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孤军深入,遇伏被俘

孤军深入,遇伏被俘

时间:2022-06-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孤军深入,遇伏被俘西路军大捷,但是,号称“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所率领的兵力最强大的东路军却贪功冒进,中了埋伏,惨遭败绩。杨业就是在掩护边民撤退时,兵败陈家谷,受伤被俘的。于是杨业提出,宋军应该避开寰州辽军主力,出代州向寰州东北部的应州进军。此次北征与王侁、刘文裕同为监军。这次讨论作战方案,杨业两次提出用强弩对付辽军的骑兵,可谓知己知彼。杨业的对手是多次击败宋军的辽国大将耶律斜轸。

孤军深入,遇伏被俘

西路军大捷,但是,号称“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所率领的兵力最强大的东路军却贪功冒进,中了埋伏,惨遭败绩。这一来赵光义就着急了。因为主力东路军大败,意味着此次北伐实际上已经失败,而且辽军的主力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中路和西路的宋军。他唯恐这两路大军实力受损,于是急令中路军撤回定州,西路军退驻代州。

赵光义发出撤军令不过数日,田重进的中路军已经退出战场,躲过了打击,而潘美所率领的西路军的主力部队也已经撤回代州,十多万辽军已经重新占据寰州。如果这一战到此结束,那宋辽战争史可能就要改写了。抗辽骁将杨业不至于丧命,宋军不至于从此畏辽如虎,也不至于后来匆匆忙忙地与辽签下澶渊之盟,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也许还有希望。

但是,赵光义在西路军主力已经撤回代州之后,随即又令西路军出代州掩护云、应、寰、朔四州民众内迁。杨业就是在掩护边民撤退时,兵败陈家谷,受伤被俘的。

从战略上看,让潘美和杨业的西路军掩护边民内迁的计划相当冒险。这实际上等于让已经安全撤回到宋朝境内的数万军队再次与十多万士气正盛的辽军交手,很有点送羊入虎口的味道。(www.guayunfan.com)赵光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猜想,他可能是想效法当年刘备被曹操大军追杀的时候还带着难民逃亡的往事吧?云、应、寰、朔四州被割让给契丹之后,当地的民众很受歧视,他们承担的赋税、兵役远比契丹人多,而待遇远低于契丹人,生活之困苦可想而知。史料上说宋军收复四州时,百姓们欣喜万分,纷纷诉说在辽统治之下生活之苦。将边民内迁,是想让他们摆脱“化外之民”的遭遇,一般百姓也普遍具有“心向中原”的情绪。所以赵光义内迁边民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军事上却相当冒险。

按照杨业的想法,宋军既然大势已去,就不要再与辽军主力交战,而是要避其锋芒,采取一种稳妥的撤退方略。于是杨业提出,宋军应该避开寰州辽军主力,出代州向寰州东北部的应州进军。此时寰州的辽军主力必会赶往应州,那西边云、朔两州的守将就趁机把民众迁到石碣谷去。石碣谷在朔州南约五十里,是通往代州的一条狭窄的山谷。杨业还提出,事先应安排上千名强弩手埋伏在谷口,以对付可能追来的辽军骑兵,同时宋军的骑兵在中路策应,随时准备向东、西两路增援。

杨业的这个计划是个两全的作战方案。若辽军主力上钩东进,则云、朔两州边民则可以趁机后撤到宋朝境内。万一宋军意图被辽军识破,驻守在寰州不向应州方面走,那就将计就计,先掩护应州的边民后撤。无论如何,由于西路军的主力不和辽军主力正面交锋,所以就算边民内迁的计划部分失败,宋军实力也可以保存下来。

但是,这样一个明智的、稳妥的方略,却遭到了监军王侁的激烈反对,而且王侁出言不逊,咄咄逼人,王侁是这样说的:

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马邑。

这三句话,第一句是责备杨业怯敌避战,后两句是提出自己的作战方案。马邑就在当时的寰州境内,也正是辽军主力所在的位置。王侁主张,不但要面对辽军主力,而且还要“鼓行而往”,要擂鼓行军,制造声势。这是唯恐辽军不知道宋军的主力所在,是有意寻找辽军主力决战。在宋军兵败如山倒、辽军气势如虹而且兵力超过宋军三倍多的情况下,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正如同飞蛾扑火,自寻灭亡。所以杨业说:“不可,此必败之势也。”这时候,王侁说出了足令杨业寒心而不得不战死疆场以示清白的话:

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你不是号称“无敌”吗?怎么今天见了敌人不敢交战呢?难道于朝廷有二心吗?这个“他志”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不仅仅指贪生怕死,而且由于杨业是北汉降将,北汉和辽关系交厚,所以这个“他志”含沙射影,指杨业有通辽的嫌疑。王侁这个话显然是有意激怒杨业,逼得杨业不得不表态。所以杨业说:我不是怕死,而是不希望士兵们在毫无取胜可能的情况下白白送死,现在既然你这样责难我,那么我就先一步战死吧!

王侁是什么人呢?他为什么要逼死杨业?仅从《宋史·王侁传》看,王侁似乎不是奸佞之臣,也看不出他与杨业有过个人恩怨。关于他和杨业的争执,《宋史·王侁传》只有九个字的简单记载:“侁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似乎只是王侁个性专断跋扈,二人之间只是意气之争而已。但王侁是赵宋王朝的嫡系。他父亲原是后周的枢密使,和赵匡胤是同事,他本人也在柴荣手下当过中下级军官,是和赵匡胤一同兵变建立宋朝的“老人”,而杨业是北汉降将。这是王侁说话有底气的原因之一。

对于王侁提出的这个愚蠢的作战计划,另一个监军刘文裕也表示赞成。这个刘文裕,官职虽不大,但他是个外戚,他是赵匡胤祖母的亲侄孙。也就是说,他和赵匡胤、赵光义都是表兄弟。

在潘、杨军中任监军的,还有一个侯莫陈利用,姓侯莫陈,名利用。“侯莫陈”是中国古代极为少见的三字复姓,据说起源于北魏少数民族,后世极少见到这个姓。侯莫陈利用通晓幻术,会炼丹,原来是个卖药的,因幻术得官。此次北征与王侁、刘文裕同为监军。但在杨业和王侁的争论中,他并没有表态。另一个没有表态的就是主帅潘美。

在王侁等人的逼迫下杨业决定出战。虽然他知道此战必败,但还是想安排得尽可能周严一些,尽可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所以杨业希望潘美在陈家谷口埋伏“步兵强弩”,待他转战至此时予以接应,施以援手。《宋史·杨业传》写道:

(业)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

杨业临出兵之前的这段话信息量很丰富,这里先从战术上讨论。辽军的主力部队是骑兵,骑兵冲锋的时候,最怕强弩。这次讨论作战方案,杨业两次提出用强弩对付辽军的骑兵,可谓知己知彼。试想一下,假如潘美真能按照杨业的请求,在陈家谷口预设弓弩手,那么只顾追赶宋军的辽军骑兵在这里突然遭到反伏击,宋军万箭齐发,那辽军骑兵肯定是措手不及、人仰马翻,说不定就会退兵。杨业的这个请求于情于理都无可挑剔,于是潘美答应了杨业的请求,杨业便带着他手下的数百骑兵出发了。

杨业的对手是多次击败宋军的辽国大将耶律斜轸。辽军对付宋军,最擅长的战术是佯装失败,诱敌深入,再以伏兵歼灭对手。据《辽史》记载,此次杨业率兵来到,耶律斜轸故伎重演,假装败退,杨业于是率兵追击,在狼牙村遭到伏击。

那么杨业对辽军诱敌深入的计谋是否毫无觉察呢?当然不是。据《辽史·圣祖本纪》记载,当杨业到达“狼牙村”这个地方的时候,“恶其名,不进;左右固请,乃行”。杨业为什么讨厌“狼牙村”这个地名呢?《辽史》没说。元杂剧《八大王开诏救忠》写杨业父子攻辽时,看到辽军的旗帜上“画着一只狼,三只羊”,一只羊被踢翻在地,一只羊被狼踏住,另一只羊被衔在狼口中,杨业就告诉杨六郎说:“他是狼,我是羊,好是不祥也。”戏剧解释了《辽史》的这一记载:杨业姓杨,杨(羊)进了“狼牙村”,那还有好吗?所以杨业迟疑不进。

但是我认为,杨业的迟疑不进并非全是因为地名不祥,而主要是担心辽军有埋伏。史书记载,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他对辽军惯用的雕虫小技不可能看不破。辽军兵力远超宋军,士气正盛,为什么刚一交手就败退呢?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上当。那杨业为什么明知辽军有埋伏还要进兵呢?刚才说了,杨业本来就是被迫出战的,王侁责备杨业避敌不战,甚至影射杨业通敌,现在明明辽军退却了你不追,那不更让人抓把柄吗?所以杨业犹豫不进的真实原因应该就在这里。进兵,可能中埋伏;不进兵,被人诬告通敌。经过考虑杨业决定进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他早已经表过态了:“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

有人认为,杨业此役战败和他贸然追击辽军中了埋伏有关。我不这么看。因为这场仗一开始就打错了,宋军已经没有能力再与辽军主力决战了,而杨业早就料到会有这个结局。既然战略上已经失误,那么即使战术上成功,最多也只能延缓失败的时间而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况且杨业只带了几百名骑兵与辽兵主力交战,他输在寡不敌众,外无援兵,中不中埋伏并不重要。而且刚才我们已经讲过,在王侁等人的逼迫下,杨业没有别的选择。

杨业奋力苦战,从中午打到傍晚,好不容易到了陈家谷口,四处一看,原定的接应部队根本就没有于是“拊膺大恸”!他完全绝望了,这是坏得不能再坏的结局。

那么潘美和王侁哪儿去了呢?根据《宋史》的记载,当杨业率军正面迎击辽军主力的时候,潘美和王侁的确曾经陈兵于陈家谷口。他们等了一个上午,不见杨业的军队。王侁派人登上朔州西南五十里的托逻台瞭望两军交战的情况,以为契丹军真的败走了。这个时候,王侁想要争功了,他不想把打败辽军的功劳记到杨业头上,于是就率军离开谷口,想要投入战斗了。接着,潘美也率大军离开了陈家谷口,沿着交河向西南方向走。刚走了二十里,就听说杨业战败的消息,于是两个人就顺势退回代州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