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广邑州知州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广邑州知州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时间:2022-07-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广邑州知州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广邑州,本金齿军民司之广邑寨,明宣德五年五月升为州,八年十一月,直隶于布政司。帝从之,遂以阿都鲁为广邑州知州,莽塞为同知,铸印给之。广邑州首任同知,史籍亦颇杂乱。但广邑州成立一年后,他们还未上任。明初,在“改土设流”中,阿干孙阿都鲁被委任为广邑州知州,部分契丹后裔则融合于当地生蒲之中,而莽塞、阿答卜却是土著“生蒲”酋长,属孟高棉语族先民。

广邑州知州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广邑州,本金齿军民司之广邑寨,明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升为州,八年(1433年)十一月,直隶于布政司。正统元年(1436年)三月,迁于顺宁府之右甸(今昌宁)。在广邑州东南30多公里处有施甸长官司,旧称“广夷州”,为宋代大理国段氏所置,初设施甸,后迁右甸,为永昌副千户阿干(阿苏鲁)所居。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五月,置云南施甸长官司,以土酋阿干为副长官。[3]

上述说明契丹后裔阿干被明朝委任为施甸长官司之职,其所居广邑寨应在施甸长官司辖区之内,属明永昌军民府三个长官司(凤溪、施甸、茶山)之一。永昌军民府一度曾改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说明与《明史》所载“广邑州在金齿军民司之广邑寨”是相吻合的。宋时,大理曾于此置广邑州,夷、邑同音,广邑当是广夷之讹音。在地理位置上,是东接顺宁(今凤庆),西连腾越(今腾冲),界于隆阳、施甸、昌宁三交界高寒山区的一个村寨,这片地区是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布朗、佤、德昂三民族的共同先民——蒲人活动的区域。[4]

永昌副千户阿干(即阿苏鲁)统管广邑寨时,即奉朝廷之命招“生蒲”(土著蒲人)五千户向化,令阿干孙阿都鲁同蒲酋莽塞(亦作莽寒)等诣京贡方物,被朝廷委为广邑州知州,莽塞为同知。《明史·云南土司传》载云:

是年(即宣德五年,1430年)置云南广邑州。时云仙还言:“金齿广邑寨,本永昌副千户阿干所居,干尝奉命招生蒲五千户向化。今干孙阿都鲁同蒲酋莽塞等诣京贡方物,乞于广邑置州,使阿都鲁掌州事,以熟蒲并所招生蒲属之。”帝从之,遂以阿都鲁为广邑州知州,莽塞为同知,铸印给之。(www.guayunfan.com)关于阿干和莽塞的后人,史料均有说明,据雍正《顺宁府志》卷5《官师·土司》载,阿干的后人为明邑寨(今施甸仁和镇)人,莽塞为枯柯寨(今昌宁卡斯镇)人。

明初,明邑寨和枯柯寨属施甸长官司管辖,并免收“田亩免丈照纳”。由宣德五年置广邑州,到正统六年迁右甸,广邑州首任知州者姓名,史书所载各异。《明史》《明实录》《史实篇》《蛮司合志》皆记为阿都鲁。而《明英宗实录》记为“阿牙子都鲁”,《肇域志》亦记为“阿牙子都鲁”。但从所记之人,皆称为永昌副千户阿干之孙,并受阿干之遣诣京贡方物,请求建置广邑州所记之事相同,可见阿都鲁、阿牙子都鲁实为一人。

广邑州首任同知,史籍亦颇杂乱。《明史·土司传》记载为蒲酋莽塞,《明宣宗实录》又作莽塞之叔。看来,莽塞、莽寒、莽寨,名虽各异,但主要事迹记述一致,都是阿干所招的生蒲酋长,后任广邑州同知,实为一人。寒、塞二字形似,寨、塞则音近互讹。[5]

对于阿干(阿苏鲁)派遣其孙阿都鲁和蒲人莽寒叔父阿类诣京进贡之事,《明宣宗实录》卷66明确载云:“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云南右甸生蒲头目莽寒遣叔阿类来朝贡焉。”但广邑州成立一年后,他们还未上任。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云南按察司奏:“广邑州知州阿都鲁等赴任过限,于律应罪。”明廷答复是因蒲人地处边远,当略故,不必过问。而广邑州改隶云南布政司,是在宣德八年(1433年),仅隔两年,史料查不出这两年内广邑州发生过什么重大变故。广邑州是以土著蒲人为主的土州,土酋任职照例是世袭的。雍正《顺宁府志》卷35《官师·土司》条载:“右甸守御所千户蒋浪云:‘郡人,由枯柯寨土舍等,先莽寒在洪武三十一年(1298年)从征,克复金齿,为百夫长。’”

从上述史料分析,在元明时期,金齿、顺宁等地早已居住土著蒲人,常扰乱地方,明廷即命阿干前往招抚,“干尝奉命招生蒲五千户向化”。《明宣宗实录》载云:

先是,顺宁府生蒲阿答卜等出没为盗,夷民不安,云南三司请发兵捕之。上谓行在兵部臣曰:“彼窃盗耳,遽加兵,是激其为乱,且令黔国公沐晟遣人招抚,不服则用兵剿捕。”晟遂遣千户陈恺、阿干、通事段保等往谕之。恺闯知阿答卜等所潜处,径往谕以皇上不忍加兵之意,莽寒等感悦,以所属五千户向化,愿入朝贡,阿答卜亦散遣其党,不复为盗,民得安居。

可见《明史·云南土司传》中说阿干奉命招生蒲的事是有根据的。此外,在史料中,多次提到“熟蒲”和“生蒲”(野蒲),到底是属于生产先进与落后的差异,还是不同的民族?方慧在《明代云南广邑州建置考》一文中解释为明以后,因生产力水平不同,蒲人内部差异已渐渐明显,生产较为先进,各方面与内地比较接近的蒲人,被称为“熟蒲”。阿干及广邑州的蒲人应即属于“熟蒲”之列。而莽塞、阿答卜等则是“生蒲”酋长。生蒲就是指生产较为落后,保持原始习俗较多的那部分蒲人。而笔者考证,认为“熟蒲”,应是契丹土官,耶律姓阿干(阿苏鲁)将领之后。明初,在“改土设流”中,阿干孙阿都鲁被委任为广邑州知州,部分契丹后裔则融合于当地生蒲之中,而莽塞、阿答卜却是土著“生蒲”酋长,属孟高棉语族先民。

后来,明朝为了加强对广邑州的管理和控制,当心蒲人有“贰心”或有“不规”行为,于是命令都、布、按三司复实,采取相应措施:一是把原来隶永昌千户所的马步官军撤回原所,这无疑是削弱了广邑州的人口和兵力;二是把广邑州的州治由永昌府的广邑寨搬到顺宁府的右甸。因阿都鲁的祖父阿干是永昌府副千户,世居永昌府长官司广邑寨,他的根基主要是在永昌,把广邑州州治搬到右甸,属顺宁府管辖,对阿都鲁个人势力的发展起到了钳制和约束的作用。[6]

广邑州的变迁,显示了明王朝政权的统治强化,蒲人酋长势力逐渐削弱,从而为明朝后期“改土设流”创造了条件,然而也促进蒲人生产的发展及与其他民族的交往,是有好处的。

广邑州迁于顺宁右甸后,史籍著录较少,何时废除,亦不见记载。但可从康熙《顺宁府志》中找到一些线索:

右甸原属矣堵十三寨,杂夷共穴而居,猛氏分人理之。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矣民不法,致明邑、枯柯等寨蒲人蒋、段二头目导师剿平之。因其城适永、顺之中,设改右甸土千户,即以蒋、段之裔袭之,久废,裁。迨本朝定滇后听其废罢。

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改土设流”时,右甸户口已编为顺宁府的里甲,属流官管辖。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右甸矣堵十三寨作战时,蒋、段氏为明邑、枯柯二寨头人,一语不谈广邑州知州、同知之事。由此看来,在万历二十五年,顺宁府“改土设流”前,广邑州当已废。三十年(1602年),才在右甸设立右甸守御土户所,至于阿都鲁、莽寒后代,在史籍中未提及。例雍正《顺宁府志》载云:

右甸守御所土千户蒋浪,郡人,由枯柯寨土舍。其先莽寒在洪武三十二年(1299年)从征,克复金齿,为百夫长,至浪凡四世,改姓。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随征矣堵□□贼有功。二十九年(1501年)十三寨平,授土千户。

又云:

右甸守御所副土千户蒋从智,郡人,由明邑寨土舍。其先莽氏也,二传改姓为阿,于洪武十五年从征大理有功,授羊皮(疑为旨令),命管义兵。十八年设施甸长官司,以阿干为副长官,四传改蒋姓。万历十年(1576年)岳凤犯姚关,蒋从礼奉调杀贼有功,子从智袭。二十九年(1601年)荡平十三寨,准授副千户。

从上述资料说明,枯柯寨土酋实乃本地土著,而明邑寨土酋蒋从智,系契丹后裔子孙,先姓阿,后从蒲人改姓莽,到万历年间,由莽改姓蒋。江应樑教授在《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一书中也指出:凤溪、施甸两司土官,先姓阿,二改后姓蒋(一改为莽,二改为蒋)。

自后,凡属“熟蒲”与“生蒲”均听政府征调,受职为土千户、副千户,并逐渐向化。即一部分阿都鲁契丹后裔,逐渐融合于当地土著“蒲人”(本人);另一部居坝区的契丹人,实属契丹后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