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卢嘉锡的故事_卢嘉锡小时候的故事-爱跳级的学生

卢嘉锡的故事_卢嘉锡小时候的故事-爱跳级的学生

时间:2022-06-27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卢嘉锡出生在福建,青年时在厦门大学求学,1937到英国留学。卢嘉锡又转到了“大同中学”。懂得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卢嘉锡在学英语时也很投入。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卢嘉锡在美国参加国防研究工作。从这位爱跳级的学生卢嘉锡的求学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好语文对一个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多么重要。

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降生在一位台湾籍塾师家中。家人见他胖乎乎的挺逗人喜欢,就给他起了个小名叫“狮仔”。

狮仔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由于父亲眼睛高度近视,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非常吃力,于是常拿一叠叠学生作文说:

“狮仔,念念!”

狮仔拿起作文,摇头晃脑、煞有介事地读起来。他咿咿呀呀的童声很动听,父亲常常听得脸上绽出欣慰的笑容。狮仔最怕父亲检查他的作业。

因为一旦发现错别字,父亲那张和颜悦色的脸总是立刻沉下来,一副严厉的样子,低声叫一声“狮仔”。而狮仔也知道该怎么做,他乖乖伸出手,让父亲用尺子打手心。

且不说这种教育方法的好坏,那挨打的滋味却让狮仔记住不该写错别字,从小养成认认真真做事的好习愤。父亲严格要求狮仔吟诗,对对联,背古文……,为他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

这个叫狮仔的小男孩就是卢嘉锡。卢嘉锡出生在福建,青年时在厦门大学求学,1937到英国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国参加国防研究工作。他在物理化学,特别是结构化学方面造诣很深。1981年,他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卢嘉锡从小在家读的是“子曰诗云”,到十二岁时才进了正规学堂—“育才学社”。学校聘请了几位思想进步的老师,却没料到因此被当局强令关了门。

卢嘉锡又转到了“大同中学”。在育才、大同两所中学上学的时间加起来,他不过念了一年多;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却念完了初三。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卢嘉锡由于语文底子好,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胜过同龄的孩子一筹,因此,一上育才中学,语文课程就跟上了初三。可算术却得从头按部就班地学起。

没过多久,几个初二的学生鼓动他:“学什么算术?来跟我们一起学代数吧!”当时的他连什么叫代数也不知道,可胆子却被同学七嘴八舌说大了。他跃跃欲试,回家后告诉了哥哥。

哥哥给他试着讲了几节,见他领悟能力很高,于是哥哥又给他辅导了三四个下午,他就去上初二的数学课了。后来,他数学成绩跟上去了,又急着读初三数学。就这样,别人花三年读完的课程,他三跳两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读完了。那时,他才十三岁。

厦门当时没有几所高级中学,而厦门大学倒有个预科班。这里的一年级相当于高中二年级。卢嘉锡想进预科班,但报考条件规定考生要么念完旧制中学,要么念完新制高一。

可他的文凭上写着“新制初三”,怎么办,接着“跳”。大同中学的老师给他出主意,找学校通融,学校最后又发给他一张文凭,填的是“旧制中学毕业”。他靠着这张假文凭报了名,高兴得他欢蹦乱跳。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考期临近了,他却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考试的第一天,他仍高烧不退,家人都不让他去参加考试,可他宁愿硬撑着也要上考场。昏头昏脑的他服了药,开始了考场上的苦战。谁也没料到,发榜时,居然有他的名字。

四年后,也就是1934年,卢嘉锡大学毕业时,还不满十九岁。卢嘉锡深深感受到,自己之所以能“蹦蹦跳跳”地读完中学,又在大学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出色的毕业论文而毕业,完全是得益于自己小时候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学得好了,才能有准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懂得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卢嘉锡在学英语时也很投入。他能直接用英语思维,交流思想。1937年,他在英国留学时,由于英语学得好,所以研究工作进展很快。

导师让他写一份报告,但导师不放心他的英语水平,打算帮卢嘉锡在语言上加工润色一番。可待到老师一看他交来的报告,连连夸他写得好,用不着文字加工了。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卢嘉锡在美国参加国防研究工作。有一次完成了自己承担的任务后,他把报告送到了顶头上司那里。

正、副两个主管看了,就到研究所问报告是谁写的,说“以后只要有他参加的任务,总结报告都让他来写,他写得比美国人写得还好”。

从这位爱跳级的学生卢嘉锡的求学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好语文对一个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多么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