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初期之地史观念

初期之地史观念

时间:2022-01-20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初期之地史观念地质学在今日已成为一种说明地球之成因、构造及其本身与生物在过去之变迁之科学。地中海盆地人民之观察自然界,实居于优越之位置。地震为灾,乃地中海诸国之所饱尝,而火山喷发,亦为其人民所习见,盖爱琴海与那不勒斯为地中海区域之二火山中心故也。地中海沿岸有内含介壳,及他种海洋生物化石之新生地层颇多。亚理斯多德摈除旧见,谓地震乃因地球内部干湿混和作用而起。
初期之地史观念_中国地质学史二种

第一章 初期之地史观念

地质学在今日已成为一种说明地球之成因、构造及其本身与生物在过去之变迁之科学。关于此等变迁之事实则有岩石、矿物及化石为之记载。而所谓地壳,即合此三者而成之固体也。

地质学在十八世纪之末,始成为科学。盖知识本系渐次获得,且有经过甚长时期,方可获之者。此不但在地质学如是,即在其他科学亦复如是也。

地面可以引起人类注意之事物,当然以自然现象为最易。火山、地震,天空因火山灰屑弥漫变为昏黑,温泉、洪水、山崩以及陆地之被海水冲毁,既早使人类受有深刻之印象,于是地心热力、地下潜水灾难循环以及开关毁灭时期等观念,乃随之产生。

拾取海滩或河床间之石卵为工具,选择砂砾间之黄金或宝石为珍饰,采取粘土以制陶器,搬集石块以营居处,执持木棍掘土以兴种植,此为远古原人之生活也,其行动已在在与地质学有关矣。但地质学之成立,则为时极后,甚至在十九世纪中叶,欧人尚有因偶然发现巨大化石骨骼,而遂深信神话中所称某种神兽为确然不诬者,如克拉根福(Klagenfurt)地方人民获一犀类头骨,遂视为龙之遗蜕,并范铜为像,以示尊敬,即其例也。

古昔学者纵彼此之观察相同,而其解说,则往往不能一致,因之学说纷纭,各不相下,且彼时代之推论,又未必为此时代所容纳,而现象可以变动之程度愈大者,则臆说亦愈多。史料既甚稀少,即有论断,而是非亦难证明,故只有搁置以作悬案。此外又有好以妄想当作事实者,当其宣传时所作之假说,固极动听,终因正确事实,常与错误理论混合为一,故一时颇难分晓。后以经学者不断努力之结果,然后真理大明,此为地质学由玄学进而为科学之过程也。

一 希腊罗马时代之哲学

在科学未昌以前,世人对于地质现象,往往好以神话说明之,如古希腊人对于坦泊河(Tempe)成因之说明,即其例也。坦泊河为有群山环抱之帖撒利(Thessaly)平原风景之所在。古希腊人谓此平原本为泽国,海神波赛敦(Poseidon)乃凿山开河,使积水得注于海。后人又有谓此河系有怪力之赫邱利(Hercules)所开成。至大历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时代,思想家对于此等现象之说明,虽渐以自然替代超自然,但希氏仍未敢直斥旧说之非。不过仅谓“坦泊河峡为波赛敦所开,似属可信。凡主张地震及山裂由神明司之者,必谓此为波之功。以余观之,此山显因地震裂开也。”

地中海盆地人民之观察自然界,实居于优越之位置。各种自然作用之活动既甚完备,自可就之以证明此种活动,乃自邃古以来,始终不息,积年累月,遂使海陆变形。地震为灾,乃地中海诸国之所饱尝,而火山喷发,亦为其人民所习见,盖爱琴海与那不勒斯(Naples)为地中海区域之二火山中心故也。益以气候变迁复杂,举凡与气候有关之地质作用,遂因之而发达。自庇里尼斯(Pyrenees)以至高加索(Caucasus)一带之火山与其山巅之雪地、冰川云雾、风雨等,均常为严寒、狂风、暴雨、山崩等之成因。隆河(Rhone)、波河(Po)、台伯河(Tiber)、多脑河(Danube)之作用,学者已早有论列。尼罗河(Niles)每年必泛滥一次,乃其两岸居民之所熟知。地中海沿岸有内含介壳,及他种海洋生物化石之新生地层颇多。见者每谓陆地曾为海水所浸。惟吾人若欲回顾古代学者对于地质现象之观感,只须自亚理斯多德(Aristotle)时代述起可矣。今将当时学者对于地质问题之见解,分述之如次:

(一)地下作用 希腊向多地震,前人谓系大气向地球内部下降所致,亦有谓系地球内部之流质向外喷发所致——尤以雨后为然,亦有谓地震每发生于气候干燥之季,故大概系地球所含水分减少,山脉崩溃所致。亚理斯多德摈除旧见,谓地震乃因地球内部干湿混和作用而起。地球本身干燥,受有外来之雨水而生湿气。外受日光,内感隐热,因而风生;风易流动,与火合乃生焰,焰更易动,故地震之原因,非水非土,而实为风。春秋两季多风,故地震亦多。亚氏又谓地震往往继续不断,直至其风冲出地面始已,如在火山岛所见者是也。故地震与火山为两相关连之现象也。

亚理斯多德在解说岩石、金属及矿物之成因时,谓地球内外有两种蒸发作用:物质被燃烧而生干燥之蒸发者,遂成矿物与岩石等不能溶解于水之物质;其生水气之蒸发者,遂成可以熔化柔软之金属。提奥夫拉斯塔(Theophrastus),亚理斯多德之高足也,著有《石谱》(A Treatise on Stone)一书,记述普通岩石及矿物之外状,来源,及应用,实为岩石学之嚆矢。

纪元初年,罗马学者斯特拉波(Strabo)著有《地理学》(Geography)一书,于地形地理,及政治地理等,记载颇详,而于地震次数,地震所成之坑谷,及生命及城市之为地震所毁坏等,亦有述及。是时维苏威火山(Mount Vesuvius)乃在休静中,斯氏从未见其活动;但斯氏观察该山顶部之外形后,即断定该山为火山所成,并谓该山因地下燃料断绝,所以熄灭。斯氏又尝游览爱德纳(Etna)火山,谓熔岩为一种黑土,在口内为流质,喷出流下山坡,冷却凝固则成黑石。斯氏见地中海内诸岛,颇为注意,并推定其成因有二:(一)由于地震而断裂者,距大陆不远诸岛属之;(二)由于火山喷发而成者,孤踞海中诸岛属之。

罗马哲学家辛尼加(Seneca)著有《自然问题》(Natural Questions)一书,记述天体、气象诸端并讨论地震、火山等问题颇详;但其见解,仍不脱前人之窠臼。辛尼加曾区别地震式之上下震动,与船行海中之左右摇动,并谓尚有第三种运动,如摆动是也。同时罗马又有一学者名普里奈(Pliny the Elder)著有《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一书,对于动、植、矿、地震、火山等,均有讨论。纪元前七十九年,维苏威火山喷发,赫鸠娄尼恩(Herculaneun)与潘沛依(Pompeii)二城,尘灰密布,天地昏黑,普里奈为作科学讨求之故,因与火山相接太近,以致殒命。

(二)地面作用 地面之变迁,以河流作用为最显著。希罗多德游历埃及时,见尼罗河乃大为注意,谓河流每年在埃及境所堆积之淤土甚为重要,并谓埃及为尼罗河之所赐。

柏拉图(Plato)谓河流乃因地下溢出大量之水而成。亚理斯多德对于此说,颇加讪笑,以为大气中水气,冷却可凝结为雨而下降,则地下水气,亦同样可以凝结为水以成河源。又谓山岳温度低下,而水气易于凝结,故遂接受多量之水,而仿佛如一大海绵焉。亚氏以亚洲及地中海盆地之大小水系为例证,谓最大河流乃为由无数沟壑所积之水,自最高之地下降而成。又谓地下似有潜湖,而河流即由此发源,地下有潜水道,则地面之水,乃倏然不见。

斯特拉波谓地中海及博斯福鲁(Bosporus)因储水过多,乃溢为河。又谓如苏彝士土腰一旦断裂或下降,则地中海可与红海相联络。

(三)旧时地质变迁之明证 地中海盆地各处有含化石甚富之向上升起之新地层,位于低陆之下,及露于山坡之间,故其引起居民之注意,业已由来甚久,而希腊文学中亦常引及之,并因此推定有许多地方,曾为海底。古代学者讨论地面之变迁,以亚理斯多德,最富于哲理,其沧桑之说,极似近人口吻。亚氏略谓今日之海,古昔之陆也,今日之陆,亦能重沦为海,交互变换,似按一定之时序,故地球之内部,正如植、动物身躯之有壮衰之分,特有机体之生死,乃为身躯之全体,而地球所受之影响,则仅以局部为限,此其相异之点耳。夫地面变迁所以不能为我人察觉者,则因我人生命过短,而地球每次所生之变迁,则为期极长故也。

罗马诗人奥维得(Ovid)在所著《变化》(Metamorphoses)中,载有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关于自然系(system of nature)所作之见解。惟毕氏理论均系他人转述,恐不必尽为庐山真面目,况所引证之事实,有为距毕氏死后甚久所发生者,故我人只可视之为毕氏一派之思想而已。毕氏谓世界为合四元素而成之无始无终之物体,空气与火位于上,水与土位于下。此种物体只有形式改变,而无死亡。生也变之始,死也变之末。惟不问如何改变,而物体之总和如故。兹将毕氏所举地面变迁之实例,任引若干于次:

昔时陆地,今为海水淹没,新陆地乃由深海露出。海中介壳有见于内陆远处者,铁锚则见于某地之山顶。

昔时平原为逝水刻成谷地,而高山即因此破水冲洗入海。

河流因地震而有生灭。

岛屿一旦可与大陆连结,而整块陆地,亦能分离以成岛屿。

爱德纳火山今日虽如硫炉喷发,然在昔日必有静止之时,并非燃焚不息之丘。地球是否为能生活且有许多孔窍喷火焰之动物;或为挟有石块及火焰以爆发,迨洞窟空虚冷却始止之闭于地下的风;或为遇火燃烧,迨火势渐杀,则作黄硫烟之某种沥青块状物,皆可不问。惟其内部之火,终因燃料用尽,而有熄灭之一日。

二 中古时代之地质学

中古时代宗教势盛,道院风行,科学退步。惟阿拉伯人之继续研究希腊、罗马哲学者尚有其人。在地质方面,则以翻译亚理斯多德哲学之亚微瑟那(Avicenna)为著名。亚氏谓山岳之成因,大概有二:(一)陆地上升,如地震区域所发生者是也;(二)软岩石因风雨之剥削以成深谷,而坚岩石乃存而为山岳,而多数之山岳,即系如此成功。惟此种变迁,亦须经过长久之时期始可实现。今日山岳之形状,大概为缩小。水为使山岳表面有变迁之主要原因,此我人可以留于许多岩石间之水栖动物及他种动物为证明者。包被山岳表面之黄色土,与其下层岩石不同源,盖前者为腐烂有机残质与水冲来之土质混合而成也。此等物质,大概本系存于旧时淹没陆地之海中。

是时道院中人亦有注意于化石之起源者,但不敢径谓陆地曾被海水所淹没。盖《圣经》中言至创造之第三日,遂海陆相分,至第五日始有生物也。总之,在此时代,地质学因思想方面,极少自由,故鲜有进境。

三 十五十六世纪之地质学

十五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此时人类智识之发育,虽未必超越前代,但学问之研究,已较为活动。当时学者所记载之事实,固仍难免真伪不分,且亦有作可笑之假设者,惟其能附以整个而又明敏之解说者,尚不乏人。

意大利艺术家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认化石为生于当地水中之生物遗蜕,此即海陆变迁关系之明证。法拉斯加都罗(Frascatoro,1483—1553)亦持同样之见解,并驳斥介壳系《圣经》中所述之洪水时代所遗留之荒谬。

当时欧洲各处发见化石甚多,其形状与现在生物大异,故区别极易。博物学者或谓为此乃天生玩物由一种成石液所成;或谓为洪水时代生物之遗蜕。三百年来争论未决之悬案,至此始稍有眉目矣。

阿格里柯拉(George Agricola,1494—1555),萨克逊人,本名包厄(George Bauer)为十六世纪最有名之科学家,怀纳(Werner)称之为“冶金学之父”(father of metallurgy)。阿氏对于结晶形,劈开,硬度,重量,颜色,光泽等所作之观察,可为后人描写矿物之模范。阿氏在其伟著《金属矿》(De re metallica)中,表明寻矿杖(divining rod)在寻矿石时之功用。

一五六五年瑞士人格斯讷(Konrad Gesner,1516—1565)有关于化石之著作发表,此书为对于化石作有记述及附有插图之最初的著作。

一八五○年法人巴里舍(Bernard Palissy)发表一文,主张介壳、鱼类等之化石,为旧时海中生物之遗蜕。

对于地层作有系统之观察者,当以奥文(George Owen)为嚆矢,奥氏于一五七○年著有潘姆白落克邑(Pembrokeshire)之地史。但迟至一五九六年始发表。学者对于此文,颇为称许,以其能知岩石之聚集,并非杂乱无章,实为井然有序,且又分布甚广故也。奥文不仅在潘姆白落克邑南部探求石炭纪石灰岩及附近之含煤层,且东行远及葛拉茅根邑(Glamorganshire)一带。

四 十七世纪之地质学

斯退诺(Nicolaus Steno,1638—1686)生于哥本哈根(Copenhagen),曾在来丁(Leyden)及巴黎习医,后任帕雕亚(Padua)大学之解剖学教授,嗣因研究化石鱼齿,乃攻地质学。一六六九年斯氏在佛罗棱萨(Florence)将其研究结果刊行,大意谓岩层自下而上,自有时代新旧意义;化石可证明旧时海水之分布;地层倾斜,系由于地下有物质向外喷发所致。关于年代之事实有六:(一)陆地完全沉没于海,因此乃有地层之堆积,但不含化石;(二)陆地升出海面成为干平原;(三)地面断裂为山岳,巉崖,丘陵等;(四)陆地又沉没于海,此大概系地球重力中心变动所致;(五)陆地又露出水面而成广大之平原,此显因大河及无数激流每日将自陆上所挟之泥沙垫入海中,使海岸日益加广,以成新陆而成;(六)高起之平原因有流水侵蚀,及地下火力作用,乃变为沟谷及悬岩。

立斯德(Martin Lister,1638—1712)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一六八四年在会中建议编制一种新地图,附以砂及黏土表,如英国北部所产者是也。立氏以为各种地层之分布,可以在地图上表明之。立氏虽为自然科学家,但以介壳学家著称。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为英国皇家学会实验部管理员,著有《地震论》(Discourses of Earthquakes)一文,于一六八八年提出,以后仍有此类文字发表。胡氏《地震论》包括有地震,火山,陆地升降,及其他地质事实。胡氏谓化石确为有机体所成,在古物中,较泉币尤为名符其实。胡氏以为我人利用化石以审定年代。虽颇困难,然绝非不可能之事。胡氏以雪杯(Sheppey)地方所得大龟一类之两栖类化石为根据,以断定当时气候之炎热,又谓地轴回转之变动,乃为气候变化之原因。

白洛德(Robert Plot,1640—1690)为牛津爱许摩林博物院(Ashmolean Museum)第一任院长,所撰《牛津邑之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于一六七七年发表,书中有化石图三百。雷特(Edward Lhuyd)为白氏之后任,对于化石亦极有研究,一六九九年以拉丁写成一文,对于院中所藏之千种化石,记述颇为详尽。

英人吴特瓦特(John Woodward,1665—1776)为格拉襄(Gresham)大学教授,一六九五年有《地球自然历史论》(Essay toward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Earth)发表,至一七○二年再版。我人试读次之摘录,可见吴氏研究之有系统。

“凡遇大洞穴,凿井、掘土、采矿诸事,余必将其由地面以迄井底之情形,详细询问,并将其土壤、岩石、金属等一一记之,并编成问题,寄与远近诸邦之友人。结果他处同样事物之一切情形,有与吾人在本邦所见者相似。岩石之在各国,均可分为层次。地层间有平行裂缝,及岩石内有无数介壳,及其他海中生物,此不独在欧洲为然,即在非洲亦然,在亚美等洲亦莫不然。”吾人能有地面构造各处一律之知识,实以此种观察为其基础。吴氏谓海中生物遗蜕,乃原存于海中者也,今则地中及地面上(即山岳、谷地、及平原间),均无不有之。然吴氏仍囿于《圣经》中所述洪水之旧见,故以为地球曾为洪水所分解。一七二七年吴氏设吴特瓦特化石研究讲座于剑桥大学,其规定为任该讲座者须未成婚,庶可悉心研究。第一次任此讲座者为塞治尉克(Adam Sedgwick),时为一七三一年也。

德国大数学家来布尼兹(Leibnitz,1646—1716)谓岩石可分水成与火成两种,前者为洪水作用所成,后者由溶液凝固而成。又谓地壳冷后,水气凝为海洋,及地壳分裂,水乃渗入地下空隙,起有破裂作用,终则使各种岩层为沉淀物。

五 十八世纪之地质学

十八世纪初,施特楷(John Strachey)对于英国索美塞得(Somerset)地方之含煤层,颇为注意,其所作之观察,由英国皇家学会于一七一九年及一七二五年发表。斯氏见红土平叠于倾斜之煤层之上,而红土之上,又有泥灰岩、石灰岩(属Lias)、img3石(oölites)及白垩成层。

雷茫(Johann Gottlob Lehmann,—1767),德人,曾在柏林授矿物学及采矿学。一七五六年雷氏见有不含化石而最可称原始之地层,及含有化石之次生地层之分布。雷氏又记述萨克逊地方之岩石,而定有某某名称,今皆二叠系中之著名区分也。

阿提尼奴(Arduino,1713—1795),意大利人,曾在威尼斯(Venice)任矿物学教授等职,一七五九年区别一种新第三纪地层,并认定一种绿色细质之岩石为火山岩所成。

十八世纪中叶,法人罗爱尔(Rouelle,1703—1770)见巴黎盆地化石之分布颇为规则,乃分别地层有新旧二种,而位于二者间者,乃为煤层。

英国地形学家与古物学家对于化石之研究,素来颇有兴趣,如李兰(Leland)在一八三五年时,即注意于开山(Keyshan)之菊花石是。

一七二一年意大利人华里斯耐里(Antonio Vallisnieri)在佛罗纳(Verona)附近之玻尔卡山(Monte Bolca)地方,采得鱼化石甚多,并作有记述。后来阿伽西(Agassiz)所研究一百三十种之鱼化石,亦得之于该处。

一七三五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娜(Carl Linnæus,1707—1778)之名著《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发表。此书不独将植动物区别详细,且又按结晶之形状而将矿物归类。惟林氏之主要工作,则为将各种生物作有系统的分类法,而以属名种名称述之,即所谓双名制(binomial system)是也。近代古生物学之学名,乃依据此书第十版所用之双名制而成。

倍封(Buffon,1707—1788)为法国科学界之先进,初专攻物理学与数学,后则渐将其研究扩及自然界全体。倍氏不但对于地质学之成立有贡献,又为使法国能位于科学先进国之列之中心人物。著有《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一书,其绪论为阐扬大地之理论,此书在一七四四年即告竣,但迟至一七四九年始发表。大意谓地球之历史与太阳系有密切之关系;行星原为太阳体之一部分,因为彗星所冲动,乃以分离。倍氏因见岩石间化石介壳之众多,乃深信陆地为海水所淹没甚久。倍氏对于海底如何升为陆地,则犹无定见。三十年后,有《自然期》(Époques de la Nature)发表,书中分地球之历史为六期,并设法计算地球之年龄,结果虽不足信,但其努力,则殊可钦仰也。

郭塔特(Jean E’tienne Guettard,1715—1786)少时喜研究自然科学,尤以对于植物学兴趣最浓,后在巴黎研究医学,后又随奥尔良侯(Duke of Orleans)旅行各处,并为奥侯管理所采集之自然科学标本。一七三四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会员。郭氏在外旅行时,因见植物之分布,常与某种矿物及岩石之分布同,乃于地质学渐知注意。经长时之观察,乃知岩石及矿物之分布,有一定方向与宽窄,故地面无露头时,可按其方向与宽窄,以断定其去向与有无,一七四六年著有《矿物图志》(Mémoir et Carte Mineralogique)。按矿物分布以绘图,英人立斯德早经有此种建议;但郭氏则未之知也。郭氏因研究法国北部与中部之地质,乃发现此等地方之岩石矿物系成若干带,而均以巴黎为其中心。郭氏名居中之椭圆区域,为沙砾带;围绕其外者则为泥灰石带,偶有化石发现,围绕泥灰石带之外者为片岩带,凡采取地沥青、硫磺、大理石、花岗岩等之矿坑均在焉。郭氏复据他人报告,将法国北部矿物之分布补记图内。凡有矿物之地,用化学或其他符号记入之,再以墨色深浅,表明巴黎盆地之界限与位置。

法国岩矿图完成后,郭氏因上列三带,被英国海峡与渡佛海峡(Strait of Dover)截断,乃推断同样地层必出露于英国海岸,于是遂参考英人曲得来(Childrey)《英国天产珍奇》(Britannia Baconlca)及彼特(Gerard Boate)《爱尔兰自然历史》(Ireland’s Naturall Historie)诸书,果证明其假定之大致无误。

郭氏矿物图志中有图二幅,缩尺较小,凡欧洲西部之岩石及矿物,均莫不载入,复经长时期之努力,以完成法国矿物调查图十六幅;后摩耐(Mounet)继之,卒将矿物图十六幅附以说明一大册,而于一七八○年发表,书名《郭塔特摩耐奉勅撰法兰西矿物图志》(Atlas et Description Mineralogiques de la France, enterepris par order du Roi par M. M. Guetlard et Mounet)。郭氏矿物图上,作有特别符号记载化石;化石之散处者,与成整块之岩石者,其记载亦有分别。一七六五年著有《化石贝类之遭遇与今日海中生存贝类之经历相比较》(On the accidents that have been fallen on fossil shells compared with those which are found to happen to shells now living in the sea)对于化石之成因,犹不惮据理深论;盖当时尚有人深信化石为地球构造中原有之产物故也。

地形变迁之研究,今称地文学,郭氏于此,亦贡献颇多。著有《现代山岳受大雨河流海水之影响而低减》(On the degradation of mountains effected in our times by heavy rains, river and the sea)一文,郭氏以为流水有冲刷陆地之作用,而海水之摧毁陆地,势力尤为猛烈。法国西北部之白垩岩,即大部分已为海水冲去之旧时山脉遗迹,又谓陆地因受波浪雨水山洪等之侵蚀而以消磨,但其除去之物质,并未毁灭,非在陆地即在沿海为沉淀。又谓各河流盆地之碎岩,有彼此绝不相同者,故碎岩有转运至与其故地之岩石绝不相同之区域者。又谓流水将可溶物质运至离去陆地甚远之地而入于海,仍能存留甚久,而使海水之盐度增加。郭氏根据当时测量海深之结果,谓海底之所被覆,以砂土为最多,至于此种沙土之来源,则大概非为河流所运之碎岩,而为海水消磨海中之岩石所成;但郭氏又以为海水运动之势力虽浩大,其能力只能及于露出海面之岩石;最大风暴之影响,只及海面入水不甚深之部分。至于海底沙土中所存之贝壳则为近代之遗物,盖远古时所存者早已绝迹矣。

郭氏又为鉴定法国中部火山之第一人。一七五二年郭氏著有《法国一部分山脉曾为火山》(Memoir on certain mountains in France which have once been volcanoes)一文,十八年后又著有《古今之玄武岩》(On the basalt of the ancients and moderns)一文,关于玄武岩之成因,学者多以为系火山喷发而成,但郭氏则以为玄武岩之柱状构造,有为现代火山中未曾见者,故谓为系一种水成岩,此则未免错误耳。

法国中部古火山,为郭氏发见后,而玄武岩成因之论战,即随之而更盛,但后来解决此辩论之证据,亦在该处得之。此我人观于以下所述,即可见之者。

特马来斯(Nicholars Desmarest,1725—1815)为法国素莱(Soulaines)人,少时家贫,年已十五岁,尚未入校读书,父故后,监护人因教区牧师之怂恿,乃令其入校,但不久款即无出,教师见其进步极速,乃使其为免费生,毕业后又将其送往巴黎求深造。特氏作苦学生十年,其唯一之消遣及安慰,乃为研究学问。一七五二年特氏获亚眠(Amiens)学会关于英法在古时是否相连一题之奖金,此后遂声誉日隆,至一七五七年法政府乃任特氏为工业总管,至一七六三年特氏游法国中部之奥汾涅(Auvergne)并往来于伏尔维克(Volvic)与多耳山(Mount Dore)间,时去郭氏火山论文之发表仅十一年也。特氏对于玄武岩之柱状构造,颇注意,故亲往爱尔兰北部之巨人栈道(Giants Causway)参观,藉资研究,而此项岩石即为该地之风景之所在也。

阿格里柯拉曾言及德国各处有此种暗色柱状岩石,而萨克逊之玄武岩则隆起成丘。后学者发现此项岩石在德国分布甚广,除萨克逊外,西来西亚(Silesia)、加塞尔(Gassel)及莱因河(Rhine)流域等处,亦皆有之,但多零散覆于山巅,而无火山喷发之证明也。加之德国之玄武岩,又较奥汾涅火山岩为古,其流锥形喷口火山灰等,均早已消灭无存。即爱尔兰巨人栈道之玄武岩,虽将其特质的构造,作大规模的表现,但其成因为何,则无人研究及此。苏格兰西岛(Western Islands)之玄武岩,较爱尔兰沿海者尤为雄伟,但当时学者尚未知之,及至一七六一年始有人向皇家学会报告该地之有此物。当时世人对于玄武岩之成因,多以臆说出之,故遂有许多不科学的说明。或谓玄武岩之柱体为旧时有节之竹变成。或谓其状如结晶体之柱面,故矿物学家即视之为一种黑色电气石。郭塔特则示我人以玄武岩与熔岩之不同。

一七六三年特马来斯游历奥汾涅,由克莱孟(Clermont)至壁衣特杜姆(Puy de Dome)攀登柏吕台尔(Prudelle)高原,见有柱状玄武岩,由上层所覆熔岩层沿边而下,而熔岩壁前,则有同样之柱体矗立,始知此等柱体,乃植于火山灰及燃烧土之上,其下则为成该区基础岩石之古花岗岩。特氏谓不佞自壁衣特杜姆归来时,循黑色岩石薄层而行,乃察见此种岩石具有熔岩之特质,不但性质薄弱,且其下之火山灰,则由旧时显为火山之小山基部以覆于花岗岩之上,遂知真正熔岩流曾由附近火山喷发来此。因有此种观念,不佞遂追寻熔岩之范围,乃于同层中又发见柱体之面与角,而在顶部,则柱柱分明,因此不佞遂深信柱状玄武岩乃属于火山岩,其形状之有一定而无变异,则为古时熔化时期之结果。不佞于是希望更有所见以知此种现象之真正性质,及其与在安特利姆(Antrim)所见者之符合——即尚有他方面可以相类之符合。特氏又谓不佞因屡次所见相同,故以为奥汾涅之柱体,乃与安特利姆同一成因,益无疑义。柱体形状有一定,乃因两地之成因亦相同。当不佞鉴定造成奥汾涅柱体之原料乃与造成巨人栈道者相同时,对于此种见解,尤为深信不疑。故特氏藉比论之助,见爱尔兰沿岸柱状削壁,即知其地在古时之为火山,乃与奥汾涅无异,并推定凡有此类多边柱体之地,则为该地古时有火山之明证。因此理论地质学与实用地质学又进一步。特氏不但将郭塔特所发现法国中部古时曾有活动火山证实,且又获得材料以为欧洲许多地方某某怪石之成因之说明。观此可知古时全球火山之活动,本极普遍,而今则没没无闻也。特氏之观察,延至一七六五年,始在巴黎科学院宣读,但犹不愿以之刊行,翌年重访意大利诸火山后,又游奥汾涅。一七六九年又往法国中部火山区旅行,并展至甘太尔(Cantal)地方观察。至一七七四年巴黎科学院乃将其名著在专报中发表,此项专报,计分三部:一二两部先出,第三部则于三载后始出。

第一部述其本人在奥汾涅及他处对于玄武岩性质之观察。惟其末段中谓花岗岩受燃烧熔化,能变为玄武岩,及其他火成岩,则见解颇有错误,而当时化学之不足以区别岩石及矿物成分之异同亦可知矣。第二部为玄武岩之学说史,凡在特氏前学者对于玄武岩之学说均载有之。郭氏谓各种熔岩流情形之殊异,当系受蚀侵所致;分散零落之玄武岩层,旧时必连续成层,而不分离也。火山区域山谷之愈深者,则被侵蚀之熔岩流亦愈古。

第三部于一七七七年出版,对于古代之玄武岩及各种岩石之自然历史,均有讨论,并按时期之新旧,位置之上下,而分玄武岩为三期。总之,使火山学与地文学有极大之进步,乃为特氏之功也。

一七五○年,欧洲西部地震颇多,英国皇家学会搜集各家之观察,印为论文。司徒克来(William Stukeley)著有《地震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arthquakes, Natural and Religious)一书,以为电力乃地震之原因。

密昔尔(Rev. John Michell,1724—1793)本为牧师,后任剑桥大学之地质学教授,其所著关于地震之文字,对于地层之变动及断裂,颇有相当之贡献。

与德人雷茫同时而于地质学之研究,据有更高之位置者,则为德人非虚赛尔(G. C. Füchsel)。非氏幼时在耶那(Jena)及来布齐(Leipzig)大学肄业,后在路佗尔斯塔特(Rudolstaāt)行医,喜留心岩石、矿物等学,曾因发见欧福特(Erfurt)附近谬尔坡(Mühlberg)地方之煤层,而获得奖金。一七六二年,非氏年四十,有《海陆史》(Historia terræ et maris ex historia Thuringiae per montium descriptionem erecta)一文发表。此文根据于土林其亚山脉(Mountains of Thuringia)之观察,用拉丁文写成,为当时记述地球历史及实际构造之名著,内附地图一及剖面图苦干。逾十二年,又以德文著成《远古地球与人类史纲》(Entwurf zur altesten Erd und Menschengeschichte)一书。非氏生长土林其亚,所有见解,皆基于当地之观察。该处有二叠纪与三叠纪之地层,因变动而有倾斜,已非原有状态,其下则有变动更剧之更古地层,两者成为不整合之关系。非氏因此作有概括之结论云,现在大部分陆地,系由旧时海中沉淀而成之地层所组成,如砂石,泥灰岩,石灰岩等是,其下较古而又倾斜之岩石,则为由海相岩石所造成之更古的大陆之遗迹,而其颠倒倾覆,则系地震有以致之。非氏不但说明各地层之成因,且又推断成分相同之连续岩层可合为一系,以为大地历史某时期之记录。故非氏此种学说,实较在怀纳(Werner)所创之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之学说为先也。非氏对于化石,亦有相当之观察;如煤层可以陆相化石区别之;二叠纪之地层中则有石墨,三叠纪之地层中则有菊花石化石。惜非氏之著作,乃以拉丁写成,而本人足迹所及,又以其故土为限,故其学说遂湮没不彰,死后五十七年,始由开弗斯丹恩(C. Keferstein)代为表扬之。

索绪耳(H. B. de Saussure,1740—1799)生于瑞士之日内瓦(Geneva),幼时好游览,喜采集植物矿物,足迹遍阿尔卑斯(Alps)之山麓,著有《阿尔卑斯山旅行录》(Vayages dans les Alps),一七七九年印行。惟索氏对于山脉构造,以及岩石成因,犹多囿于旧闻,无甚新见,且未能如雷茫等之制地质图及剖面图,故其见解,亦未能作明白之表示。索氏因欲研究花岗岩是否能熔解而为玄武岩。故作熔烧岩石之实验,据称所熔化瑞士花岗岩及各种斑岩等,从未能得玄武岩也。索氏之著作,在第一次出版时(一七七九年),即名《地质学》(Geology),故实为应用“地质学”名称者之第一人。

拉克(Jean Andie de Luc,1727—1817)为旅行家,善观察自然界之变迁。其著作于一七七八年刊印时,即拟用《地质学》一名,嗣因以前未曾有人用过,乃沿用《宇宙学》(Cosmology)旧名。但至翌年再版时,乃改用《地质学》一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