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洪承畴兵败被俘

洪承畴兵败被俘

时间:2022-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洪承畴兵败被俘明崇祯年间皇帝朱由检愁眉不展地坐在龙椅上。洪承畴打败了起义军,俘虏了闯王高迎祥。可是,洪涛畴接到的并不是嘉奖而是告急书。可是,崇祯皇帝却留下洪承畴。此时,洪承畴早已调兵遣将,布置完毕。这是洪承畴的一个错误,一个关系到全局胜败的错误。洪承畴的指挥失误,使他成了败方。一直驻守在松山的洪承畴,接到塔山失利的报告,惊得目瞪口呆。

洪承畴兵败被俘

崇祯年间皇帝朱由检愁眉不展地坐在龙椅上。一缕惨淡的阳光斜射进来,照在他的脸上,使他更显得颓唐和沮丧。

按说皇太极退兵,京师略定,当皇帝的应该松一口气。可是,崇祯皇帝却至今也不能吃一顿舒心的饭。他觉得,明朝如今正像一座将要倒塌的房子,千疮百孔,独木难支。举目国内,各路农民义军,特别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几起几落,正在死灰复燃,从西向东杀将过来;皇太极虽说已罢兵而去,但他拥兵百万,占据辽东,有朝一日也肯定会再一次从北向南进攻。崇祯帝不由地长叹一声。

一个太监走了进来,跪倒在地,奏道:“启奏皇上,洪承畴在外候旨。”

崇祯皇帝要传见的这个洪承畴,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字彦演,号享九,福建南安人。考中进士以后,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布政参政。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农民起义军自陕西而兴。朝廷知道他懂得军事,便把他调到延缓巡抚、陕西三边总督的军职上,让他领兵打仗。洪承畴一到任,就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崇祯皇帝接到捷报,很是高兴,以为得了中兴之臣,把他升为太子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陕川湖军务。这是一个位置很高的职位,,担负着中原、西部、西南大部明朝疆土的守备之责。洪承畴在临潼终于包围了高迎祥农民军。这一仗打得血雨腥风,天地失色。洪承畴打败了起义军,俘虏了闯王高迎祥。此后,李自成收拾了残部,接过了义旗,号称闯王,继续战斗。先进入四川,后来又回到陕西。谁知,军行潼关,忽然又被洪承畴重重包围。潼关一战,血流飘杵,尸横遍野,李自成惨败,只率十八骑撤向陕西的商洛山区。这样,陕西关中一带算是基本平定,洪承畴也成了平定关中的英雄。可是,洪涛畴接到的并不是嘉奖而是告急书。清太宗皇太极已经领兵打到北京附近,崇祯皇帝一道圣旨,命他火速进京,勤王救驾。洪承畴率军星夜疾驰,和袁崇焕等人一起参加了保卫京都的战斗。

皇太极罢兵,按常规,各路救驾之师都应该刻日返回原来的驻扎地。可是,崇祯皇帝却留下洪承畴。

崇祯帝下令道:“朕命你为蓟辽总督,消灭清军,解我东北百姓于倒悬,以分朕忧。”

洪承畴并没有受宠若惊,他知道此刻正是天子用人之时。他叩谢了皇恩,于清崇德六年(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 642年)五月的一天,带领手下曹变蛟、王廷臣、白广恩等几员大将,点起13万兵马,浩浩荡荡杀出了山海关

此时,清太宗皇太极已经打下了大凌河,明大凌河总兵祖大寿撤入锦州。洪承畴率大军开进松山、塔山、杏山形成犄角之势,顶住了皇太极的凌厉攻势。

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一下维持了大半年,到了这年秋天,皇太极忽然决定大举进攻洪承畴。

皇太极手下有一员大将叫济尔哈朗,他听说皇太极要亲征洪承畴,非常担心:明兵一共来了13万兵马,这兵力太强了。万一皇太极有三长两短,山高水低,叫我们如何去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啊!他把这层意思和大臣们一说,大家都觉得是这么个理。于是,你一道折,他一道谏,都劝皇太极不要去冒这个险。

皇太极听了不以为然。他哈哈大笑道说:“13万兵马算什么?就怕他们一听说朕来了就跑了。要是不跑,朕打他们,那真是像摧枯拉朽一样!”说完,命令部队飞速前进。

皇太极的部队在松山、杏山之间,自乌欣河南山至海的大道中央设立了大营。

此时,洪承畴早已调兵遣将,布置完毕。他以松山城为中心,在城北乳峰上至松山道中设立了7个步兵营,把骑兵放在松山城东、西、北三个方向上。

这样,双方都把主力放到松山、杏山、塔山一线,拉开了大决战的架势。

一天,皇太极带领众将领巡视前线。清军将领们看见了明军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阵势,心中都冒出一股寒意。只有皇太极见了,暗暗称奇:步兵当道,马军守城,外有犄角之势,内有壁垒相守,击前则后应,打左而右动,这种阵势可真是狗咬刺猬,叫人难以下嘴。人人都说洪承畴文武双全,2017-02-17 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当下,皇太极就有心要活捉洪承畴,劝降他,为清国添一个股肱之臣。

回到大营,皇太极身边的侍臣看到他仍然一言不发,俯身在一张大地图前,看着琢磨着。

一个侍臣小心翼翼地奏道:“皇上,该进膳了。”

皇太极这才抬起身来,大家一看,他不但愁颜尽扫,而且还特别高兴:“是啊,吃饭。人人都得吃饭。”

侍臣们谁也没听懂他这句话,都没敢接茬。

“你们没有听懂!”皇太极说:“人人都要吃饭,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是,一遇到打仗,你们就忘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不错,明军有13万兵力,可13万兵马一天要吃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取自何地?”他把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断其粮道,敌人必然不敢也不能久留,在敌人逃跑的路上埋伏上重兵,可以一举而胜!”

经过周密侦察,皇太极判断,明军的粮草大部分屯集在塔山。于是,他亲自拟定了一个先取塔山,扼守要道的作战计划。

洪承畴熟读兵法,又有多年的带兵作战的经验,深知自己的优势在于兵多将广,自己的劣势在于粮草匮乏。他必须争取战场主动,尽快地把拳头打出去。可是,敌情不明,地形不熟,又迫使他不敢投入过多的兵力。于是,他派出一支不大不小的部队,向塔山周围的清军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这是洪承畴的一个错误,一个关系到全局胜败的错误。他以中等兵力去撩拨的,恰恰是皇太极的主力所在。这个行动仿佛伸直一个指头猛捣一块砖头,指头断了,还会伤及手掌。

洪承畴的指挥失误,使他成了败方。当明军呐喊着挥刀挺枪向清军掩杀过去的时候,清军不战自退,让出了一块方圆三四里的空白地带。明军将士知道中计,匆忙退军,可是来不及了,黑压压的清军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将明军围得水泄不通。包围圈渐渐缩小,明军成了深入敌阵的孤军。

突围的明军,虽然受到了清军顽强阻截,但是,到底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向塔山方向撤去。

皇太极下令乘胜追击。他挥鞭一指,几万大军便向塔山涌去。明军开始溃退……

清军占领了塔山,缴获了粮食整整十二囤。

一直驻守在松山的洪承畴,接到塔山失利的报告,惊得目瞪口呆。凭着以往的经验,他知道,战局已经变了。他必须收拢部队,保存实力。他要抢在敌人前面,将大军迅速撤向宁远,他立即命令吴三桂等六个总兵,星夜向宁远撤退。

多年的征战生活,培养了皇太极料敌如神的本领。在占领塔山以后,他马上召集了紧急军事会议。会上,他精辟入里地分析道:“现在,洪承畴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杀个回马枪,夺回塔山,夺回粮草。第二,绕道退往锦州。第三,撤向宁远。这三条路,他都有可能走。但是,杀回来,他有此心而将无此胆。这一条路怕他是想走而不敢走。绕道退至锦州,撤得太远,离山海关近了,明朝廷不答应。这一条路,他想走而不能走。撤向宁远,他可以缩短战线,集中兵力,看来,走这条路最为可能。不管怎么说,这三条路上,都要派兵埋伏。你们要连夜出发,抢在洪承畴前边。不可玩忽麻痹!有行军迟缓,粗心放敌者,斩!”

夜黑星高,流云掩月。吴三桂等6个总兵率领大队人马,不声不响地向通往宁远的大路上疾行。

突然,震天动地的一声炮响,无数支松明火把,一齐高举,把半边天照得如同白昼。数不清的清军高叫着“洪承畴下马受死!”从大路两厢掩杀过来。

洪承畴一筹莫展,命令吴三桂,限期打通松(山)——宁(远)大路。不想吴三桂刚一出击,就被皇太极的伏兵打败。除吴三桂、王朴二人只身逃回以外,损失将士五万,军马七千和大批辎重。洪承畴深知自己目前的处境:朝廷许诺的援兵不到;大军粮草眼看难继;强敌士气正旺;转眼天气又渐渐地凉了,明兵衣单被薄;加之连战连败,士气不振,现在,只有固守待援。

皇太极此时觉得自己就像一只仙鹤,遇到了洪承畴这只闭口老蚌。啄,一时无从下嘴,弃,又不太甘心。也许除了蚌肉,那壳里还有珍珠呢。他下令在松山城外,横七竖八地挖掘一道道深沟陡壕,把这座不大的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忽然,传来宸妃病重的消息,他见松山一时攻不下,便匆匆赶回盛京。

鹬蚌的第二轮对峙开始了。

转眼冰融雪化、春暖花开,清崇德七年(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春天到了。

这天夜里,从松山城墙上缒下一个人来。此人一身清军打扮,小小的绿豆眼,贼溜溜地打量着四周。他看清四周无人,便向城上学了两声夜猫子的叫声。不一会儿,城上又缒下一个人来,这是个孩子。先下来的这个人,轻轻地将那孩子背起,深一脚、浅一脚向清军的壕沟摸去。其实,他根本不是清军,而是明军守城副将夏承德的一个心腹。

夏承德派出这个心腹,几次与皇太极手下的大将豪格往来,充当了奸细。前几天,他已经和豪格约好,在他值勤巡城的时候,豪格前来攻城,他做内应。可是豪格有些不信。于是,他便命令这个心腹把自己的儿子夏舒送到豪格那里为人质。

夜里,月黑风高,轮到夏承德值勤了。他顶盔贯甲来到城墙上,命令手下点燃一支大火把。这就是信号。豪格一见,马上命令清军扛起梯子,冲出壕沟。

没有喊杀声,没有肉搏声,夜仍是那么静,星还在闪,风还在吹,松山城还在熟睡中。豪格的大部队,在这一片静谧中占领了松山城。

夏承德手下的士兵们,带着清兵分路捉拿明军将领。这时候,静谧才被打破。街上,脚步咚咚,兵器铿锵。不时腾起一团团火光,传来一阵阵吆喝声和撕掳声。

天亮时分,清军已经抓住了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游击祖大名、祖大成……

明朝最后一次派兵到关外进攻清朝的行动,到此宣告完全失败了。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自此,明朝和清朝的军事对抗,都将在关内的土地进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