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除丞相帝王弄权术_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

除丞相帝王弄权术_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2-06-0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除丞相帝王弄权术_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第二章 除丞相帝王弄权术卫队,仪仗,马蹄铿锵。旧恩不念了,讯问不听了,当天抓捕了胡惟庸等人,就立即执行了。刘基之死胡惟庸罹祸之前,当了七年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就这样拖延到二月,病痛日剧,刘基终于不愿再忍,他抱病进见朱元璋,把病变缘起和胡惟庸涉嫌谋害的情况向皇帝报告。胡惟庸之死在明朝的开国功臣名单中,胡惟庸是排不上号的。

除丞相帝王弄权术_关于明朝历史故事

第二章 除丞相帝王弄权术

卫队,仪仗,马蹄铿锵。

出宫门往胡丞相宅子的路早已戒严,一路上有些冷清,蹄铁叩击砖石的声音盖过了鸡叫狗咬的动静,单调得令人胀气。

太监云奇小心地牵着御马,头两天他就听说,丞相胡惟庸的旧宅井里涌出甘泉来了。人人都说这是祥瑞,是大好的兆头,他就不明白,怎么啥好事都往这些大官家跑呢?

太监云奇不抬头也能感觉到,骑在马上的洪武皇帝今天也很高兴,不时和随行的陪臣们交谈。(www.guayunfan.com)走到西华门附近,就看到丞相宅第了,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他举目望去,看见丞相家的高墙上有杀气腾腾的尘埃,那是什么?太监云奇一把拉住马头,马不走了,洪武皇帝低头看他,脸上的疑惑和愠怒清晰可辨。云奇情急之下,只好腾出一只手,拼命指向胡家。

洪武皇帝朱元璋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脸上的愠怒顿时转换成惊愕。这时,左右陪臣也发觉情况不妙,急命卫队护送皇帝返回宫中。

朱元璋登上宫城,发现胡家旧宅上空尘土飞扬,马上派精兵重重包围了胡家,搜查结果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墙道藏着手持白刃的士兵。

洪武皇帝一怒之下,先是后怕,后怕之后,更加震怒。旧恩不念了,讯问不听了,当天抓捕了胡惟庸等人,就立即执行了。

太监云奇不知道,他那拼命一指,捅破了太祖朱元璋心底的一层窗户纸,朱元璋终于找到一个方向,一个出口,那把用来打江山的屠刀,挥向了那些跟他打江山的文臣武将……

刘基之死

胡惟庸罹祸之前,当了七年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能走到如此重要的领导岗位,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有才干,二是老革命,三是皇帝信任,四是别人服气。这些条件,胡惟庸都具备,他“淮西旧人”,是淮西官僚集团的核心人物,有山头,有威望,说话有人听,早在龙凤元年(1355),他就加入朱元璋的阵营,资历深厚。

任左丞相之后,随着时间推移,权势日盛,后来都快要独断乾纲了。

胡惟庸能不能干,朱元璋说了算。不过,胡惟庸是一个有毛病的人,朱元璋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可到了刘基刘伯温跟前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和诸葛亮一样神通,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再说,胡惟庸成天和他在一起侍候朱元璋,他能看不出来?所以,早在胡惟庸还没当上丞相前,刘伯温就私下提醒过朱元璋,这个胡惟庸不可大用,如果你真要委他以重任,恐怕他要出事,你要后悔。朱元璋当了皇帝,发现以前的老部下喜欢争着向他献媚,所以,他误以为刘基是和胡惟庸明争暗斗,于是打心眼里就没当回事,只是随便问他会出什么事。刘伯温不能明说,因为道破天机者不祥,他只能打着比方说,国家好比一套马车,前马都是拉套的,老小肥瘦都无关大局,辕马就要选骨骼硬实、力气大的,因为车架全压在它身上,选错辕马,就会翻车,所以,选丞相和选辕马一个道理。按理说,这话已经把严重后果都说出来了,无奈朱元璋先入为主,他判定刘基别有所图,这样一来,任对方说下大天来,他也不会采信。再说刘伯温这个辕马理论并不高明,谁都可以来讲的,未必你刘基就是好辕马吧?这些想法,他当然不会给刘基说,可刘伯温全猜到了,他只能叹息而出,作为大臣,他在尽忠,不能顾命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嘀咕位高权重、耳目众多的胡惟庸呢?所以,这个事情,很快就漏到胡惟庸的耳朵里,胡惟庸故作大度,一笑置之,像他这样的大人物,喜怒是不会形于色的,没这么点城府,这宰相肚里还能撑开船吗?再说,无毒不丈夫,十年不晚,不争这一时。胡惟庸知道,只要皇帝信任,谁说什么也没用。果然,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丞相。开始胡还是很勤奋很低调的,说话办事总要照顾方方面面,后来就变得跋扈起来,仗着“淮西旧人”的深厚背景,加上有李善长等元勋老臣的撑腰,开始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他当然不会把刘基落下,他就等着刘基往他手心里撞。

正好就有一次,刘基父子越过胡惟庸掌管的中书省,直接上书朱元璋,建议在浙闽交界的淡洋设立巡检司。这件事情再次惹恼胡惟庸,他仍然不露声色,背后却指使同党官员诬陷刘基父子俩托言为公,实则徇私,安插亲信,培植党羽。胡惟庸想借力打力,借皇帝的手除掉刘基。不过,朱元璋没上他的当,他不想因为一些指责和口实就问刘基的罪,胡惟庸的目的没有达到。

洪武八年(1375)正月底,刘基得了一场感冒,向朱元璋告假,不能上朝。朱元璋听说,命胡惟庸带着御医去探望。胡惟庸登门探病,刘基只能拖着老病之身,出来迎接陪坐,因为胡惟庸是代表皇帝来的。那胡惟庸自然先要转达皇帝的垂询,说明皇恩如何浩荡,专门派遣御医给你治病,云云。御医是专门给皇家服务的,属于国医,医术当然高了。那个御医当下就给刘基诊断,开出药方。刘基一家感恩不尽,根本没想别的,照药方抓药,按医嘱煎服。谁也没想到,刘基吃了这位医生的药后,感觉心口底下有个大如拳石的硬块,小病治成了大病。刘基情知是胡惟庸串通御医做了手脚,可御医是朱元璋派来的,告御医就把朱元璋的面子告没了。

就这样拖延到二月,病痛日剧,刘基终于不愿再忍,他抱病进见朱元璋,把病变缘起和胡惟庸涉嫌谋害的情况向皇帝报告。朱元璋听了果然不信,态度不冷不热,劝他回家静养,说了些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刘基大失所望,回家以后,病情逐渐恶化,延挨到四月十六,便撒手人寰了。

老百姓都认为刘基能掐会算,神通广大,比三国时代的诸葛亮还能耐,他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做了皇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尤其是他写的《烧饼歌》,用通俗易懂的歌谣来预言后世,在民间流传深广,《烧饼歌》的隐语和后来的事实多有偶合,令人称奇。这样的人物却死于非命,多少让人遗憾。刘基不能免祸,该是知道命当如此;可朱元璋不能保护他,就算他真的没有借刀杀人那么险恶,坐山观虎斗的嫌疑,还是有的。

胡惟庸之死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名单中,胡惟庸是排不上号的。

但是,好事往往不是应该的事,这好比能吃的人不一定能吃到好菜。

事实上,能吃的人往往没菜吃。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是谁?是最早点燃朱元璋争当皇帝的野心的那个人。

所以,朱元璋真当了皇帝,李善长作为倡言者,他的功德就无量了,他的左右亲信,自然也是可以宠信的忠臣了。

胡惟庸早年就跟着朱元璋,却一直做些内勤、参谋等零打碎敲的文书工作,在元帅府担任过奏差、通判等职,职务低微,又在后方,难有大建树。

朱明政权建立之后,胡惟庸这棵长在屋檐下的矮树才开始迎风见长,而且一蹿老高。洪武三年(1370),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担任右丞相。到了洪武十年(1377),胡惟庸终于位极人臣,当了左丞相,高居百官之首!

胡惟庸快速升迁史,是他为政能力的成熟史,也是他玩弄权术的娴熟史,就连刘伯温,搭上一条老命也没能挡住。

如果说朱元璋选择了胡惟庸来享受权力平衡斗争的好处,其实也替他选择了去处,这是后话。

朱元璋提拔胡惟庸,是想制衡朝廷中权势最大的淮西派首领李善长。胡惟庸很精明,别忘了他就是淮西旧人,他知道,就算当了宰相,也不能没有靠山。于是,他两面讨巧,倚靠着朱元璋,又紧拉着李善长,逐渐立起自己的山头。

权力和欲望是孪生子,胡惟庸日益骄横起来,他略施手段,就干掉了刘伯温,李善长虽有势力,可已老朽。他不报请朱元璋同意,就私自任免朝廷官员。地方或中央各衙门报送的文件,凡是内容对他不利的,他都让人扣下来,这样就阻断了下情上达的渠道。

胡惟庸只手遮天,也让一些投机分子看到了机会。这些想做官和想升官的人,纷纷带着厚礼从四面八方来到南京,一时之间,胡惟庸的门庭几乎成了权钱交易市场。甚至一些失意的功臣和将军也依附在他的门下,因获罪被谴责的功臣吉安侯陆仲亨、平原侯费聚也都找到胡惟庸的门上,故旧僚友,拉帮结派,形成了一个在淮西帮的旧底上坐大的新集团。

当初朱元璋不听刘伯温的建议,擢用胡惟庸,那也是用人不疑。朱元璋没想到,胡惟庸的胃口膨胀得如此快,竟敢蚕食他老朱家的便宜。

封建社会里,皇权至上,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只对皇帝负责。皇帝与丞相相互利用又相互矛盾,皇帝利用丞相治理国家,丞相仰仗皇权作威作福。胡惟庸在中书省最久、权势最大,骄纵违法,相权不断膨胀,使朱元璋觉得大权旁落,很不高兴。朱元璋决心要清除这一心腹之患。

洪武十年(1377)五月,朱元璋重用李善长、李文忠,借元勋重臣削弱胡惟庸的权力。第二年,朱元璋又命令大臣奏请政事不用告知中书省,实际上是对左丞相胡惟庸的警告。但胡继续擅权专政,培植党羽。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杀胡惟庸,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行政,代行相权。同时被杀的主要人物还有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以后又加胡惟庸以“通倭”“通虏”和“谋反”的罪名,并不断牵连扩大。文学家宋濂的孙子宋慎也因此被杀,宋濂遭牵连,贬死于偏僻之地茂州。

李善长之死

洪武二十三年(1390),杀胡惟庸十年之后,77岁的李善长冒出一个糊涂念头,他想加固宅第,他让人找信国公汤和,借来300士兵当土工,汤和没有拒绝,随后却向朱元璋打了一个小报告,朱元璋就不满上了。此汤和就是写信劝说朱元璋起义的那个汤和,不过这一手他是有些诡谲了。

当年四月,条令规定犯了罪的京城居民一律迁徙到偏远省份,李善长又冒出一个糊涂念头,多次找人说话,帮他的家人丁斌免罪,家人往往就是灾星,这个丁斌不是孤例。有那不是汤和胜似汤和的人,就把话说到皇帝跟前了。朱元璋一听就火了,他可不认为李善长糊涂,他是怀疑李善长,凭什么要因为一个下人就出来坏我的王法?

朱元璋让人抓了丁斌,严刑逼供,试想一个家人,怎么能熬刑得过,一顿拷打,就胡言乱语,说下一滩,又牵连出一片。最后,李善长的罪名从众多的供词里筛选出来,就是一句话,说胡惟庸拉拢他谋反时,他说过“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摘自别人的供词,而供状又在残酷的刑讯逼供之下,其可信度实在令人质疑。

朱元璋的逻辑是,你李善长知情不举,还比胡惟庸多活了十年,你还不该死?

朱元璋将胡惟庸案件扩大,李善长等一干人以与胡惟庸私通谋反罪被追究并杀害。当时77岁高龄的李善长尊为太师韩国公,也难免一死,家属70余人被杀。

如果说刘基死得屈,胡惟庸死得该,那么李善长死得就太冤了。

如果历史地看待李善长,他的罪名完全就是莫须有的。

翻开李善长的历史看看,不论他对朱元璋的忠诚,还是朱元璋给他的好处,甚至他俩的友谊、两家的姻亲,他也不会有二心。

李善长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还没什么影响力,而他一眼就看出了朱元璋的头角,忠心耿耿地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尊他为“在世萧何”,直到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当了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封他丞相,又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还特赐他一方誓书铁券,写着可免他两次死罪、他儿子一次死罪的诺言。可到了灾星上门之日,誓书铁券只救下他一个当驸马的儿子。

皇帝杀功臣,不是因为忠与奸的问题,很多功臣提着脑袋给皇帝打江山,最后割他们脑袋的还是皇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是铁律。李善长的势力盘根错节,不能连根拔除这棵大树,就不能彻底驱散树上的猢狲,就不能彻底驱散笼罩在皇帝心底的阴霾。

君要臣死,臣不想死也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