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周瑜、陆逊――雄姿英发的少帅_中国历史人物

周瑜、陆逊――雄姿英发的少帅_中国历史人物

时间:2022-08-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周瑜、陆逊——雄姿英发的少帅_中国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和三国初期,爆发了三次著名的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他俩的名字,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光彩熠熠,备受瞩目。周瑜和孙策关系亲密,募兵支持孙策。周瑜发现袁术难成气候,婉言拒绝,铁心追随孙策。是年,周瑜二十四岁,美称周郎。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周瑜以中护军身份,和长史张昭等,辅佐孙权,共掌政事。

周瑜、陆逊——雄姿英发的少帅_中国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和三国初期,爆发了三次著名的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成就了两位杰出的少帅周瑜和陆逊。他俩的名字,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光彩熠熠,备受瞩目。

周瑜(公元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于望族,从祖父周景和祖父周忠,官至太尉;父亲周异,官至洛阳令。青年时代的周瑜,身材魁伟,英俊潇洒,文武兼备,而且精通音乐。长沙太守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继承父亲的事业,纵横江东。周瑜和孙策关系亲密,募兵支持孙策。孙策说:“吾得卿,万事顺畅也。”军阀袁术看中周瑜青年有为,欲以为将。周瑜发现袁术难成气候,婉言拒绝,铁心追随孙策。孙策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拨给他两千多兵马;再任命他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是年,周瑜二十四岁,美称周郎。当时,一位叫做乔公的人,生有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雪肤花颜,天姿国色。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一天,孙策笑着跟周瑜说:“乔公二女风流,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在一次战斗中中箭身亡。弟弟孙权担负起振兴江东的重任。周瑜以中护军身份,和长史张昭等,辅佐孙权,共掌政事。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命孙权将一个儿子,送去许昌当人质。张昭等人畏惧曹操,主张照办。唯独周瑜反对,说:“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人,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顺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收敛)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孙权母亲听了周瑜的话,深感欣慰,对孙权说:“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孙策之字)同岁,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从此,孙权和周瑜亲如兄弟,关系非比一般。周瑜忠于孙权,为之东征西讨,平定江东“不听命”者,建立了一系列的军功。

其后数年间,中原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曹操打败袁绍,征服乌桓,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刘备颠沛流离,投奔荆州牧刘表,聘请诸葛亮为军师。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死,其子刘琮投降。刘备被一路追杀,最终逃至樊口。曹操占领江陵,控制了大半个荆州。孙权驻军柴桑,如何动作,举棋不定,持观望态度。此前,鲁肃见过刘备,首先提出孙、刘联手,共抗曹操的建议。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柴桑,采用激将法,说服孙权,抗击曹操。孙权心有所动。谁知,曹操派人送给孙权一封信,说:“我奉诏讨伐叛逆,大军南下,刘琮束手就降。现在,我率水步军八十万人,准备与将军一起会猎江东,如何?”这既是诱降,更是威胁和恫吓。长史张昭等人吓得惊慌失措,竭力渲染曹军的强大,主张投降自保,说:“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曹操者,长江也。今曹操得荆州,奄有其地,战船千数,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考虑大计,不如降之。”孙权相当犹豫,步出殿外思索。鲁肃紧跟其后,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降曹操,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因为我等降曹操,大小总可以捞个官做;而将军降曹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孙权点头,深以为是。(www.guayunfan.com)鲁肃建议,召回正在鄱阳湖练习水军的周瑜,商量军机大事。周瑜回到柴桑,坚决主战,说:“曹操虽然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且,曹操自来送死,何可降之邪?”他进而分析曹操的劣势,说:“一、北方并未安定,曹操轻易南下,旷日持久,来争战场,很难在船楫间有所作为;二、马超、韩遂割据关西,是为曹操后患;三、曹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所长;四、时值盛寒,马无藳草,驱北方之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曹操全占了。将军生擒曹操,宜在今日。我请率精兵五万人,进住夏口,保证为将军破之!”

孙权听了周瑜一番话,很受鼓舞,说:“曹操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忌者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耳。今群雄已灭,惟我尚存,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合我意,此天以君授我也。”孙权召见部属,抽出佩剑,“咔”的一声,砍下几案的一角,传令说:“从今往后,谁敢再提‘投降’二字,就和这几案一样!”

曹操大军号称八十万,这成了孙权的一块心病。周瑜揣摩孙权的心思,夜间求见,说:“诸人徒见曹操书信,言其水步军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今以实校之,彼所率北方兵马,不过十五六万,北征乌桓,接着南下,疲惫不堪。所得刘表部众,最多七八万。这部分人心怀狐疑,不会替曹操卖命。他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人数虽多,甚未足畏。将军只要给我五万兵马,自足制之,无需担心。”孙权见周瑜知己知彼,彻底打消了疑虑,说:“公瑾之言,甚合我心。你要的五万兵马,一时难以凑齐,但已选好精兵三万,船粮战具齐备。你等先行出发,我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你后援。这一仗,你若打得顺利,最好;若不顺利,可以返回,我当与曹操决一死战!”

孙权决计后,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兵三万,屯于长江南岸的赤壁(今湖北赤壁)。同时联合刘备的军队两万多人,共抗曹军。曹军屯于江北的乌林(今湖北洪湖东乌林矶),与赤壁隔江相望。就兵力而言,曹操处于绝对优势。但是,正如周瑜所分析的那样,曹操的劣势也很明显。曹军初到南方,水土不服,疾病迅速流行;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一经风浪颠簸,晕船呕吐,失去战斗力。曹操针对情况,命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船上平铺木板,组成“连环船”,平稳犹如陆地。

事物总是有两重性,有利也有弊。周瑜部将黄盖发现了“连环船”的弱点,建议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这一建议,为此,他和黄盖之间,演出了一幕逼真的“苦肉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事后,黄盖写信给曹操,请求投降。信中说:“我黄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挡贵军百万之众,寡不敌众,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唯周瑜、鲁肃见识短浅,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以实计。周瑜军队,自易摧破。交锋之日,我黄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密探报告曹操,黄盖确实受了周瑜的刑罚。因此,曹操对黄盖投降,信以为真,约定日期和暗号,单等好事。

十月的一天,按照约定,正是黄盖“投降”的日子。周瑜命黄盖用数十艘名为蒙冲、斗舰的战船,满载柴草、硫磺、膏油等,裹以帷幕,上建牙旗,乘风驰向江北。曹操率领诸将,延颈观望,得意地说:“黄盖一来,我就大功告成了。”战船离曹操水营二三里处,黄盖一声令下,同时点火,随即跳上小船撤离。当时,东南风刮得正紧,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数十艘火船犹如离弦之箭,冲向曹军水营。仓促间,曹操的“连环船”无法分开,听由大火燃烧,火势延及岸上军营,顷刻之间,江上陆上连成一片火海,烈焰腾空,烟炎张天。曹军惊慌逃命。周瑜指挥孙、刘联军,乘势冲杀过来,曹军烧死者溺死者不计其数。曹操狼狈至极,带领残兵败将,经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逃往江陵。途中又遭到孙、刘联军的袭击,死伤惨重。及至江陵时,兵马损失过半。曹操异常沮丧,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率余部回北方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周瑜时年三十三岁,作为孙、刘联军的统帅,指挥有方,调度得宜,以五万多兵力,打败曹操二十余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光辉战例。实践证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熟知敌我双方形势,善于以长制短,实施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敌人以致命的一击,从而取得了胜利。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取江陵,大战曹仁。战斗中,他亲临阵前督战,身中流箭,受伤回营。曹仁得知这一情况,骤然加强攻势。周瑜为了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忍着疼痛,巡视军营,稳定军心。曹仁发现周瑜伤势不重,赶忙撤军,最终放弃了江陵。周瑜收复了荆州所属的江北地区,出任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随后,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领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今湖北公安)。孙权为了表示友好,将妹妹嫁给刘备为夫人。刘备赴东吴招亲,拜见孙权。周瑜专门给孙权上书,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用人者。愚谓大计,最好将刘备扣留,给他盛筑宫室,多与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关羽、张飞),各置一方。再由我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孙权考虑,当时的主要敌人是曹操而非刘备,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意见。

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将取益州。周瑜专门谒见孙权,说:“曹操新败,忧在腹心,无力南下进攻我们。现在我请求和奋威将军孙瑜一道,西取益州,兼并汉中。然后,让孙瑜留守汉中,结援马超,我和将军率兵,据守襄阳,进击曹操。这样,北方可图也。”孙权赞同这一计划。于是,周瑜雄心勃勃,整顿行装,准备西进。可是,当他到达巴丘(今湖南岳阳)的时候,忽然病倒了。病中,他上书给孙权,说:“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我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旋即病死,年仅三十六岁。孙权得到报告,流着泪说:“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从实而论,周瑜死前企图制约刘备,单方抗曹,动机是好的,效果是坏的,缺少战略眼光,不合时宜。赤壁之战基本上奠定了曹操、孙权、刘备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孙、刘联合抗曹,这是维持格局的前提条件。当曹操听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的消息时,惊得毛笔落到几案上都不知道,足见孙、刘联合,对曹操是多么不利!而周瑜不明白团结盟友以打击主要敌人的道理,比起诸葛亮和鲁肃来,思想逊色一筹。

周瑜英年早逝,人们感到惋惜。九百多年后,宋朝文豪苏轼游览今湖北黄冈城外的赤鼻山,误认为那里就是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著名散文《赤壁赋》和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中描绘的赤壁景色,刻画的周瑜形象,抒发的人生感慨,令人叹为观止。

周瑜三十三岁时指挥了赤壁之战,陆逊则是三十九岁时指挥了彝陵之战。陆逊(公元183~245年)字伯言,吴县华亭(今上海)人。出身于江东士族家庭,青年时温文尔雅,像个书生,然而却有军事天赋,追随孙权,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孙权器重其人,将侄女嫁他为妻。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陆逊任偏将军,镇守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正是他,精心设计,使吕蒙袭杀了关羽,收回了荆州。其后,他出任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负责防御刘备东侵。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他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为给关羽报仇,执意约会张飞,几乎举全国之兵,进攻孙权,并想夺回荆州。张飞被部将杀害,其首级被送给孙权。这更激起了刘备报仇的欲望。孙权提出和议,遭到拒绝。次年正月,刘备大军号称七十万,沿长江水陆并进,声势浩大。孙权求和不成,改向魏文帝曹丕称臣,受封吴王,缓解了来自北方的威胁。陆逊被任命为大都督,统领大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率兵五万,迎战刘备。刘备欺陆逊年轻,而且没有什么名气,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长驱直入,不计后果。陆逊为避开锋芒,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不与交战,一路撤退。这样,刘备并没有遇到怎样的阻力,前锋部队攻破巫县(今湖北巫山)、秭归(今湖北秭归),直至彝陵(今湖北宜昌东)和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陆逊不再撤退,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陆逊资历很浅,所统部将均为沙场老将或王公贵戚,他们瞧不起统帅,“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陆逊为统一全军步调,请出孙权赐予的尚方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疆界,此强敌也。诸君并荷国恩,应当团结和睦,共翦此虏。我虽书生,受命主上,是因为我还有一点可用之处,那就是能够忍辱负重。诸位各在其事,必须服从纪律,军令有常,不可犯矣!”陆逊迎战刘备,不与交锋,只管撤退。这又引起诸将的不满,讥笑他怯战。陆逊不受干扰,坚持按既定的策略指挥军队。

刘备得势,从巫县到彝陵到猇亭,在长江两岸扎下四五十个大营,江中战船来去,战线长达六七百里。陆逊部将纷纷请战。陆逊摇头,说:“不!刘备举兵东进,其势正锐,又凭高据险,很难攻破,即使攻破,也难全歼。当今之计,在于防御,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刘备大军驻扎在崇山峻岭间,兵力难以展开,容易疲惫涣散,那时,我军出击,必获全胜。”刘备急于交战,故意命先锋吴班,率兵进至吴军营前,辱骂叫阵。吴军诸将义愤填膺,请求出击。陆逊看了看阵势,说:“此必有诡,且观之。”果然,吴班后面,刘备亲率八千人设伏,单等吴军出击。陆逊没有上当,避免了一场损失。

刘备大军受阻于彝陵和猇亭,欲战不得,欲退不能。转眼到了六月,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为了避暑,刘备放弃了水陆并进的做法,命水军弃船上岸,就密林深处扎营。陆逊一见大喜,立刻致书孙权,说:“彝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定当成功。刘备违背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才,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敌在近。想他刘备前后用兵,多败少成,推比论之,不足为害。臣初嫌之,水陆并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陆逊已经看到了胜券。然而诸将不以为然,说:“攻击刘备应当在初始阶段,现在他入境六七百里,占据了各个险要地段,击之肯定不利。”陆逊说:“刘备猾虏也,经验丰富,大军始集,思虑精专,不可击之。现在,他受阻于此,兵疲意沮,舍船登岸,计无所出。因此,我们打败他,正是机会!”

大战即将开始。陆逊派出一支兵马,试探着进攻刘备的一个军营,败归。个别将领说开了风凉话:“白送死耳!”陆逊却满怀信心地说:“我已晓破敌之术!”这天,陆逊升帐,调兵遣将,先命水军溯江而上,切断南北两岸蜀军的联系;再命士兵,每人背一捆茅草,乘夜潜至蜀军营前,但听号令,同时点火。半夜时分,号令响起,士兵们点燃茅草,掷向蜀军大营。蜀军大营多由竹、木搭成,见火就着。大火延及树林,恰有东南风劲吹,长江两岸,顿时成了火龙火海,迅速向西蔓延。刘备大军毫无防备,仓皇逃命。陆逊则率领众将和中军,乘势掩杀。刘备部将张南、冯习等死于乱军之中,杜路、刘宁等率部投降。刘备由残兵败将护卫,退至彝陵西北的马鞍山,依山据守。陆逊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集中兵力,包围歼灭,刘备军队又死伤万余人。刘备见势不妙,连夜突围,烧毁身后的山道,逃至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刘备惊魂未定,且羞且愧,说:“吾乃为陆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这就是著名的彝陵之战。此战与赤壁之战可谓异曲同工,所不同的是胜方统帅由周瑜变成陆逊,败者由曹操变成刘备。刘备的失败,在于骄傲轻敌,战线拉得过长,指挥失误;而陆逊的成功,则在于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先退后进,针对强敌弱点,实施火攻,一举烧毁了刘备数百里连营。实践证明,陆逊和周瑜一样,也是一位雄姿英发的军事家,能够审时度势,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从而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

彝陵之战的次年,刘备病死。陆逊成为东吴的功臣,升任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封江陵侯。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正式建立吴国。至此,魏、蜀汉、吴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陆逊升任大将军、右都护,忠心辅佐孙权,恢复吴、蜀友好,北抗曹魏,为吴国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赤乌七年(公元244年),陆逊升任丞相,反对孙权废立太子,遭到孙权的责难。越年,陆逊愤恚致死,时年六十三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