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吴大帝轻信拒谏

吴大帝轻信拒谏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吴大帝轻信拒谏吴嘉禾二年二月,辽东太守公孙渊派遣校尉宿舒、郎中令(侍从官)孙综携带文书出使吴国,向吴大帝孙权称臣。吴大帝知道魏国军队刚刚攻打过辽东,公孙渊与魏明帝关系破裂,对于公孙渊主动派人来吴国称臣非常高兴,特意颁布大赦令。然而,吴大帝一意孤行,最后还是令张弥、许晏等人率领万名兵士携带财物出使辽东。轻信固然危险,拒谏更为可怕。吴大帝上当后欲举兵报复公孙渊而不可能,只能“气涌如山”,遗恨终生。

吴大帝轻信拒谏

吴(都建业,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嘉禾二年(233年)二月,辽东(治所襄平,位于今辽宁省辽阳市)太守(行政长官)公孙渊派遣校尉(警卫军官)宿舒、郎中令(侍从官)孙综携带文书出使吴国,向吴大帝孙权称臣。www.guayunfan.com

公孙渊的祖父公孙度原为东汉辽东太守。东汉晚期,天下大乱,公孙度割据辽东。公孙度临终前传位给其子公孙康。公孙康死时,其子公孙渊年幼,由其弟公孙恭袭位。魏(都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明帝即位后,公孙渊夺取公孙恭之位。魏明帝任命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仗恃辽东南临大海,西有山峦阻隔,表面上依附魏国,实则独立为王,且多次派使官携带礼品访问吴国。魏明帝听说公孙渊暗下派人同吴国联系,大为恼火,于吴嘉禾元年(232年,即魏太和六年)九月,派兵从水陆两路讨伐公孙渊。魏军未能攻下辽东,无功而还。

吴大帝知道魏国军队刚刚攻打过辽东,公孙渊与魏明帝关系破裂,对于公孙渊主动派人来吴国称臣非常高兴,特意颁布大赦令。吴大帝隆重接待宿舒、孙综等人,决定封公孙渊为燕王,并打算派遣太常(主管礼仪的官员)张弥、执金吾(主管宫外保卫的武官)许晏、将军贺达率领万名军士,携带金银财宝,乘船渡海出使辽东,册封并赏赐公孙渊。

丞相顾雍等人对公孙渊派遣使者称臣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可对公孙渊恩遇过重,只需要派少量官兵把公孙渊的使者护送回去就行了。吴大帝对顾雍等人的意见听不进去。

退休在家的辅吴将军张昭听说吴大帝不肯接受顾雍等人的意见,十分焦虑,出面劝告吴大帝说:“公孙渊因为与我国联系得罪了魏国君臣。他是害怕再被魏国攻打,派使者到吴国来求援的,称臣并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孙渊改变主意,把我国派去的使臣和将士扣下,以此向魏国证明他无意投附吴国,我国派去的使臣和将士就回不来了。那样,岂不是让天下人取笑吗?”

吴大帝对张昭的意见同样听不进去,反复对他进行诘责。张昭的态度更加坚决,语气更加激烈。吴大帝忍耐不住了,按着佩剑怒气冲冲地对张昭说:“吴国文武百官,进宫向我叩拜,出宫则向将军您叩拜,我对您亦是敬重到极点了。可您多次在众人面前顶撞侮辱我,我担心有朝一日控制不住自己,做出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来!”

张昭凝视着吴大帝,痛心地说:“我知道陛下不会采纳我的意见。我之所以想竭尽愚忠,是因为太后(孙权之母吴氏)临终时把我叫到床前,嘱咐我辅佐陛下,太后的话音一直还在我的耳边回响!”说着,张昭泪流满面。

此时,吴大帝也动了感情。他将佩剑扔在地上,与张昭相对哭泣。然而,吴大帝一意孤行,最后还是令张弥、许晏等人率领万名兵士携带财物出使辽东。

张昭恼恨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用,从此称病不再定期上朝。吴大帝更为恼火,下令用土坯封堵张昭家的大门。张昭赌着一口气,令人在门里面又加封上一层土墙。

当年(233年)六月,张弥、许晏等人率部从海上乘船抵达辽东。未出张昭所料,公孙渊果然变卦,下令将张弥、许晏等人斩首,送到魏国都城洛阳,并收编张弥所率部众、夺取吴军所携珍宝及军用物资。魏明帝对公孙渊此举极为赞赏,封他为乐浪公。

吴大帝听说公孙渊将张弥等人斩杀,以投附魏国,怒不可遏,恨恨地说:“我活到六十岁,历尽人间沧桑,不料却被鼠辈戏弄,令人气涌如山!我如果不亲手斩掉鼠辈脑袋,扔进大海,再也无颜立国!为了洗雪这一仇恨,我纵使遇到再大的波折也不悔恨!”

上大将军陆逊、尚书仆射(副丞相)薛综等人认为隔海远征辽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极力上书劝阻,并对吴大帝加以宽慰。吴大帝虽然余怒未息,亦只好不再重提远征辽东一事。

吴大帝后悔不已,下令拆除砌在张昭家门口的封墙,亲自登门向张昭赔礼,请张昭继续定期上朝参议军国大事。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魏平辽东》

《三国志》卷八《公孙度传》、《公孙渊传》

卷四十七《吴主权传》

卷五十二《张昭传》

【简评】

轻信公孙渊而导致损兵折将,是孙权一生中重大失误之一。轻信固然危险,拒谏更为可怕。孙权的失误在于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开国元勋张昭出面谏阻,居然受到他刀剑威胁、封门制裁,别的大臣当然更不在他话下。吴国与辽东远隔大海,从陆路走,中间隔着魏国。吴大帝上当后欲举兵报复公孙渊而不可能,只能“气涌如山”,遗恨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