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七彩小屋”是筑梦乐园_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物

“七彩小屋”是筑梦乐园_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物

时间:2022-07-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七彩小屋”是筑梦乐园_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物张丽亚 戴俊希干净的木地板、淡蓝色的墙纸、碎花窗帘、粉色心形装饰、整齐的课桌椅……而凝聚着一大批志愿者爱心的“七彩小屋”已经走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服务了240名学生。挂在“七彩小屋”墙上的字画或许就是志愿者们的写照。“七彩小屋”目前只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据悉,在明年搬入新校区后,“七彩小屋”的规模还将扩大。同班的陶光能说,“七彩小屋”是很有爱的地方。

“七彩小屋”是筑梦乐园_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物

张丽亚 戴俊希

干净的木地板、淡蓝色的墙纸、碎花窗帘、粉色心形装饰、整齐的课桌椅……踏进官渡区六甲第一小学“七彩小屋”,让人觉得很温馨。

桌子上、书架上放置着手工陶罐、沙画、积木五子棋、益智玩具,还有一排排儿童读物。对于六甲一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七彩小屋”就是他们的筑梦乐园。每天下午放学后,48名孩子可以在这儿度过近两个小时的欢乐时光。

“七彩小屋”3周岁了(www.guayunfan.com)“七彩小屋”是共青团中央倡导实施的志愿服务行动,是给团员青年志愿者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经常性志愿服务的阵地。六甲一小是昆明市第一家成立“七彩小屋”的学校,自2011年11月14日正式向学生提供服务起至今已有三年,期间环境、设备不断得到完善,规模也从最初的每届24人增加到现在的48人。

“最初来的学生是清一色的男生,而且都是班里特别调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回想起成立之初的情景,“七彩小屋”的负责人、志愿者之一的金绍荣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的成绩都有明显提高,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很大改观,而且也不会去网吧、河边晃悠了”。

金绍荣称,志愿者工作,做一天容易,坚持就难了。而凝聚着一大批志愿者爱心的“七彩小屋”已经走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服务了240名学生。

“君当如兰,默默奉献显精神。”挂在“七彩小屋”墙上的字画或许就是志愿者们的写照。

最初只想帮家长照看孩子

由于大量外地务工人员的涌入,六甲当地外来人口密集。很多家长忙于生计,下班时间晚。考虑到学生每天放学时间平均在下午4点,距离家长下班有很长一段“真空时间”,在共青团官渡区委的争取下,“七彩小屋”落户六甲一小,为这些孩子送上了志愿服务。

“最初的想法是帮家长照看一下孩子,”金绍荣表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在脱离大人的时间里,孩子难免存在安全隐患。有了“七彩小屋”后,一方面可以照看学生,另一方面还能辅导他们做作业,毕竟很多家长没有更多精力和能力指导孩子的作业。

通过“2011年学习情况对比表”可以看到,第一批进入“七彩小屋”的24名学生在当年的期末考试中,成绩都比加入之初的期中成绩提高不少。在另一本学生情况花名册上,详细记录了每名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在原籍地一栏中写有来自会泽、昭通、大理等本省的学生,也有来自四川、贵州、重庆的外省学生,唯独没有昆明本地的学生。

“七彩小屋”目前只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场地有限,这里帮助最需要帮扶的人,由三至五年级每班调查摸底后,各推荐4人。金绍荣说:“这里不是补习班,但我们会鼓励学生先做完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志愿者们每天都会想办法让孩子们过得快乐而充实,我们会组织剪纸、沙画、画陶罐等活动,也会打球、做游戏。”

据悉,在明年搬入新校区后,“七彩小屋”的规模还将扩大。

孩子也希望去帮助更多人

“七彩小屋”之前的志愿者主要是六甲一小的10多名80后老师。去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在六甲一小建立了教学实践实习基地,5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分批,每天下午放学后到学校与老师们一起,带着孩子们一起看书、弹琴、运动、游戏等,风雨无阻。

四(1)班的杨亚青非常喜欢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会带着我们画画、猜谜语,还教我们唱歌”。

四(2)班陆玟君说之前放学父母不在家,都是自己在家写作业、看电视,也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现在不一样,她变得自信又勇敢。同班的陶光能说,“七彩小屋”是很有爱的地方。“我希望以后也能像那些大哥哥姐姐一样考上大学,去帮助更多的人。”

◎张丽亚、戴俊希:《昆明日报》记者。

本文原载于《昆明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