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戏曲的蓬勃发展_清朝的历史

戏曲的蓬勃发展_清朝的历史

时间:2022-07-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戏曲的蓬勃发展_清朝的历史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流众多,元杂剧和明传奇,标志着中国戏曲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清代的戏曲艺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前期以昆曲最盛,代表昆曲最高成就的是康熙时期洪 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清代的昆曲在日益高雅化,成为封建士大夫的消遣品的同时,却日益脱离群众,失去了生命力。而昆曲渐被冷落,据清朝文人记载:乾隆初年,戏院里声明演昆曲,观众竟轰然而散。

戏曲的蓬勃发展_清朝历史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流众多,元杂剧和明传奇,标志着中国戏曲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清代的戏曲艺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前期以昆曲最盛,代表昆曲最高成就的是康熙时期洪 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长生殿》的作者洪

◆康熙刻本《桃花扇》书影 《桃花扇》脱稿后,风行一时。在康熙年间的剧坛上,北方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南方洪 的《长生殿》齐名,遥相呼应,被人称为“南洪北孔”。(www.guayunfan.com)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生穷困潦倒,性格清狂孤傲。《长生殿》共50出,以唐朝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玄宗李隆(1645~1704),是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字 思,号稗畦,浙基和他的妃子杨玉环的凄婉动人的故事,歌颂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同时又着力描写他们的爱情带给当时社会政治的消极影响,暴露了统治阶级荒淫奢侈的生活和它所加于人民的深重灾难。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剧作。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桃花扇》分上、下两卷,共40出,以明末清初江南抗清和南明弘光政权兴衰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秦淮歌伎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恋爱的故事。书中将两人的离合与弘光政权的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当时人民的亡国之恨和弘光政权的腐朽,同时歌颂了爱国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以此来激励民族气节。此剧演出时,台下故臣遗老,“掩袂独坐”,“唏嘘而散”,引起“亡家破国”的强烈共鸣。

◆康熙刻本《长生殿》书影 《长生殿》在继承明代传奇创作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部分吸收了《牡丹亭》等戏曲的浪漫主义手法,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清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与当时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堪称中国古典 戏曲的双璧。

清代的昆曲在日益高雅化,成为封建士大夫的消遣品的同时,却日益脱离群众,失去了生命力。清初北京已有弋阳腔与昆曲争衡。乾隆年间,各地的地方戏异常活跃,据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花部诸戏文词通俗,故事生动,音调和谐,内容丰富,颇受当地群众喜爱。而昆曲渐被冷落,据清朝文人记载:乾隆初年,戏院里声明演昆曲,观众竟轰然而散。

北京成为北方戏曲中心,各种戏班云集京城,促进了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前身是徽剧,通称皮黄戏(又叫二黄)。徽班,是以安徽籍(特别是安庆地区)艺人为主,兼唱二黄、昆曲、梆子、秦腔等腔的戏曲班社,开始多活动于皖、赣、江、浙诸省,尤其在扬州地区,更以“安庆色艺最优”。乾隆五十五年(1790),扬州“三庆”班被征调进京,为乾隆帝祝寿,成了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六徽班在不断地演出中,逐渐合并成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其中三庆擅长演出故事情节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擅长唱曲子,和春的武戏令人叫绝,春台的孩子演员十分出色,真是争奇斗艳,各有绝活,因而深受北京观众欢迎。徽班进京后,很快压倒秦腔。秦腔班的演员有些加入徽班,徽班在徽调的基础上吸收了秦腔,在京师取得了主导地位。作为一个剧种的二黄调开始取代昆曲,独尊剧坛,风行一时,成为京剧形成的最早萌芽。道光年间,湖北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入京,使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第二次汇流。这样,经过秦、徽与徽、汉两次合流以后,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正式产生了。

◆故宫大戏台 戏剧在清代宫廷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徽班进京图

◆《打龙袍》中包拯的扮相 从色彩上说,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一般说来,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正耿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寓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灵活性。

与昆曲比较,京剧文字通俗,词句不拘长短,声调唱腔也较多样,富有感染力,其中又吸取了昆曲的精华、各种地方戏的腔调(主要是秦腔、西皮)和京调(皮黄)的优点,因此,它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各地都大受欢迎。嘉庆、道光以后,无论是大河上下,还是岭南塞北,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民宵小,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它的声音,人人都能吟唱它的曲调。清朝后期,京剧的剧目、唱腔和表演艺术不断革新,名家辈出,成为在全国广泛流传的剧种。

◆曹操脸谱 《群英会》中的曹操脸谱像,勾“白色整 脸”,眼角画出奸纹,表现出曹操的奸诈。

◆关羽脸谱 《水淹七军》中关羽脸谱像,勾“红色整脸”,显出 其形象庄重威严。

此外,北方的山西梆子、豫剧等,也非常流行。乾隆年间,豫剧曾到广州去演出。在南方,由弋阳腔发展起来的赣剧,由皮黄发展起来的汉剧、湘剧、桂剧等都逐渐成熟,成为独立的剧种。

◆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