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元代清理民户和屯田建设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元代清理民户和屯田建设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时间:2022-07-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清理民户和屯田建设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元王朝建立云南行省之前,蒙古统治者曾没收了各部族部分封建主的土地,充作“官田”“绝嗣田”等,也有少数农民及其土地参与国家的“屯田”后,就认为是“己业田”。元代,还建立军屯,以补云南戍军粮饷之不足。明王朝统一中国后,并沿用元代的屯田制,作为增加军事力量及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建立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屯田制度。

元代清理民户和屯田建设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元王朝建立云南行省之前,蒙古统治者曾没收了各部族部分封建主的土地,充作“官田”“绝嗣田”等,也有少数农民及其土地参与国家的“屯田”后,就认为是“己业田”。这些土地和人民不再属于该地部落封建主所有。在赛典赤为政时期,立即在中庆、大理、鹤庆等地建立了“民屯”,主要原因是元廷忙于与南宋作战,兵源缺乏,赛典赤在云南屯田时,就只能从清理编户人口和田土入手,采取民屯的形式。

这些民屯来源,一是清理漏籍民户,二是拨出少数在籍的农户口。共计屯户14271户,田地约3万多双(每双4亩),占云南民屯90%以上。这些土地大部分是无主荒田和官田,一部分是民户的“己业田”。至元十二年(1275年),赛典赤置立民屯时,是因蒙古宗王、贵族及各地豪户不仅隐占在籍民户,也隐占在籍之田,夺取了承担政府赋税徭役的编户及其田业,由云南行中书省从隐占者手中重新清理出来,以置立民屯形式,编为屯户,免除徭役,耕种屯田,缴纳屯租,纳入统一的国家田赋系统。这对屯户是有利的,可摆脱隐占者对他们无限度的役使和剥削;也对政府有利,因征收屯租可扩大国家田赋收入。对田租,张洪《南夷书》云:赛典赤初定田赋是每亩之半,比元代云南地主的平均地租3.1斗至5.8斗为低,为保证行省赋税收入,可据当地出产,用折牛、折马、折银缴纳。

元代,还建立军屯,以补云南戍军粮饷之不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三月,“立云南屯田,以供军储”。《元史》载武定路总管府军屯称:“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云南戍军粮饷不足,于和曲、禄劝二州爨僰军内,签一百八十七户,立屯耕种,为田七百四十八双。”[6]可见置立民屯后再广泛置立军屯,是为解决驻军粮饷之不足。云南行省所辖民屯,据《元史·兵制》载,共十一处,其中有大理、金齿等处,立民屯于永昌、腾冲,立军屯于大理。

明王朝统一中国后,并沿用元代的屯田制,作为增加军事力量及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建立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卫所屯田制度。明王朝把民屯作为军屯的一种补充形式,鼓励人民开荒种地,作为自己的“屯田”,并规定“永不取科”,这对民屯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明王朝还鉴于云南“兵食不继”,提出“盐商中纳”,作为解决军粮的一种办法,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实行“商屯”。[7](www.guayunfan.com)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提出军士垦荒屯田建议,立即得到明王朝批准和推行,并在洪武和永乐年间增调大批军队组织民众,在滇各地大力开展屯田。万历《云南通志·食货志》载有云南都指挥使司辖36卫所,并按相连府、州来划片。大理、鹤庆两府及北胜州为一片,永昌府及腾越州为一片,这几个地区戍边的契丹土官聚居区。明代卫所屯田规模之大,远非元代“军屯”“民屯”所可比拟。当时,全滇“军屯”人数约29万(包括旗军、屯军、舍丁、军余),军屯田土面积约130多万亩(包括职田、屯田在内)。

明王朝在实施“军屯”的同时,还广泛发展“民屯”,民屯是军屯的一种补充形式。明王朝鼓励人民开垦荒地,作为“己业田”,并规定“永不取科”。这对“屯田”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其次,“商屯”的施行,始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进驻云南后,因“兵食不继”,傅友德提出“盐商中纳”作为解决军粮之法,朱元璋接受建议,“命户部令商人往云南中纳盐粮以给之。”据《明实录》记载云,滇东、滇中及滇西大理、保山、德宏等地都先后实行过“开中”。由于“商屯”带有经商的性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广泛使用,“开中”由原来缴纳粮食变成用银钞来代替,“商屯”遂逐渐解体。

屯田制在云南的推行,招来了四五十万汉族劳动人民,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得到提高和改进,土壤得到改良。汉族人民同时把先进生产经验和耕作技术带到云南,使耕作由“二牛三夫”进而为“一牛或二牛牵引,由一人或二人扶犁耕作”,内地的优良品种得到传播、水利灌溉工程得到兴建或修整。如昆明西坝闸工程的兴建、滇池海口的整修疏通、宜良汤池渠、保山九龙池灌溉系统等,使这些田地“珍畔相入,盈亏互察”,“军民俱利”,“夷汉利之”,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商屯”的实行,也给商品经济带来流通,由于手工业生产发展,盛产银矿的云南矿炼业也由此兴盛,特别白银和铜的冶炼为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和流通,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加速了云南封建农奴制的解体,封建地主经济的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