台湾人民的不断反抗。

郑成功较早就有收复台湾的打算,早在北伐之前,曾任荷兰通事的爱国人士何斌便从台湾来到厦门,建议郑收复台湾,并献上了一幅台湾地图。他提出收复台湾的三点理由:第一,攻占台湾以后进退自如,足以与清相抗;第二,占有台湾以后,不愁军饷没有着落;第三,台湾本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是郑家的故土。何斌的举动代表了广大台湾人民的心声,他们期待着“国姓爷”到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但是,由于一开始大陆战事还算顺利,郑成功也就没有将收复台湾的计划付诸行动。

北伐失败后,清军开始向福建发起进攻,郑军在金、厦一带与清军苦苦鏖战,地方狭小,军饷不充,特别是李定国失利之后,郑成功所受压力更大。不久,汉奸黄梧向清廷献迁海之计,于是清廷下令: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一律内迁三十里,渔船商船不得出海。这便是“迁海令”,又叫“迁界令”。“迁海令”的颁布,很大程度上切断了郑成功同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使郑军在大陆更加难以立足。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郑成功召集诸将举行秘密军事会议。会上,郑成功力排众议,决定收复台湾。他说:“我要平定台湾,将台湾作为大本营,安顿将士家属,然后东征西讨全无牵挂。同时也可以在那里发展实力,总结教训。”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暂避清军的攻击,卧薪尝胆,将台湾作为积蓄力量、继续抗清的基地。

二月,郑成功把军队从厦门拉到金门,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海誓师,进军台湾。一切准备就绪,只待风向有利时,大军便开拔进发。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亲率将士两万五千余人、战舰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于次日到达澎湖。七天后,船队利用大潮,强行横渡海峡,于四月一日拂晓,航行到台湾西南部鹿耳门内的禾寮港,并很快强行登陆。

荷军在台湾有两个防御据点,一个是赤嵌城,一个是台湾城。登陆成功后,郑成功决定先攻取荷兰军队防御薄弱的赤嵌城,他向守城的荷兰殖民者提出严正警告,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现在你们理应把领土归还给主人。如果负隅顽抗,绝没有好下场。”荷军拒绝投降,于是郑成功下令发起攻击。随后郑军在台江海域与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击沉了荷舰赫克托号,取得了台江内海控制权,同时在北线尾地区击败荷兰陆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赤嵌城,切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不久,赤嵌城的水源被台湾人民切断,四月五日,荷兰守军见援兵无望,不得不挂白旗投降。

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迫降赤嵌城后,郑成功一方面积极准备进攻台湾城,一方面写信给荷军统帅揆一,令其投降,但遭到了揆一的拒绝。鉴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一时难以得手,为了减少伤亡,进一步做好准备,郑成功决定采取“围困逼降”的方针。五月二十八日,荷兰殖民当局得知赤嵌城战败和台湾城被围的消息后,急忙拼凑了七百名士兵,十艘军舰,前往台湾驰援。七月二十一日,荷军分水、陆两路向郑军发起进攻,经过激战,荷军惨败。此后,再也不敢轻易和郑军交战。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军。揆一派使者来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三艘战舰、两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然而,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了泰国。这样,揆一勾结清军夹击郑成功的企图完全落空了,荷军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为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六日(1662年1月25日)清晨,郑成功决定向台湾城的荷军发起进攻,他下令炮轰乌特利支圆堡。在两个小时内,郑军发射炮弹两千五百发,在该堡南部打开了一个缺口,当天即占领了该堡。郑军居高临下,立即利用此堡改建炮台,向台湾城猛烈轰击。荷军死守孤城,岌岌可危,统帅揆一在城上督战,看到城防已被突破,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郑成功派通事李仲入城劝降。荷兰殖民者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形势及对策。此时的台湾城被围近九个月,荷军死伤一千六百余人,能参加战斗的士兵仅剩六百余人,且已弹尽粮绝,疾疫流行,形势不容乐观。最后,会议一致认为:如果再坚持继续战斗下去,可怕的命运将降临到每一个人头上,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揆一走投无路,只得同意谈判。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对荷兰人从宽处置,在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后,允许他们归国并带走个人财产。之后,揆一率领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九百名荷兰军民,乘船撤离台湾。

至此,荷兰侵略者在台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便着手设置行政机构。他将赤嵌城改为东都,在这里设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又将台湾城改为安平镇。除此而外,郑成功还大力开发台湾,实行军屯,奖励人民垦荒,并利用清廷海禁的机会积极发展海外贸易。由于郑军带去了大陆较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从而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康熙元年(1662)五月初八,郑成功不幸病逝。此后,他的儿子郑经继续统率军队,驻守台湾。郑成功虽然去世了,但他收复、开发台湾的功业永存。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军事斗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成功尝试。通过这一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郑成功是我国杰出的、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