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穿越“死人沟”

穿越“死人沟”

时间:2022-01-1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穿越“死人沟”眼睁睁地看着同事因高原缺氧昏死过去,危在旦夕而一筹莫展的我却只有无奈和恐惧,这一体验至今让我刻骨铭心。满以为带上了氧气袋,面对氧气稀缺的雪域高原,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没想到,在穿越被当地驻军称为“死人沟”的险恶地段时。“死人沟”,蜿蜒曲折300多公里,是由西进藏的必经之路。据当地驻军讲,曾有一个连的部队,在穿越“死人沟”时就地露宿。其实,“死人沟”根本就不认“洋”!
穿越“死人沟”_天下奇趣系列探

穿越“死人沟”

眼睁睁地看着同事因高原缺氧昏死过去,危在旦夕而一筹莫展的我却只有无奈和恐惧,这一体验至今让我刻骨铭心。

说起来都是我的错,因为,是我决定了将世界海拔最高、唯一不通客运班车,且景色优美,充满神秘文化遗迹的新藏公路,作为这次我们进藏的“极品”路线。当时并未顾忌到大伙的身体状况是否高处不胜“氧”。满以为带上了氧气袋,面对氧气稀缺的雪域高原,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没想到,在穿越被当地驻军称为“死人沟”的险恶地段时。我们这些“全副武装”的年轻人,依然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死里逃生的险剧。

去游历封闭隔绝、仍处在半原始生存状态下玄机四伏的神秘高原,体验一次充满情趣的探险,是我和7名摄影探险发烧友的共同夙愿。在经过长时间的运筹帷幄后,我们终于于7月初乘两辆自费租的60型丰田牌“巡洋舰”,开始了对世界之巅——西藏由西向东的大胆横穿。

只用了3天的时间,我们就从中国海拔最低的吐哈盆地,登上了平均海拔高达4700多米的新藏公路。穿行在峰峦叠嶂、高耸云天的茫茫喀喇昆仑山区里,大伙饥饿的照相机不断装进的是碧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峰,清澈的溪流,蜿蜒的山路,还有高原珍奇的动植物。

车过十三里营房后不久,在进入新藏线新疆境地最后的驿站——铁隆滩时,大伙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但情绪依旧特别好,这是因为渴望已久的西藏就在眼前。一路上,“烧友”们在大侃着西藏秘宗的神秘,而我已急不可耐地拿出了采访机,向车内最活跃的油田电视台记者陈晖提问:“陈小姐,进藏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那还用得着问么!当然是喝上一大碗香喷喷的酥油茶啦!”经她这么一说,大伙情不自禁地用舌头把发紫的嘴唇抿了抿。司机齐向阳更是后呼前应:“OK!OK!”手舞足蹈中,竟把方向盘都“扔掉了”,并晃动手指对我说:“抽烟!”“抽烟!”……“天哪!那该不是湖泊吧!”听到这声惊叹,我迅速抬头眺望,好家伙,好大的一片湖!在碧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映衬下,它竟是那般的湛青。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湖,它静静地平铺在顶天立地的雪峰脚下,既没有苍松翠柏簇拥,也没有飞鸟来往歌唱,但她高度清晰,反差强烈,层次鲜明,线条简单,色调浓重,格外洁净,就像一位素雅的少女依偎于“白马王子”的怀中素面朝天,仿佛在共赏飞云,但更像是在海誓山盟。我被这幅“天爱”画卷所折服。

“快停车!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大伙纷纷从摄影包里掏出了家伙。一下车,立刻,我感到头重脚轻,步子迈不动。其他人也一个个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站立不稳。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高原缺氧的厉害。然而,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后来才知,这就是进入“死人沟”的著名标志。

“死人沟”,蜿蜒曲折300多公里,是由西进藏的必经之路。它平均海拔5300多米,有的地段海拔高达6700多米,含氧量不足150克/立方米。据当地驻军讲,曾有一个连的部队,在穿越“死人沟”时就地露宿。翌日竟无一人醒来;也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倒在了“死人沟”;更有无数的人在此望而却步,不敢逾越。如此险恶的境地,却让我们这些长期奋战在我国海拔最低的吐哈石油工人,在缺少足够认识和精神准备的情况下,毫无警觉地闯了进来。

路边的葡萄酒空瓶,汽车残髌,动物尸骨,坟堆遗迹……不时地从我们的眼前掠过。

刚才还与大伙谈笑风生的张玉生,突然鸦雀无声。我回头一瞧,嘿!只见这小子抱着照相机,面色青紫,目光呆滞,吃力地说道:“我的心好像不跳了!”我马上要求他吸氧,得到的却是“等等看!”正说着,“啪!”清脆的一声,原来是齐向阳给自己涨红的脸庞,狠狠地掴了个耳光,还气呼呼地说:“妈的,这是啥地方,我的两眼快要鼓出来了!”

我感到此时情况不妙,督促大伙不行就吸氧,但他们都很客气,竟没人响应。我心想,也许他们说的“等等看”是有道理的,倘若大伙都抢着吸氧,一是氧气袋有限,另外,真正需要吸氧时岂不是杯水车薪了么?唉!顺其自然吧,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真有人不行了再说。就这样,我犯下了“放任自流”的严重错误。如果当时我坚决要求感觉:“良好”的“烧友”开始吸氧,那就好了,然而……

“巡洋舰”喷吐着浓烈的烟雾,怒吼着扑向一望无际的高山大川。陈晖和刘会霞顾不得自身高山反应,用按摩太阳穴和揪脖子“放血”的办法,为“烧友”减轻缺氧造成的痛苦。虽然“放血”有点惨不忍睹,也还是蛮起作用的。在一声声惨叫后,满脖子“挂彩”的张玉生幸灾乐祸,竟乐呵呵地说:“我活过来了!”

后面车上的黄玉明真没想到,满以为自己服用了大量有助于抗缺氧的“洋参”片,就可以抬头挺胸闯“屋脊”了。其实,“死人沟”根本就不认“洋”!当汽车爬上一个陡坡后,路边一个挂满经文的经幡令他惊喜不已。因为这是进藏以来,看到的第一道充满西藏佛教文化气息的风景。“停车!一定要拍照留影……”他喊着。司机师宗健应声把车停在离经幡咫尺的路边,身强体壮的马占宾,拿起媳妇今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1万多元的佳能EOS—5相机和师宗健开门先行;可此时的黄玉明,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给压上了千斤重担,已是身不由己,一点下车的劲儿都没有了,他只好双手握着相机,望“经”兴叹!

接着,一切不幸的事也都接踵而来:张玉生的心又不“跳”了;李玉香的胃液快吐完了;黄玉明瘫靠在车椅上开怀吸氧;齐向阳头重脚轻、视线模糊;陈晖捂着肚子,一个劲地叫痛……设身处地地说,此时此刻大家多么渴望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不好,陈晖休克了!快,氧气袋……”简直不能相信,在大伙心目中有女侠身板的陈晖,怎么就先趴下了呢?与她同车的人心里明白,今天在途中,陈晖发布了两条新闻:头条是昨晚在寒气逼人的山谷里风餐露宿时,她不幸着凉感冒;其次是近几天来朝发夕至风尘仆仆,她感到按劳过度。但这些新闻都未能引起大伙足够的重视。“陈晖,醒醒!”惊慌失措的我,边呼唤边输氧。起初,她还“哼”了一声,后来干脆闭目无声,呼吸微弱,情况万分危机,况且其他人的处境也很糟。

这时已是红日西沉,暮色降临,而且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如果再拖延下去,不仅陈晖性命难保,有可能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

望着奄奄一息的陈晖和东倒西歪、昏昏欲睡的“烧友”们,我预感到要闯大祸。心里恐惧万分,更不知所措。在这特殊环境,生死关头,齐向阳、师宗健两位久战沙场的司机,表现出了石油人那种先人后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意志。他俩强忍着高原反应,加大马力,超能发挥驾驶“巡洋舰”,冲进漆黑一团、遥不可测的山谷……

是我们命大,也是老天开恩。正当我们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渺无希望之时,我看到远处闪动的灯光,啊!这令人翘盼的灯光,好像几年未见,我差点失声痛哭。“巡洋舰”疯狂地向它扑去……

“救人呀,救人呀!”齐向阳背起陈晖冲进军营,朝有亮灯的方向边跑边喊。

“她怎么了?”驻守兵站的战士问。

“缺氧,人不行了。”气喘吁吁的齐向阳随战士冲进一间营房。

“马上输氧,把药箱拿来,要注射针剂。”及时到来的军医,指挥在场的战士立即开始抢救。

清晨,火一样的太阳把多玛兵站照得通亮,军号声在山谷里悠扬回荡。经过一夜的休整,生命复苏的陈晖和恢复体能的“发烧友”们个个都腼腆地笑了。启程前,大家紧紧握住救命“恩人”的手,表达衷心谢意。军医姜兵面对陈晖一语难表的神态,感慨地说:“许多人送到兵站时,早断了气,你很幸运啊!能闯过‘死人沟’,你们真不容易。”他嘱咐大家,前面的路海拔也不低,如果感觉异常就马上吸氧,千万不能硬挺!最后,大家与战士们在五星红旗下合影,战士们以最高礼节列队送行,置着挥手告别的解放军战士那古铜色的笑容,陈晖“刷”地落下了包含千言万语的热泪!

8月6日,“烧友”们历经千辛万苦,圆满地完成穿越西藏的探险计划,回到了石油基地,又恢复了往日平静安逸的生活。但回想起穿越“死人沟”时的情景,都感到后怕。但大伙自豪地认为:“死人沟”是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无价的体验,它给自己留下永恒的记忆。至今“高烧”不减的“烧友”们还希望有朝一日,用镜头彻底揭开在“死人沟”里隐藏着的奥秘。

(鲁全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