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戏剧宗师――威廉・莎士比亚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戏剧宗师――威廉・莎士比亚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19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戏剧宗师——威廉·莎士比亚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这就是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名言。莎士比亚于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与邻乡农家女26岁的安妮·哈瑟维结婚,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莎士比亚是早已被世人所公认的戏剧文学的宗师。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

戏剧宗师——威廉·莎士比亚_关于英国的历史故事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就是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名言。(www.guayunfan.com)莎士比亚于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毛、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与邻乡农家女26岁的安妮·哈瑟维结婚,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

1585~1592年间他的情况不详,被论者称为“失去的年头”。1585年后离开斯特拉特福,到伦敦谋生。1590年左右参加了剧团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开始了他的舞台和创作生涯。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4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1592年,剧院经理P·亨斯娄首先提到莎士比亚的剧作《亨利六世》上篇。同年,剧作家R·格林死前在《千悔得一智》中影射莎士比亚姓氏,并引用《亨利六世》下篇台词,骂莎士比亚是“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可见他当时已颇有名望。1593~1594年,他创作出版了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先后献给了年轻贵族索桑普顿伯爵。他还写过一些杂诗和1609年出版的154首十四行诗。从1594年开始,他所在的剧团受内侍大臣庇护,称为“宫廷大臣剧团”。1598年左右,他作为剧团股东同其他人合建了环球剧场,他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在这里公演(后来大约在1609年增加了“黑衣修士剧场”)。他自己也随团进宫演出,偶尔还去大学和法律学校演戏;夏季或瘟疫流行,伦敦剧场停演时,就到外省演出。1598年,弗朗西斯·米尔斯(1565~1647年,英国作家)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媲美,但他生前没出版过自己的剧作。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三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1612年左右,他告别伦敦回到家乡定居。1616年4月23日病逝,葬于镇上的圣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是早已被世人所公认的戏剧文学的宗师。从莎士比亚在世时起直到今天,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已不计其数,评论他的著作的文字也可车载斗量了。总的看来,自然是褒多于贬。托尔斯泰曾鼓足勇气,对莎士比亚有所批评,但当批评所激起的涟漪渐渐舒缓后,湖面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其实莎士比亚本人不一定有过这种期望。诚然,他对自己的诗歌似乎非常欣赏,觉得这些有可能“垂辉映千春”。但对剧作,他并没怎么认真对待,告老还乡时手稿全都留在剧院里,只是在他逝世以后,他的两位好友才费力汇集成册出版,对他以示纪念。

天才和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固然很多,但勤奋则是最重要的。莎士比亚在伦敦的20余年里,又要演戏,又要创作,工作是非常勤奋的,生活是十分紧张的。他上学不多,全靠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而自学成才。有人说他如着魔一样地致力于戏剧创作。他的神志经常处于白热化状态。他似乎有使用不完的精力,有无限的才智和技艺。在20年里他创作出37个剧本,每一个都具有不朽的内在活力,令人读起来回味无穷。这种艺术效果的取得,首先是他勤学苦练、力求精深圆熟的结果。可惜的是,由于莎士比亚多年积劳,身体严重亏损,因而退休后不足3年,便溘然与世长辞了。

柏拉图在谈到希腊人时说过,不管从其他种族那里继承了什么,他们最终总是把它造就得更加精美一些。把这句名言应用在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上,也是很合适的。莎士比亚的独创力不在于虚构故事和情节方面,而主要表现在他以非凡的智慧、丰富的知识去改写和充实旧剧本上。原来的剧本无论怎样干瘪乏味,一经莎氏之手,便奇迹般地变得体态丰润、生气勃勃了。比如《哈姆雷特》一剧,在莎士比亚以前就有三种底本,可是只有莎士比亚的妙笔,才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而流传至今。

提到莎士比亚,人们总喜欢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的独到之处究竟在哪里,大概在于他对人和人生的深刻的认识上吧。读他的书是研究人生的捷径,莎士比亚的世界是人生大千世界的缩影。他笔下的人物,不论主次和出场时间的长短,见上一面,便再难忘却。莎士比亚耳聪目明,平时待人接物,善于捕捉人们的言谈话语,把它们写进剧本里,于是人物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了。所以又有人讲,上了年纪、阅历丰富的人才能读懂莎士比亚,这种说法是颇有见地的。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还有大家所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篇篇堪称是经典巨著。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涵。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突破了悲剧、喜剧的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五幕结构剧的模式。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以英、汉、藏、蒙、粤五种语言,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木偶剧六种形式,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154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他比任何其他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