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永昌契丹土官的建置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永昌契丹土官的建置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时间:2022-07-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永昌契丹土官的建置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永昌,古哀牢国,到明嘉靖元年,改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复置永昌军民府,辖腾越州,保山、永平二县,潞江、镇道、杨塘、瓦甸四安抚司,凤溪、施甸、茶山三长官司。据笔者考证,在上述永昌府辖区内各级土官中,真正属于契丹后裔官职的,计有凤溪、施甸二长官司,水眼关巡检司,甸头巡检司,十五喧二十八寨,广邑州,顺宁府知府,镇康土官等。

永昌契丹土官的建置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永昌,古哀牢国,到明嘉靖元年(1522年),改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复置永昌军民府,辖腾越州,保山、永平二县,潞江、镇道、杨塘、瓦甸四安抚司,凤溪、施甸、茶山三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平定云南后,立金齿卫。十六年(1383年),分封元朝降明的右丞观音保任金齿指挥使,赐姓名李观。据《滇云历年传》卷6载云: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二月,傅友德送故元云南右丞观音保,参政车里不花,段世及段保二孙苴仁、苴义至京师,上赦……观音保赐名李观,授指挥签事(《明史》作指挥使)。

《明史·云南土司传》载云:

洪武十六年(1383年),永昌州土官申保来朝,诏赐锦二匹,织金文绮二匹,衣一袭及银花银带、靴袜。十七年(1384年)以申保为永昌府同知。(因申保未见他书载,传袭不详)。(www.guayunfan.com)又据《明史·云南土司传》载:

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金齿土官段惠遣把事及其子弟来贡(注:段惠何时授职,是何职衔及传袭等均无考证),赐绮帛钞有差。

据《明史·云南土司传》载:“置施甸长官司,以土酋阿干为副长官”(注:阿干,即阿千,名阿苏鲁,永昌宣慰使阿律牙次子)。阿干于元末时被封为施甸长官司正长官,明初降为副长官,又复职为正长官,其子孙(阿龙)继任正长官,并赐姓为莽氏。天启《滇志》谓:“施甸长官司正长官莽氏,今沿至莽崇德听袭。”因此,施甸长官司当有正副长官二家。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罢永昌府,改金齿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明西平侯沐英谓:“永昌居民鲜少,宜以府卫合为军民使司,从之。置凤溪长官司,以永昌府通判阿凤为长官(注:阿凤为契丹将领后裔,阿干之长兄)。”据天启《滇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载云:“凤溪长官司莽氏(前之长官世次不详),今(天启时)沿至莽成龙听袭。”(按:凤溪长官司正长官,在《明史·云南土司传》中作阿氏,在天启《滇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作莽氏,到底姓阿还是姓莽,据笔者考证,阿姓乃大辽契丹之原姓,莽姓乃明廷所赐,后又赐蒋,故阿、莽、蒋虽为三姓,实为一家。)

关于长官司之设立,《明史》卷46《地理志七》谓:“安抚司四,长官司三。”又载云:(永昌)府境土官共有六十九家,计土指挥使一,土府同知,土知州一,土安抚使二,土副千夫长十,土长官一,土百户七,土百夫长十六,土副长官一,土县丞一,土巡检九,土驿丞五,土舍一,火头一,职衔不详者十二。

据笔者考证,在上述永昌府辖区内各级土官中,真正属于契丹后裔官职的,计有凤溪、施甸二长官司,水眼关巡检司,甸头巡检司,十五喧二十八寨,广邑州,顺宁府知府,镇康土官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