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陈从周钟情湖山_南宋的历史故事

陈从周钟情湖山_南宋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1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陈从周钟情湖山_南宋的历史故事人物名片陈从周,浙江绍兴人。陈从周与人谈起,他为拯救西湖的两处名胜奔走呼号。陈从周对杭州人文历史的熟稔,绝不逊于那些“杭州通”们。陈从周对劳苦功高的园林工作者寄予满腔的厚望,希望他们有“诗人的感情、宗教家的虔诚、游历家的毅力、学者的哲理”,唯如此,园林名胜才能管理好。陈从周议园论艺杭州西湖名闻中外,陈从周少长湖山,虽离乡三十年,湖光山色萦绕梦中。

陈从周钟情湖山_南宋的历史故事

人物名片

陈从周(1918—2000),浙江绍兴人。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古建筑与园林艺术专家、散文家。能诗词,工书画,为名画家张大千的入室弟子,故其对书画有很深的造诣。著述颇丰,主要有枟苏州园林枠枟扬州园林枠枟说园枠枟绍兴石桥枠等。陈从周的园林建筑理念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曾为美国设计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园林“明轩”,被国外同行誉为“现代中国造园界第一人”。

陈从周与杭州的情和缘

陈从周幼时曾住过杭州市上城区华藏寺巷,笔者向他谈起,这一带的旧房都已改造建成崭新的住宅小区时,他瞇着眼沉思起来,似乎记起当年仰望华藏寺巷口陈宅的情景,在他所写的诗歌中也有所反映:“故园杨柳又如丝,重过东城步转迟。我有幽怀忘不得,华藏巷口立多时。”(www.guayunfan.com)陈从周十几岁时又是住在何处呢?在他写的散文枟故居枠中是这样提到的:“父亲自立后,在杭州城北青莎镇散花滩建造了房子……散花滩又名仓基上(今属拱墅区),可能为南宋藏粮之处,四面环水,有三座桥通市上,三洞的华光桥,一洞的黑桥,还有一座叫宝庆桥。”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此地建起了青莎公园。

陈从周曾就读于杭州著名的蕙兰中学(即现在的杭州二中),该校教学质量很高,四周环境又很优美。附近有不少名园,像樟树成荫的金衙庄,小桥流水,奇石古木,自明代起就是著名的庄园。金衙庄以东,残存的古城墙外,清澈的贴沙河两岸田畦纵横。春天油菜花金黄一片,夏秋之交,虫吟蛙鸣此起彼伏。课余时,陈从周陶醉于校园内外美景之中,回到教室又把这种美景移到纸上——他从小喜欢画画。

陈从周高中读完后,考取了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由于家长的反对转向之江大学求学。

陈从周对人说:“我从小就有爱好风景名胜的习惯,作为生长在西子湖边的人,当然对六桥三竺、灵隐虎跑,以及南宋临安古城遗迹有兴趣。”每次来杭州,都为杭州发生的变化而欣喜异常,他为此给枟杭州日报枠写了一首诗:“乡情垂老尚依依,阆苑楼台入翠微。多少新事吟不尽,山湖处处尽朝晖。”

“西湖与其说是风景区,倒不如叫它做大园林,或者大盆景来得实在。因为它空灵、精巧,小中见大、大中藏小,宜游、宜观、宜想、宜留,有动、有静……真说得上是面面钟情,处处生景。”(见枟帘青集·杭州园林枠序)他认为杭州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糅合着各个时代的综合艺术,他不仅向往“三面云山”,而且对“一面城”的历史文化倾注了无限的关怀和爱恋。

诗人徐志摩曾写过一首题为枟沪杭车中枠的诗: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座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清隐——

……

他年轻时将这首诗背诵在口,也是他在沪杭车中见到窗外美景后的感受。陈从周对杭州的感情有他写的诗为证:“三载钱塘别后,几番梦里山河,何端昨夜此经过。”可以说这是他的西湖“无日不悠悠”的真实写照。

陈从周每次来杭州都要问及城市街况,市面变化,这在他作的枟杭州园林枠序中有所反映:“入秋以来一直思念杭州,同时也想到那些花园古宅,不知它们无恙否?”他如数家珍似的把它们一一点到:城市内园有元宝街芝园、金衙庄皋园、奎垣巷固园、双陈巷络园、岳官巷补松书屋、横河桥庾园、东街路榆园、头发巷绸业会馆等;湖上郊园则有勾山樵舍、俞楼、刘庄(水竹居)、小刘庄(坚匏别墅)、杨庄、南阳小庐、蒋庄(万柳堂)、汪庄、唐庄(金溪别业)、高庄(红栎山庄)、郭庄(汾阳别墅)、许庄(安巢)、漪园、西泠印社等。

1989年12月陈从周在枟解放日报枠发表枟凭栏半日独无言枠一文,内中提到:“从前杭州马市街有一著名花园叫‘鉴止水斋’,不是教人从一小池中去悟道吗?可惜园毁于造医院中。”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陈从周在一次座谈会中说:“杭州之所以成为杭州,就是因为有了苏东坡,有了白居易,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才使杭州成了历史文化名城,要使杭州的特色不变,就要求领导和城建工作者,都要懂得杭州的历史。”“文化怎么体现,我的观点是:杭州的建设,拆什么,建什么,都要十分谨慎,西湖沿边确实不应有许多高楼的。”陈从周还在枟杭州园林枠序中提到:“‘村茶未必逊醇酒,说景如何欲两全。莫把浓妆欺淡抹,杭州人自爱天然。’我对西湖始终抱有还我自然的夙愿,我不希望她变成慈禧太后式的颐和园,也不愿她变成瑞士式的日内瓦湖,她是秀丽娴静有内在美的江南姑娘,如果经营者能体会到这一点,即对如何装点西湖,我想离题不会太远了。”

陈从周与人谈起,他为拯救西湖的两处名胜奔走呼号。确实如此,西泠印社和郭庄的保护与修复就仰仗了他出的大力。陈从周对杭州人文历史的熟稔,绝不逊于那些“杭州通”们。杭州的一些名人故居,他了如指掌,而且还是一本“活地图”,甚至对杭州旧日采芝斋、陈元昌、景阳观等茶食店家的名品目录他都有收藏。

陈从周对劳苦功高的园林工作者寄予满腔的厚望,希望他们有“诗人的感情、宗教家的虔诚、游历家的毅力、学者的哲理”(见枟漫谈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枠),唯如此,园林名胜才能管理好。

他对西湖称得上是极其钟情,他认为西湖处处生景,十里湖山尽入景,所以早就提出开发南线,不要局限于北线,正如他写的诗中说:“切望南湖多着眼,园林聚散理寻常。”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曲院风荷公园的建设,有今天这样的美景,也与他的悉心指导分不开。他提出:贴水、依水而置建筑,使桥梁、茂竹、绿云、荷香相映成趣。他的大手笔,得到了游者们的好评。

陈从周议园论艺

杭州西湖名闻中外,陈从周少长湖山,虽离乡三十年,湖光山色萦绕梦中。1987年他与枟人民日报枠记者畅谈,记者为此写了枟西湖园林风格漫谈枠一文,他在文中指出:西湖园林建筑是我们园林工作者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它既复杂而又多样,其中有巨作,有小品,是好题材,如何下笔,古来作家诗人,从各种不同角度,写成了若干不同的作品,到今日尚引起我们或多或少的幻想、憧憬。

可是西湖并不是在白纸上绘制的一幅新画。西湖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说得少一点从唐宋开始),西湖的建设设计在前人的基础上一直有所修改,唐人诗词歌吟的与宋人笔记记载的,我们今天仍能从文献资料中看到。社会在不断发展,西湖也在不断地改变,今天我们希望她变得更好,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人汪春田诗文:“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更比改诗难。”事实也如此。

西湖风景有明净似镜的湖面,有深涧曲折、万竹夹道的山径,有临湖的水阁楼台,有倚山的山居岩舍,景物各因所处之地的不同而异。这些正是由于西湖有山有水的优越条件而形成。既有优越条件,那么,因地制宜便是我们设计时最好的依据了。清代钱咏说得好:“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这就提出了园林要曲折,要有变化的要求。为此,每一项目开工前事先要好好地安排考虑,最重要的是广搜历史文献,陈从周说:“造园的文意构思大多出于诗文,文实园。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以文传。”这种融入不留斧痕,正如明代建筑学家计成在枟园治枠中所总结的:“虽有人作,宛如天开。”

陈从周认为搜集文史资料后要做的工作是实地勘查,左顾右盼,上眺下瞰,选出若干欣赏点,何处可以修建建筑物,何处只供观赏,不能过多建造;何处适宜作安静的疗养处;何处是文化休憩处。这就要“相地”,正如西泠印社四照阁上一副对联所说的:“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西湖有隐与显两种不同的风景点。有远看有近却无的双峰插云,更有曲径通幽的韬光寺。古人处理各不相同的风景点的经验,我们应作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陈从周不无遗憾地说:“继承不足,革新太快,西湖曾一度穿上西装,扬州变成洋州了,北京一些名胜也失去京味儿。还有一些地方拆掉真文物,造假古董;砸了真山,造假山,违背了造园的意旨。”

陈从周再三强调:西湖是个大风景区,建筑物对景物起着很大的作用,两者互相依存,所谓“好花须映好楼台”。尤其是中国园林,这种特点更显得突出。西湖不同于今天苏、扬一带的古典园林,建筑物的形制不必局限于翼角起翘的南方建筑,当然红楼碧瓦亦非所取,如果说能做到雅淡的粉墙素瓦的浙中风格,予人以清静恬适的感觉则更好。

园林建造,关键在一个“悟”字,悟其理,传其神。不论“因借”,还是对景、对比、虚实、深浅、隔曲、藏露、动静……有法而无式,都凭主观感悟,灵活运用,巧用心思,切记杂凑、堆砌。

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园林还秉承了中国的美学传统。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园林也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如诗文贵在空灵,造园最忌堆砌;文学重意在象外,园景讲究以虚胜实…因此,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产生不尽之景,觥筹交错,扑朔迷离,主客交汇,情景交融,得不尽之意。

其实,含蓄也是客观条件所致。中国南方的人均土地面积小,又大多分散经营,园林必须以小见大。扬州有几样宝,像四季假山,不过是四个平常的小山包;什锦酱菜,不过是十样普通的咸菜;三丁包子,也就是三样做菜的下脚料,但聪明人把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却成了名胜和特色食品。这就叫绝处逢生。这恐怕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陈从周从来主张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也可以以洋为师,两者都不应排斥,但要融会贯通,切忌抄袭拼凑,这就需要造园人提高文化素养。他之所以成了古建筑园艺学家,正是从临摹古代山水画中得到启迪,建筑必须应用绘画、文学、照片的表现方法,缺一不可。尤其是中国的园林艺术,绘画是建筑美的基础,文学是建筑的意境,而照片是又一种建筑的方法。1986年出版的枟绍兴石桥枠一书的五百多幅照片都出自陈从周之手,他大声疾呼要“文理相通”,搞建筑的要重视文化,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文学和科学,犹如他和她”。陈从周对评西湖十景是很赞成的,西湖过去有十景,今后当有更多的好景。所谓“十景”是指十个不同的风景欣赏点,有带季节性的“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有带时间性的“雷峰夕照”;有表示气候特色的“曲院风荷”、“断桥残雪”;有突出山景的“双峰插云”;有着重听觉的“柳浪闻莺”,等等。总之根据不同时间、地点、空间,产生了不同的景物,这些景物流传得那么长久,那么深入人心,并非偶然。好景一经道破,自然每一个到过西湖的人都会留下不灭的印象。他也指出评“十景”要慎重,他向笔者多次谈到命名要讲究声韵平仄,如“三潭印月”就是平平仄仄,“断桥残雪”也是平平仄仄,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吴山天风”就不行了,不讲究平仄,好似在报一个地名,自然声韵有不协调之感。

陈从周与青莎公园

陈从周于1990年8月写成散文枟故居枠,力透纸背,深切感人。当时的环境现在虽然变了样,却仍如在目前。

杭州人民没有忘记陈从周精心呵护西湖的那份情,启动了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工程后,杭州市领导调研后指出:四年含辛茹苦,运河要一鸣惊人。要在运河边上以陈从周枟故居枠中的青莎镇为原型,造青莎公园,建成后免费开放。

青莎公园南起大关路,北到登云路,用地面积约5畅3公顷,岸线长约1畅3公里。现在青莎公园还原的古镇部分,是当时的一个缩影,设计是依据陈从周在枟故居枠中的描述,引水入岸,围绕着一个三面环水的亲水平台——“北新关广场”。广场上竖一对象征北新关的桅杆,平台通过两座桥梁和城市道路及南面沿河绿化带相连。

陈从周的出生地——青莎镇的散花滩也得以再现,正如“散花”这个名字一样,在广场的周围“聚集”起一片樱花林和桃花林,地面配以卵石,等到落红季节,卵石上散满粉色的花瓣,展现的正是“散花滩”的意境。

青莎公园内的建筑物仿清末江南民居,大多集中在北新关广场两侧,“朴而不俗”是最大的特点。这些民居没有精心雕刻的窗花和白墙,反映着它的原汁原味。房子的内部有院落、天井,房子的名称如尚德堂、水竹居等都沿用了原来的称呼。这些民居是运河文化的具体写照。

在街面上,还出现了“酒井”。传说这井打出来的水就如同酒一般,所以被老百姓叫成了“酒井”。传说中的“酒井”现在已找不到踪迹,便在街角边挖出一口人工“酒井”。从井中出来的水会从酒坛中流出,循环流回井内,作为一种象征,告诉世人“酒井”的由来。

为了与陈从周在枟故居枠中描述的氛围相吻合,路上的石板是花了大力气从绍兴、温岭等地的民间收集来的,都是有年头的旧石板。民居的窗户使用的木板是从安吉一带收集来的,屋顶上盖的瓦片已在别处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

公园种的竹子、芒草、香樟、榉树、无患子这些普通的植物,也不是人工培植的,而是直接从山上移栽过来的,走进公园,如置身乡间,能使人忘了自己是在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杭州。

此情此景,陈从周九泉之下有知,当感到无比的欣慰。

“儿时的故居”又回来了!

陈从周情系郭庄

走近杭州西山路卧龙桥畔的郭庄,但见高墙窄门。一进门却豁然开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红花碧柳,婀娜多姿,一派江南园林景象。郭庄又称汾阳别墅,建于清咸丰年间,曾是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特色的私家园林。

“园外有湖,湖外有堤,堤外有山,山上有塔,西湖之胜得之。”陈从周一语道出了郭庄一绝——借景造园,也就是和西湖风光巧妙而又和谐地融合。他在枟解放日报枠上撰文指出:“不游郭庄,未到西湖。”郭庄既有苏州园林的精致,又有绍兴水乡的风格。最令人神往的是庄内的跨溪一桥,桥外湖水平静如镜,桥内溪流如环。而这被称为“海内孤例”的郭庄,就是在陈从周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曾荣获全国园林优秀设计一等奖,这是政府对其既保持传统江南庄园的古趣和布局时又借景西湖成一绝的嘉奖。

郭庄美景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与陈从周的奔走呼号是分不开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此地成了牛棚,鸡鸭成群,亭塌树倒,一片衰败的景象。陈从周在上海的枟解放日报枠枟新民晚报枠分别发表文章呼吁:“如今郭庄断垣残壁,真有些不忍看。”“像郭庄这样的遭遇,我为它鸣冤叫屈,几时落实政策呢?”他同时指出:方池这部分如今已荒芜,只余驳岸桥基,但有此规模,恢复是不难的。(见枟郭庄桥畔立斜阳枠)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工作特别忙,曾多次往返杭绍之间,有一次甚至过了钱江一桥,但仍要折回到郭庄看一看,这被他称为“偷游”。来杭州讲学或指导设计,也要称赞郭庄一番。他的努力终于见效,郭庄被修复了,成为美丽西湖边的又一著名景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