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时间:2022-01-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2)龙门山中段:中段山前为川西坳陷前陆盆地,以中段为界,两端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过程。3)大邑古隆起为龙门山中段、南段的分界带。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_龙门山-米仓山褶

一、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1.推覆带内刚性地体前端通常形成前陆盆地,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和彭灌杂岩体有极大的关系。盆地内先存的古坳陷,也对前陆盆地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川西坳陷前陆盆地正是这样的部位。

2.龙门山分段性因素由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1)龙门山北段:碧口地体起重要作用。晚二叠世以来,扬子板块顺时针向松潘-甘孜、秦岭板块俯冲;三叠世以来,米仓山-汉南地体和碧口地体拼接;稍晚或者同时,米仓山-汉南地体和佛坪地体拼接;在晚三叠世晚期,三个地体拼接完成,龙门山北端造山形成天井山-摩天岭古陆;与此同时,碧口地体碰撞在四川盆地内形成一系列NE向构造雏形,这些构造对后期的盆山耦合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背斜部位形成薄皮推覆带,在向斜部位形成川西坳陷前陆盆地。

2)龙门山中段:中段山前为川西坳陷前陆盆地,以中段为界,两端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和构造演化过程。川西坳陷前陆盆地的形成由两个因素控制:一是松潘-甘孜海关闭(即特提斯海关闭),使得松潘-甘孜刚性板块向东挤压;二是从早三叠世开始,龙门山南端为川、滇古陆,北端为摩天岭-天井山古陆,只有中段仍为海相盆地。推覆带内的刚性地块和山前坳陷两者结合,为川西坳陷前陆盆地的主要发育因素,即只有中段发育坳陷,中段以及南段发育前隆。

3)大邑古隆起为龙门山中段、南段的分界带。在大邑古隆起上覆地层中,须家河组内为坡折带沉积。

3.构造样式的差异控制因素为:

①如果山前为隆起,容易发育薄皮推覆带;山前为坳陷则发育双重构造和反冲构造。

②北段:为印支期构造,印支期两个地体碰撞产生古隆起,在松潘-甘孜板块向东推覆过程中,形成薄皮推覆带。现有的复杂构造是晚燕山期-喜山期构造叠加的结果。

③中段,三叠纪以来一直为坳陷带,这个部位发育部分双重构造和反冲构造。

④南段:三叠纪一直为古陆、古隆起,构造运动主要在新生代,所以发育薄皮推覆的叠瓦冲断带。

4.龙泉山断裂带为龙门山前前隆,但只在乐山-德阳的中段发育。前隆的发育和龙门山中段彭灌杂岩体推覆带、坳陷内膏岩厚度更大有内在联系。

5.大邑古隆起控制后期的沉积作用,在大邑古隆起上覆地层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坡折带,这个部位发育优质储层、形成岩性圈闭,为大中型气田发育区,应进一步展开勘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