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英国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启示

英国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启示

时间:2022-06-1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的历史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维持社会稳定,降低劳动力。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市化快速进行中农村移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需求,才能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

启示:英国的历史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维持社会稳定,降低劳动力。

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问题上,政府所持立场非常重要。无论积极或消极态度,都会对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英国在16、17世纪及18世纪早期,落后的老式工业行将日暮,而新式大工业还未诞生,土地贵族却展开野蛮的“圈地运动”,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生产资料,强行驱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16]由于城市经济并未发生飞跃发展,传统旧式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结果,涌入城市的大部分农村移民变成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流民,给城市社会治安带来隐忧。为维持社会秩序,政府颁布“血腥法令”,以烙铁、皮鞭和绞刑架来对待他们。这是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农民们被驱逐出传统职业,却没有新行业来接纳他们。而这一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假如政府禁止贵族地主的“圈地”行为,大量农民也许不必背井离乡、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城市谋生;假如政府不颁布“血腥法令”,农民们也许不会在流离失所之际又被套上枷锁,诬之以“小偷、懒汉和强盗”等社会治安破坏分子的恶名;假如政府为失业的劳动人员提供失业补助、养老救济……但是,地主贵族政权的阶级本质决定了这些“假如”不可能变为现实。结果,随着圈地运动发生,大量流民充斥城镇,骚乱、失业、疫病和各种犯罪活动加剧了城市社会的紧张动荡。当然,英国政府也对贫民进行了简单的救济和安抚。1601年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并强制他们进行社会劳动。但早期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目的是出于控制下层民众、防范穷人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因此以惩罚为主,基本上是一个反流民、反乞丐政策。[17]

这是英国劳动力转移史上的历史教训,给后人以警示。因为,第一,劳动力转移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过程,而非暴力过程;人为干预应当建立在尊重经济规律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第二,在大工业未成长、发展和壮大以前,用暴力手段驱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非但不会加速城市化反而会给城市发展带来负担。第三,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城市经济难以吸纳众多就业人员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建立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劳动技能培训和医疗服务等一套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移民过多对城市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减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城市化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市化快速进行中农村移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需求,才能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才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才能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更有义务做好这一点。

以上是英国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启示,从中可看出劳动力转移涉及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中央和地方以及团体和个人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和城市化的完成,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当然,英国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之处,其中的经验、教训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样样照搬并不可取,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英国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历史,对于我国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建设事业不无裨益。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2]Eric Kerridge,1967: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p.15.(www.guayunfan.com)[3]E.米勒:《中世纪英格兰:农村社会和经济变迁1086~1348》,伦敦:朗曼出版集团,1980年,第73页。

[4]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2页。

[5]〔英〕H. S.贝内托:《英国庄园生活:一项农民状况研究》,剑桥大学出版社,1956年,第306~307页。

[6]〔法〕P.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五至十五世纪》,潘源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14、206页。

[7]侯建新:《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体力量成长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157页。

[8]《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2页。

[9]〔英〕E. A.里格利:《人民、城市和财富——传统社会的变革》,布莱克维尔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

[10]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第22页。

[11]〔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杨人楩、陈希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2页。

[12]肖桂云:《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13]〔德〕彼得·克里德特等:《工业化前的工业化——资本主义起源中的乡村工业》,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42页。

[14]吴于廑:《15、16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续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15]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8页。

[16]陈曦文:《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和政策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8页;王乃耀:《英国早期圈地运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第66页。

[17]姜守明:《英国前工业社会的贫困问题和社会控制》,《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第7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