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那不是尧的风格

那不是尧的风格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从帝系来说,黄帝是尧的高祖;少暤是尧的曾祖;颛顼是尧的叔祖。从而帮助尧帝顺利地解决了“四凶”的问题。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有大奸在朝而不能除,这不会是尧帝的风格。

1.那不是尧的风格

原文

史记》本纪: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www.guayunfan.com太史公多见先秦古书,故其言时有可考。自汉以来,儒者失之,四族者若皆穷奸极恶,则必见诛于尧之世,不待舜而后诛明矣。屈原有云:“鲧幸直以忘身。”则鲧盖刚而犯者耳。使四族者诚皆小人也,安能用之以变四夷之族哉?由此观之,四族未尝诛死,亦不废弃,但迁之远方,为要荒之君耳。如左氏所言,皆后世流传之过。若尧之世,有大奸在朝而不能去,则尧不足为尧矣。

——《尧不诛四凶》

这一段主要议论上古时尧帝对治下四个部族首领及其部从的处理问题。

四个首领分别是鲧、共工、驩兜以及三苗,其中鲧一族属颛顼氏,颛顼乃黄帝之孙高阳;共工一族属少暤氏,少暤乃黄帝之子青阳;驩兜一族属帝鸿氏,即黄帝的嫡系子孙;三苗乃神农炎帝后裔,炎帝被黄帝打败,后裔一部迁徙到南方,即为三苗。从帝系来说,黄帝是尧的高祖;少暤是尧的曾祖;颛顼是尧的叔祖。因此,这三族是顶呱呱的一等帝族,世系高贵。而三苗则长期居住在南方的洞庭湖一带,远离中原,民风很是彪悍。

根据史书记载,这四族首领在道德上都有亏欠,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做的事情不能让大家满意。鲧被派去治水,九年毫无成效。他一味筑坝堵水,但水越堵越多,老百姓越搬越高,吃的穿的也越来越少。共工担任工师,在任上并不尽忠职守,反而饮酒作乐、耽延政事。驩兜则包庇坏人嫉恨忠良。而三苗也叫饕餮,贪吃、贪财,嗜欲无穷。由此,当时的人也把这四族合称为“四凶”。

到尧帝晚年,群臣举荐舜来辅佐他。舜一上来便做了两件事,一是引进贤人。当时,颛顼氏有八个支族世代都有很好的声名,人们称之为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个支族,世代都很有才名,人们称之为八元。舜向尧举荐了他们十六个人,让八恺主管农工,八元主管教化。一是屏退“四凶”。他带着尧帝的委托巡游天下,视察各地情况,察访民情,回来便向尧建议,把共工和他的族人流放到北方的幽陵,把驩兜流放到南方的崇山,把饕餮流放到西边的三危,把鲧诛杀于东边的羽山。从而帮助尧帝顺利地解决了“四凶”的问题。

由此,自汉以来的学者大都把除“四凶”的行为系之于舜,而非尧帝,甚至对尧帝提出了批评。张燧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反驳。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有大奸在朝而不能除,这不会是尧帝的风格。在后人的记述里,尧帝仁爱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走近太阳,远望他就像眺望天边的云彩。圣德普盖,亲族在他的带领下融洽和睦,贵族们也敬服他,他的威德还传到远方的其他部落。他一共在位九十多年,即位七十几年的时候天下发大水,即所谓的浩浩滔天、怀山襄陵,鸟兽散亡、民不聊生,这时候“四凶”的问题也逐步凸显。那么,按照他在位多年的威仪以及当时的严峻形势,尧帝当然不会容许“四凶”持续猖獗,影响百姓。所以即使没有舜的出现,尧帝还是会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

因此,舜参与这件事不过是恰逢其时。当时尧帝考虑到干部年轻化及接班换代的需要,下诏要群臣考察在朝在野的年轻人,找到可用之才来辅佐自己。舜在这种情况下步入尧帝的视野并得到尧帝重用,舜首先关注的当然是治水、除“四凶”的工作。

张燧还辨析了另外一个问题。照后世学者所言,“四凶”不过是四个无德小人,但张燧指出,屈原曾在《离骚》里说“鲧幸直以忘身”,那么以此推测鲧是因为性格上的刚直而冒犯尧帝及其他大臣的,而不是如后人所说仅仅是因为治水无效或者道德亏欠。其他“三凶”也可以作此推测。另外,如上所述,这四个部族来历都不小,正是这样,舜才建议把他们派到四方边境,起到帝国屏障保土守边、开化蛮民的作用,而这一建议也才会被尧帝采纳。

张燧的议论告诉我们:不要把尧帝看做“呆子”,当然,更主要的是,不要把自己变成“呆子”,一味盲从别人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