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女真人(满族)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女真人(满族)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时间:2022-07-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女真人(满族)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满族,原居我国东北长白山麓和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女真人入滇,主要有三次:一次是随蒙古军忽必烈汗征战云南,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第三次是在抗战期间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此外,随满清官员来云南的满族同胞,亦定居昆明等地。

女真人(满族)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满族,原居我国东北长白山麓和黑龙江流域的古老民族。西周时称“肃慎”,战国称“挹娄”,隋唐称“勿吉”或“靺鞨”,清自称“满洲”。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唐圣历元年(698年),天祚帝在松花江上游建立政权,自称“震国”,唐玄宗在先天二年(713)年,封他为渤海郡王,从此他的辖区以“渤海”为号,后唐庄宗四年(926年),渤海政权被契丹贵族推翻,黑水靺鞨随之而兴,契丹人称其为“女真”。北宋初年,完颜部落统一各部。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与北宋联合灭辽,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灭金。自此,原来辽国、金国的契丹人、女真人,即归属蒙古帝国统辖。

公元13世纪以后,强大的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南征江淮,在蒙古的军队中,有不少的女真军、契丹军和极少的西夏(党项)军。

女真人入滇,主要有三次:一次是随蒙古军忽必烈汗征战云南,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第三次是在抗战期间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今据2000年人口统计,满族人口为12187人,占全省满族人口的1/3(不包括自称为女真人的完颜氏)居于昆明保山大理、曲靖等几个州市,而聚居于昆明市的四城区和富民、安宁、晋宁、东川等县区市,保山市的隆阳区。百年以来,满族聚居的今昆明市如安街华兴巷,曾被称为“满洲巷”,并有颇负盛名“合香楼”。

第一,女真人第一次入滇,是于元宪宗三年(1253年)秋,蒙古军忽必烈汗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莅滇,平大理,而所率部队中,便有原金国的女真将士,其中有一支精锐部队,是由蒙古军中的契丹将领耶律秃花和其孙宝童率领的随路新军,宝童娶女真人聂赫氏(即叶赫氏)为妻。宝童因疾死,元帝命其子忙古带袭父职随路新军总管,统领山西两路新军,该部便是由骁勇善战的女真人(包括契丹人)所组成的骑兵军团,他们远征云南后,即安抚各部落酋长,戍守边防,立下战功,其后裔已落籍于滇西一带,其中少数女真人,则落籍于今富民县大营乡的完家(原称完颜)村和官渡区波罗村完家(完颜)巷,至今富民完家村的古老民居上,还镌刻着女真人、蒙古军征战云南途中的珍贵遗迹。(www.guayunfan.com)第二,女真人第二次入滇,是于明末清初。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女真部落在首领努尔哈赤统领下逐渐强大,统一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明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第二年即帝位,定国号为“清”。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中国。云南的满族即是清朝初年来的。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率清兵入滇。清代,在云南任职的满族文武官员相当多。他们为开发云南和巩固边疆,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随满清官员来云南的满族同胞,亦定居昆明等地。

第三,女真人(满族)第三次入滇,大都是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这批满族同胞对抗日战争和云南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开发大西南都做出杰出贡献。

古老的女真人,原有自己浓厚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并接受了汉、契丹、西夏等各族文化的影响,互相借鉴和吸收。至17世纪满族入主中原后,在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俗。虽然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在长期民族间的交往中,有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物质文化渐趋一致,但至今仍保留固有的传统文化和特点。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借用蒙古字母创造成的。

满族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以天神为主的巫教。萨满又分为管祭祀的萨满和跳神的萨满。清初,皇宫里也有萨满,替皇帝用满语诵经跳神,以后,受佛教、儒学和道教影响,信萨满教的逐渐少了。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原来一般实行族内等级婚制,但此限制逐步宽松,普遍与汉族通婚,而居保山市的满族,多与契丹人通婚,在族体中融合有契丹人血统。

满族服饰 清代男子留发束长辫,穿马蹄袖袍褂,妇女着宽大直统旗袍,天足,着花鞋。清代满式服饰曾通行全国,现多与汉族服饰同。

满族能歌善舞。有祭天、祭祖之俗。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规矩。

在云南的北方民族中,除上述四种民族外,还遗留着极少的随蒙古军戍边的西夏人(党项羌)和鲜卑人的后裔。

西夏人后裔,极少部分今定居于红河州一带,朵姓,今已归属蒙古族

鲜卑人,原属高丽部后裔百户鲜于弘亿,元宪宗三年(1253年),随忽必烈中路军征战大理,乘革囊渡金沙,翻苍山灭大理,后战金齿,到勐卯(今瑞丽)。至元五年(1268年)随元军入缅国,至元十四年(1277年)鲜于弘亿率军与缅酋大战于干崖(盈江),不幸落马被缅象踩死,葬于阿昔江(盈江),其后裔和部属散居于今保山隆阳、昌宁、施甸及德宏瑞丽一带,明朝后,多改姓氏为蒲莽人中的阿、莽、蒋(据鲜陆江珍藏的《鲜于氏家谱》)。

注释:

[1]《后汉书·西羌传》。

[2]杜玉亭、陈吕范:《云南蒙古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纳为信:《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世家》第3版增订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