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英勇抗洪,源于对家乡本能的爱

英勇抗洪,源于对家乡本能的爱

时间:2022-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英勇抗洪,源于对家乡本能的爱——记数学与物理学院学生杜良为他,衣着简朴,一个来自普通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洪水曾经几次侵袭了他的家乡,对于洪水,他有一种特殊的感受。面对严峻的汛情,面对可能随时将至的危险,面对家乡群众的惶恐,来自地大数学与物理学院物理系的杜良为主动加入到这次保家抗洪的英勇行列中。
英勇抗洪,源于对家乡本能的爱_地大人2010

英勇抗洪,源于对家乡本能的爱

——记数学与物理学院学生杜良为

他,衣着简朴,一个来自普通农民家庭的大学生,洪水曾经几次侵袭了他的家乡,对于洪水,他有一种特殊的感受。2010年6月,当他通过与家人的电话得知家乡又将再次面对洪水的考验时,他已暗暗下定决心,在可怕的洪水来临之际,自己将勇敢地投入到保家抗洪的队伍中。

面对咆哮的洪水,形势危急

1998年夏,奔腾嘶鸣的长江水撕开九江城防堤一个决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让人们刻骨铭心。2010年夏,长江干流水位持续高涨,江西沿江一带又可能遭遇一次洪水泛滥,持续的洪水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九江。面对严峻的汛情,面对可能随时将至的危险,面对家乡群众的惶恐,来自地大数学与物理学院物理系的杜良为主动加入到这次保家抗洪的英勇行列中。

回到家乡参与防洪工作的杜良为向我们介绍当时的场面:长长的堤坝上布满了参与防汛工作的人,防汛工作由村中自发组织,在村干部的指引下做的井井有条。杜良为是他们中的一员,没有丰厚报酬,没有强行要求,根据统一的调度,每天长达12小时地守着自己负责的堤段,反复地看守、检查是否出现管涌。

杜良为谈到,“抗洪是一种本能吧,小时候家乡的农田经常被淹没,房屋也受到洪水的侵袭,1998年的洪水中把自己家的一楼都给淹没了,所以对于洪水有切肤之痛,总希望能为家乡、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当时,刚从考试压力中解放出来的杜良为给父亲打去问候的电话,问起家里的事,才听说家乡的洪水水位已经达到警戒线,村中在进行洪灾的布置和防御工作,他马上试探着问父亲,是否能参加这次抗洪救灾,父亲在征求了村组织的意见后最终同意了他的愿望。

大坝上的坚守 只为兑现幼时的一个承诺

回到家,父亲就带着他上大坝了。村中定期对堤坝进行仔细的勘察,防止堤坝漏水等情况发生,提前预防,避免决堤的发生。“我的任务是检查堤坝有没有渗水,有的话就马上向上级反映。堤坝上有草患要除掉,以便于监测。河堤每天都要检查,这个工作特没激情,很乏味,但也很重要,是时间最长的。每天在小亭子里要看守12个小时,那段时间很难熬,尤其是在晚上7点到12点,对于任何一位正常人来说都是极大的煎熬”,杜良为谈到。当问到被烈日暴晒,被蚊虫叮咬,被单调烦恼的时候是否有放弃的念头时,杜良为这样对记者说:“说实话,有过想放弃的念头,因为坝上的条件很差而且工作实在很乏味,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那就是兑现对自己的承诺,这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坚定信念,为了和我们一样遭受过洪水创伤的人们”,这是杜良为用朴实的话语交织出的动人情感。

img149

杜良为

1998、1999年及2005年的3次大洪水,村庄被淹没,好多房屋倒塌,农田被糟蹋,继而引起的山体滑坡……在连遭一轮接一轮的暴雨袭击,家乡发生了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灾害破坏,痛恨洪水的他,为了家乡就必须坚持着。父母都是几代的农民,不识得大道理,但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着杜良为。在这次洪水中父母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父子“三联阵”抗洪灾在当地成为一时佳话。

当记者问杜良为为什么有这种想法,是什么给予的影响时,他有些害羞地说,我看过感动中国,蛮感人的,自己也就很希望像他们一样多做点事,虽然自己所做的很微不足道。况且从小就有抗洪的想法,长大了,有能力去做这些事了,于是也就更加的义无反顾了,也算是“圆梦”了。

洪水的无情没有使他畏惧,这样一个内向的青年却洒着阳光,对于洪水他没有害怕过,太多的经历已经淡漠了恐惧。自己凭借一身水性更想为此毫不退缩地做些什么。

我为家乡做的这些事只是出于一种本能

在家乡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面对又一次大洪水,大堤安全了,洪水安全通过了,杜良为欣慰地笑了。参加抗洪抢险之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变化,甚至在当地报纸报道了他和父亲、哥哥“抗洪父子兵”的故事,在得到家乡和社会很多人的赞扬时,他仍然一脸的淡然,他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是理所应当的。

回到学校后,当大家谈起暑假的快乐经历时,他淡淡一笑,没有将自己参加抗洪的经历向任何人提起,直至一封来自家乡当地的表彰函件满载赞赏和谢意飞至数理学院时,才使大家意识到他的努力和执著。

在学校的杜良为是一个安静、内向甚至还略带一点羞涩的男孩,他永远是那么的踏实,没有一丝的浮躁。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大学子,做着自己认为应当做的事,生活依然继续前行,这些不过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编者感言:在接受采访时,他的嘴边时常挂着这样一句话“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的,我为家乡做的这些事只是出于一种本能”。是啊,只是一种本能,可是就是因为这种单纯的本能之举也足以让我们感动。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就是这样鲜活的事迹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真诚地感悟这份最纯真的感动呢。

(校团委《第四纪》媒体记者:张智强 吴亮 欧阳亚丽 韩静)

编者按:这份感动饱含着一位地大学子对民族团结的希冀!这份感动寄托着一位地大学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份感动更体现了一位地大学子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爱!在2009年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发生后,作为一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他用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积极奔走在维吾尔族同胞聚居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为维护民族团结、讴歌“民族团结好、新疆好、祖国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