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为西藏高温热田把脉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年奖

为西藏高温热田把脉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年奖

时间:2022-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为西藏高温热田“把脉”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Ebelmen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2010年4月22日获悉,我校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2010年Ebelmen奖,他在高温水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我国获得这一重要奖项的第一人,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主席Russell Harmon博士近日来信确认了这一消息。我国将高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在2010年,国际地球化学协会首次将该奖授予亚洲学者。
为西藏高温热田“把脉”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_地大人2010

为西藏高温热田“把脉”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Ebelmen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

2010年4月22日获悉,我校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荣获2010年Ebelmen奖,他在高温水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我国获得这一重要奖项的第一人,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

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主席Russell Harmon博士近日来信确认了这一消息。

在离地面1~5km的地壳,高温的熔岩会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成为宝贵的地热资源。根据温度的高低,它可用来发电,也可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从20世纪中叶起,世界各国开始真正认识并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我国将高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不过,对高温地热的利用有利也有弊,”郭清海解释道,高温地热在转化为电能的同时,也因其废水中含有硼、砷、氟等有害元素而污染周围环境。所以,通过地球化学手段,阐明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起源,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其在天然排泄过程中或开发利用条件下的水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2006年起,郭清海就以西藏的羊八井高温热田和羊易高温热田为典型研究区,开展了高温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通过研究,他明确了这两个地区高温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成因,建立了刻画地热流体起源的地球化学模型,并指出羊易热田存在温度为236℃,氯含量为185mg/L的母地热流体,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得出的研究结论。这些结论可为有关部门进行热田发电潜力预测提供依据。

此外,郭清海以两个热田内硼、砷、氟等化学组分的来源、迁移、转化、蓄积为主线,把高温热水系统-地下冷水系统-地表水系统作为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分析了热田及周围环境中硼、砷、氟的最初来源与最终去向,并提出了一套高温地热流体的物源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羊八井热田和羊易热田的高温地热流体及其化学组分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高温水热系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多篇论文形式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

IAGC Ebelmen Award是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chemistry)设立的3大国际奖项之一,该奖每2年评比1次,用于奖励全球范围内1~2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具有专业特长和突出潜质的优秀青年学者。在2010年,国际地球化学协会首次将该奖授予亚洲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