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唐太宗伐辽的战略目标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唐太宗伐辽的战略目标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时间:2022-07-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唐太宗伐辽的战略目标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太宗要将政权平稳地移交给太子李治面临如下严峻的问题:其一,贞观十七年,李治被册封为太子时才十七岁,没有从政经验,需要太宗给他创造机会,积累治国经验。唐太宗将上述看似不相关的问题,放到同一个伐辽系统里来解决,上述五点是伐辽针对内部问题的子目标。太宗征辽,根本目标不是彻底消灭高丽。太宗从辽东撤军,其实他的目的已经实现。

唐太宗伐辽的战略目标_唐代政治人物的故事

太宗要将政权平稳地移交给太子李治面临如下严峻的问题:

其一,贞观十七年,李治被册封为太子时才十七岁,没有从政经验,需要太宗给他创造机会,积累治国经验。

其二,太子在军政两大系统中没有亲信力量,能威胁新君地位的势力,需提前铲除,并要扶持他搭建新的领导班子。贞观时期,先后任兵部尚书的有四位重臣: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李勣。太宗初登帝位,杜如晦以文臣领兵部尚书衔,为太宗牢固掌控军权提供很好的“杜断”,他去世较早。贞观三年,为消灭突厥,太宗任命李靖为兵部尚书。贞观十七年李治被册封为太子时,李靖已经七十三岁。到贞观二十三年太子登基,他和太宗同年去世。他对新君构不成实际威胁。侯君集,是玄武门事变重要策划人之一,他继李靖之后任兵部尚书。贞观十七年,他伙同汉王李元昌、洋州刺史赵节(长平公主子)、驸马都尉杜荷(杜如晦次子)、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原李建成部属)等支持太子承乾谋反。后阴谋泄露,政变流产,侯君集被铲除。但他和太子承乾多年经营的旧部,在军政两大系统里还有一定势力。李勣,山东豪杰的核心代表人物,是太宗最不放心的一位军事重臣。还有魏王泰,也是一位很有政治野心的皇子,李治被封为太子时,他被封为东莱郡王,被调离京师,但他预谋争权时拉拢的势力还在,重要人物如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房玄龄子)、叶挺、杜楚客等二十多人,他们在朝中还很有能量。另外,军队内的其他老将是否支持未来新君也是个大问题。

其三,国家安全保障要素——府兵,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不堪攻战,需要整顿,同时给继任者要培训一批可靠的优秀年轻将领,提升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关于府兵制下的府兵问题,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论唐代蕃将与府兵》、唐长孺先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黄永年先生《六到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都有论及,兵农分离、兵农合一是府兵制战斗力转化的分水岭,唐承隋制,从武德六年起,唐恢复了兵农合一的府兵制,贞观四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国家没有大的战事,士兵长期过着骄奢安逸的寄生生活,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每年还要耗费大量军费,这是隋唐两朝都曾面临的问题。隋炀帝以百万之府兵而不能征服高丽,同时还要发展雇佣兵。尾大不掉的府兵是国家内部的定时炸弹,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亡隋的关键。太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近年结集出版的唐代墓志显示,大批官僚子弟加入府兵,强化了这一特殊阶层的阵营,而普通百姓当兵有田产后,就不再进思兵事,这都使本来就不堪攻战的府兵更加腐败。(www.guayunfan.com)其四,新君登基后,国家可能面临的周边不稳定因素,也要提前替他排除。一般在王朝新旧君主政权交接之际,周边较强的民族,常常为自己的利益,借机进行侵略活动。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太宗百年后,就会出现四夷交侵的状况。如果再有内外势力勾结,政局就会危机四伏。这就是陈寅恪先生论证的内政与外族盛衰连环性规律作用的必然反映。在太宗去世的前七年里,除了面对东北高丽、契丹,还要面对北面薛延佗、铁勒诸部,西北的焉耆、龟兹,西南的吐蕃、四川南蛮等。

其五,还需要给没有威信的新君提供收揽天下民心的机会,并为他留下一份丰厚的经济遗产

唐太宗将上述看似不相关的问题,放到同一个伐辽系统里来解决,上述五点是伐辽针对内部问题的子目标。针对伐辽的外在目标是什么呢?

贞观十七年新罗使者恳请唐进攻高丽:

《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一记:

帝曰:我少发边兵,总契丹、靺鞨直入辽东,尔国自鲜(《三国史记》‘鲜’作解),可缓尔一年之围。此后知无继兵,还肆侵侮。然四国俱扰,于尔未安,此为一策。我又能给尔数千朱袍丹帜,二国兵至,逮尔陈之,彼见者以为我兵,必皆奔走,此为二策。百济国持海之险,不修兵械,男女纷杂相好宴聚。我以数十船载以甲卒,衔枚泛海,直袭其地。尔国以妇人为主,为邻国轻侮,失主延寇,靡岁修宁。我遣一宗枝以为尔国主,而自不可当独往,当遣兵营护,待而国安任尔自守,此为三策。尔宜思之,将从何事?使人但唯而无对。[3]

《文馆词林》卷六百六十四有《贞观年中抚慰百济王诏一首》和《贞观年中抚慰新罗王诏一首》。给百济的诏书中太宗针对新罗指控百济勾结高丽侵犯疆域的询问,百济答无此事,太宗说:览王今表及康信,王与高丽不为阿党,即能如此,良副所。[4]

可见,当时太宗针对新罗的求救是想以“围魏救赵”之策,用微小代价实现新罗的稳定。同时利用新罗与百济的矛盾,抚慰百济、新罗双方,并力图瓦解高丽与百济的联盟,这样既保证朝鲜半岛三国各自为政,又臣属唐中央。鉴于大唐以关中为中心的内重外轻军事格局,对东北最好的边疆稳定措施,就是保证百济、新罗、高丽三国继续保持鼎立局面,让他们互相牵制,这样唐也可以减少在东北的军费开支。太宗征辽,根本目标不是彻底消灭高丽。

百济作为弱国,一方面它想苟安,就只好讨好强邻。针对新罗的威胁,它结盟高丽,针对新罗、大唐双面压力,它就既讨好高丽也讨好大唐,面对高丽压力,它也利用大唐牵制高丽,它也只能如此。而三国中高丽最强,但又受制于大唐及其与新罗、百济的联盟。(而百济的两面讨好,也是它在高宗朝灭亡的主因,因为它丧失结盟者的信任。)因此半岛三国如果彼此相安无事,定期朝拜大唐,本来是可以继续保持下去的,但三国之间的利益又促使彼此矛盾激化,而作为东亚霸主的大唐当然在周边国家之间充当裁判的地位,有不顺服的必然引来帝国君主的烈怒发威。伐高丽是有这样的背景的。因此发兵高丽,其基本出发点还是从维持半岛三国鼎立局面出发的。这是事实的另一个方面。

太宗第一次伐辽,高丽投入十五万大军抵抗唐军时,本来按照李道宗的建议,发一支奇兵偷袭平壤,回头夹击高丽主力,可以短期就击溃高丽。但太宗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内部问题上,目标不在于此。后来他问李勣伐辽不成功原因时,李勣巧妙地把话题传给李道宗,道宗重提旧事,头脑清醒的太宗装糊涂说不记得了。在消灭高丽四万有生力量后,基本瓦解了高百联军,解除了新罗危机。太宗从辽东撤军,其实他的目的已经实现。陈寅恪先生论述太宗伐辽未成功,最有说服力的要素就是季节天气原因造成的。天气原因是撤军的一个借口。当然,如果太宗想继续攻打,为军人配备寒衣的经费还是有的。这在高宗朝,龙朔元年到龙朔二年、乾封元年到总章元年的作战都是跨越了冬季的,也可证明寒冬不是太宗撤军的根本原因。集权体制下一贯的欺上瞒下作风,甚至开明的君主时代都无法避免。何况养尊处优的老爷兵们,他们岂肯把自己的生命抛到远离家乡的荒蛮地区。遇到难题,找些借口,这不用挖空心思,就会在脑海中形成种种方案,再有若干志同道合的策应者,方案就通过了。伐辽未“成功”,关键在太宗的根本战略目标不在于此。下面将提到的伐辽任用的大批老将,也可以佐证此点。在冷兵器时代,将士打仗靠的是体能,而年龄是影响体能很重要的因素,这批老将想冲锋陷阵,也不如当年雄武灵便了。太宗三次伐辽更像是三次大规模的部队拉练演习。实际上,太宗伐辽诸多的对内子目标都在伐辽进程中得以实现了,而这些子目标是关乎大唐江山的百年基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