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融冰化雪工作纪实

融冰化雪工作纪实

时间:2022-01-26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融冰化雪工作纪实1959年在河西搞融冰化雪工作,是在1958年祁连山冰川考察的基础上,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由科学院冰雪研究队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经省委下达任务,而在河西祁连山区搞起来的。具体由有关县市负责组织民工进山,进行融冰化雪作业,科学院负责技术指导及有关试验研究工作。地面平坦极了,一望无际快到低窝铺了,有埋管工人进行作业,管径约有1.5m,横竖放着,是昌马大坝引水管线,为工厂供水。
融冰化雪工作纪实_陈满祥水文水资源

融冰化雪工作纪实

1959年在河西搞融冰化雪工作,是在1958年祁连冰川考察的基础上,在当时大跃进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由科学院冰雪研究队和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经省委下达任务,而在河西祁连山区搞起来的。当时组成许多分队,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山区开展工作。具体由有关县市负责组织民工进山,进行融冰化雪作业,科学院负责技术指导及有关试验研究工作。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山上的冰雪尽早融化下来,缓解河西春夏灌溉用水紧张的情况,为大跃进作贡献。

我当时参加玉门市的融冰化雪任务,主要的目标地是老虎沟12号冰川。后由于种种原因,玉门市决定暂缓,因而就被调至敦煌工作队去了。在此之前我和玉门市水利科长去昌马并去大雪山老虎沟冰川了解情况。

四月一日,下午离开玉门市乘车至红山寺,吃晚饭,0.25.元,饭后,背行李步行至五华山,约7~8里,中经三条小河,为石油河下游泉水河道。沿途土壤盐碱化很重,碱地上只生长芨芨草,其他植物很少,天暖了,地面消冻,泥泞很不好走。

红山寺位一座小山之南侧,山不高约100~200m,全为红土和青土地层,属第三纪,光秃秃的不长草。红土可以烧制陶器,市农校的学员还在烧制陶管。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也算是一处景观吧。

五华山在玉门东站以西的第三站,附近将建一座工人城,有楼房、生活区、将有很大的发展。赤金盆地的形势如下草图:

img128

赤金盆地形势图

二日,在公社吃早饭,运气好,有去昌马的拉粮车。起先沿兰新公路向低窝铺进发,一直行进在戈壁滩上。初,半阴天,小风,后狂风大作,戈壁上的风呀,真厉害,飞沙走石,只听车声、风声、石子儿打击的啪啪响声,实是恐惧。戈壁滩上原有的土壤都被吹走了,剩下的只有粒径一般大小的石子,此之谓戈壁。地面平坦极了,一望无际快到低窝铺了,有埋管工人进行作业,管径约有1.5m,横竖放着,是昌马大坝引水管线,为工厂供水。地形在这里变的逐渐有起伏了,所见小丘大多是黄土构成,表面覆有一层砂石。其实这种黄土层在整个戈壁下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由于风吹去了表层黄土,留下了石子儿。石子儿一般直径2~3cm不等,也有更大的,不像河床上的小卵石,而是任意形状。

戈壁上生长着一小堆一小堆的草丛,有骆驼刺、泡泡刺等耐旱性植物,在草丘的背风面则拖有细沙尾,沙尾表明盛行风向,大多为西北风。小草丘分布很稀,其根部生长在细沙中,细沙下有黄土层。草株并不高,一般0.5m,但能保护细沙不被吹走,那么它的生长所需之水分从那里来,显然不是靠天雨,因为这里年降雨不足50mm,这种问题以后再讨论吧。

过了低窝铺,路分了,去昌马的路向南,仍沿着戈壁前进,不久即到了红柳峡。这是一座红土石山,属第三纪红层,是为祁连山山前褶皱带,低山丘陵,山不高,被切割的很破碎,形成一个个残丘断壁。红柳峡由一条小河切割,峡谷很宽,河槽上有一股小水,约5L/s,水略咸,河道两侧有白色碱土。

红柳峡是1958年大跃进的炼钢战场,一排排的小土高炉沿崖畔而建,战线非常长,十分壮观。现在钢铁虽不炼了,但仍残留着一堆堆的矿石,和炼过的焦结石。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矿石,大概是褐铁矿,车停了,我特意捡了几块。过了红柳峡,又是一道平川,车一直沿河向西前进,走啊走啊,一阵阵迎面的狂风暴啸着,我们是坐在敞车上的,所以吹得特别冷。前面是一座高峻的山岭,大概是走廊南山啦,它和玉门市南山相连。沿一条峡谷横穿山脉,峡谷沿山断面所见岩层全为南山系变质岩,灰黑色的千枚岩、板岩、片岩等,和莺落峡南山所见完全一样。山峡很窄,好多地方仅能通过一辆汽车,沟内无水,曲曲弯弯,坡度很大,实是难行。

过了山峡以后,又是一道平川,这平川不像前面的,而是起伏较大,河流的分水岭不在高山处,而在过了峡谷以后不远的地方,是一个小丘陵,相对高度很少大于10米者。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看来过去有一条河流将这座大山切割穿透,继续向前切割,只是由于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减小而停止了。这条河流下游经过红柳峡,直达赤金峡而去,如今只是一条干河床。

过了这条分水岭,就进入昌马河流域了,又是一个开阔的走廊,向昌马盆地倾斜,坡度不很大,有一条干沟流向昌马河,滩上依然是戈壁,风很大,生长同样的植被。

从以上所见大地形分析,可以这样推论,过去昌马盆地很高,因此昌马河可能通过前面所述之峡谷流到赤金峡。由于新构造运动,昌马盆地下沉,昌马河向北打通照壁山向西北方向流去。因此前面空留一条峡谷和一条古河道。

古老的昌马堡,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虽然只隔两年,却有很大的变化,如今已是公社化的昌马了,是玉门市四公社之一。这里有三万多亩肥沃的土地,水源丰富,四周有高山屏障,为山间盆地形气候,风小多了。也有许多矿产资源如铜矿、煤矿等,所以很有发展前途。

四月五日,早上阴天,浮尘很大,山都看不清了,看来山外走廊区又是大沙尘暴天气,昌马盆地就成了沙暴下沉的场所。今天骆驼不来,我们就去了昌马堡水文站。昌马站的站房位于东弯村,距昌马堡恐有十几里,两排站房空空的,只有1人留下看气象。其余三人都去河道断面上了,两处相距有6里,一条宽宽的古河滩,也叫戈壁,不过这戈壁为砾石戈壁,与走廊上的戈壁不一样。在北山我们还看到一种戈壁,那叫石戈壁,全是由山顶上风化的碎屑岩组成,大多是破碎的黑色页岩、片岩,覆盖大地。站上原有一座破庙,又盖了几间新房,仪器设备一应俱全,河上有吊箱测流,断面控制地极好。这就是为什么要把站设在这里的缘故,这也是前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水文工作者的眼光吧。但是水文站野居荒原山谷,几个年轻人孤守断面,也实为艰苦。下午六点返回昌马堡,骆驼也雇来了,真是喜出望外。

第二天,三个人三头骆驼(1个驼工),向老虎沟进发,起先向西经光明社(盆地的西口),再向西南方向踏荒而行,一路上都是半戈壁式的荒原,地势平坦,向南山顺坡而上,虽有些草被,但非常稀少,因此沿途牧人很少,也无水源。中午歇于荒滩沟边,三石一顶锅做饭,没水?终于在沟崖阴坡处找到一点残雪,将残雪铲回,放在锅里融化,澄清后,煮面条。拉条子,一把盐,一点油,那个香呀难以忘怀!吃了饭休息一会儿,也让骆驼吃些草,下午继续上行,天色渐晚,下起了雪,走着走着似乎是迷了路,偏向了西边。忽听前边有狗叫声,径直走到蒙古包前,打听好了路,从新拐向南行,8时天已经全黑了,刚走到山口附近,找一个避风湾湾,夜宿于此。三个骆驼卧在三边,我们三人睡在中间,都带着行李,虽然小雪不断,也不觉冷。

大雪山位于昌马的西南,它是陶赖南山的最西一段,但山势高峻,主峰5468米。该山北坡发育的冰川群是祁连山的大冰川群之一,其中老虎沟12号冰川是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长约12km。从昌马至老虎沟口约80里,高差2000米,平均坡度5%。我们骑在骆驼上自然是舒服了,但骆驼载人又上坡,长途跋涉,其辛苦可想而知。

第二天到了老虎沟冰川观测站,高程约4200米,见到了去年冰川考察一队的老战友,都很热情。站上有一排土房子,十来个人,负责搞冰川测量,气象观测,立体摄影等工作。听说上级决定融冰化雪工作在这儿不搞了,他们也如释重负。有的人也一起调敦煌去。老虎沟12号冰川冰舌前端离站房不远,很平的就可以上去,不像“七一”冰川前巨厚(高)的碛石堆,差不多有几百米高,所以上冰川的第一关就是爬冰碛石。而在这里一路大坡就登上了冰川。冰川前端高程约4400米,冰舌上消融的丘陵起伏,极不平整,远远向上望去,一条莽莽冰河,一眼看不到尽头,甚是壮观。

九号离站,沿走黑山头的最截路线返回昌马,一路下坡走的是比较快的。整整又骑了一天的骆驼,摇呀摇呀,几乎骨头架子都摇散了。骑骆驼,实际不是像骑马那样,叉开两腿骑,而是“座”,两腿并拢侧身坐在骆背(鞍)上,这样比较舒服些。如果是“骑”,那么身子就得前后摇摆,腰就受不了,要是坐的话,身子就是左右摆,显然要轻松一些。

四月十一日下午从昌马返玉门市,一路极顺利走的是红柳峡、青草弯、鸭儿峡公路,这后一段是第一次走,当然不放过任何可看的机会。几天以来,差不多跑遍了玉门市整个地区,总的印象是地多人少,戈壁多,土地少、水少、风大;平地多,山也不少;油多、农业少;工人多、农民少。秃山草少,交通方便汽车多。

十七号接到队长电报,叫我去敦煌,第二天动身去峡东,坐火车一路行经戈壁,平坦极了。过玉门镇,穿过疏勒,风大得很,车内闷热,反正只有六个小时。疏勒河以北,地虽平,其底为石质,表面有薄层砂砾覆盖。火车路基时而挖掘于石层中,可以看出地层的倾斜结构,过安北等站而至峡东。峡东看像1956年时的玉门东站,在准平原上,无水,要从其他地方运来,有堆集的各种货物。这里是通敦煌、柴达木、西藏的必经地之一,因此下车旅客不少。房子都是临时性土房,简陋的还不如东站。这里条件是差些,也不应轻率表示嫌脏或有与众不同的表现,这是很重要的。出门来就谈不上什么好条件,反正,人家能住的,我们就能住,人家能吃的我们就能吃。

一天过去了,等车急人,抽空外游。上午天气很好,晴朗无风。极目四望平茫茫一片,只附近有些小秃山,高度不过百米,登山北望,可见从地平线升起的连绵山脉,不甚高,是为马鬃山了,西北方的低山带,那就是星星峡了。地面上看似曾有洪水流过的痕迹,但干燥无水,偶有几株小矮灌丛。一些沟内无卵石,全是一些风积砂土,说明径流很少。平地上,山头上全是黑色风化的变质沙页岩,和祁连山南山系变质岩相似。平地无土壤、无草、底层是石质,这大概就是剥蚀的准平原吧。火车路上在有沟道处,仍然修了很大的桥涵,似乎有些浪费。

广阔无垠的戈壁呀!你见过这样大的戈壁吗?水!没有水,怎能改造这茫茫大地。有矿吗?这一带可能有,石膏就不少,也许有其他矿。有矿可能就有救了,阿拉伯不是有石油,多么富有。

今天从峡东出发,轿车,且靠窗,太好了。开始东南行,至安西已近中午,疏勒河桥北吃中饭,每人两个馍、一碗汤,太差。桥北全是戈壁无庄稼。过桥以后,开始踏上绿洲,于安西城停车约廿分钟,未能进城,以饱眼福,甚憾。出城南行,约20里,又全是戈壁,折西行,南为矮山,东西延伸很长。安西至敦煌119公里,至甜水井恰到一半。甜水井附近北边,草坟很多,生长白刺等,也有少量芦苇,生长不好。草坟高约2~3米,很大,分布很广,向北延伸,地势低平,估地下水来源仍为疏勒河下游之水,从南边山上来水很少。

汽车西南行,不久即遇一小河,距甜水井约30公里,小河从南边山上流下来,上游可能来源于祁连山。流量约0.1立方米每秒,下聚于敦煌以东一片沼泽地。附近地下水位很高,盐碱特重,在土层1~2公寸以下有一层很厚的盐层,有的已挖出来,堆在路边,看来是可以食用的。盐碱地面积很大,一直延伸至敦煌绿洲。

敦煌现正是桃花盛开,阳春三月的时候,树完全绿了,麦苗儿青青,一片春的生机,真好。安西麦苗刚出,树叶初吐,还不见全绿。玉门镇就差得多,偶可见冒头的草芽,树更不见绿。几天来一直在敦煌城里等,25号晚队长从山上下来,第二天就去肃北(党城弯),这里有肉吃,美美吃一顿,准备明日上山。

一大早农民工都来了,50多人,有30匹骆驼,带的东西不少,每只骆驼驮二三百斤,浩浩荡荡出发了。骆驼看上去瘦弱的很,也没有多少料可喂,我都很担心。肃北有不多的耕地,高程约2000米,是一个小山弯地形,党河从中流过。城区内一条街道,政府、合作社、商店等占大多数,居民房子很少。

驼队起初沿着一条干沟上行,至分水岭为黑大板,该山不算高,但爬起来也是够吃力的。过了大板,再翻两个小山梁就到党河了,河谷宽约2公里,有汹涌的河水,水色较红,含沙量约0.5kg/m3~1.0kg/m3。再行10里,到清水沟、河谷束狭,是规划水库坝址处。晚宿于一小盆地处,有配种站,但有房无人。平坦、芨芨草遍野,说明这里年降水量已可达300mm以上了。

晚上开饭,老乡每人拿一小面盆,是作饭碗用,食量甚大,可食两小盆。我只吃三小碗就足够了,差别太大了,不过面条饭是稀了点。夜宿无风,不算冷,甚好。

四月二十九日下午,到达柳树沟融冰化雪点,看到了冰雪队的老同志,还有成百的民工,几顶白布马式帐篷,一堆烧柴,所有这一切,就是一个融冰化雪的工作点。在住处附近,已设立水文观测点及气象观测场各一,山上还有值班的同志进行冰面气象观测及对比试验工作。有一顶帐篷,生活条件很差,一个帐篷内要睡十几个人,大家头向中间,脚朝外辐射,东西都堆不下。

我们来这里以后,主要安排了如下工作,搞河冰,以及冰川黑化。另外也要搞大小面积的对比试验,进行水文气象观测工作。我们发现水文观测没有按要求进行,水尺随意拔掉,测流不按规定方法,测几个深,测几个流速,平均而求得流量,旋杯式流速仪没有悬杆,旋奖流速仪滚珠掉了,没有水文专业人员真还不行。

今天进山已经是六天了,时间过得真快。从1号那天感冒,直至4号全在病中,还有高山病,身上忽冷忽热,无力,吃不下饭,头痛头晕,脉搏经常在95~102次左右,直至4号病方愈。在这样的高山区,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对身体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昨天早上去打柴,用了一个半小时,总共打了有十斤柴,带的绳子也丢了,全身软弱无力,简直是咬着牙,挣扎着抱着十斤柴走回来,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刚病好的身子真吃不消呀。今天大搞河冰,我们也按计划下去测水,一直沿河下走约十里,坡甚陡,下去轻松,测流看水位当然也轻松,可回来时就够呛了。吃力地一步一步走着,虽路途不远,但都难如上青天。一里路都觉得是多么的遥远,这种滋味以前是没有尝过的,去年登上“七一”冰川时,也没觉得如此累过!

对于科学研究任务,已经打了第一回合,有所收获,进行了一次小面积黑化材料对比试验工作,对草木灰、黄土等进行了一些对比试验,看来尚须再进一步试验大面积的。冰面的梯度观测,辐射观测,冰温观测等是重要的科学数据。根据梯度干、湿球温度观测的结果,可以计算乱流交换,水汽交换。冰温用电阻温度计测得,可以测得冰下温度梯度。这里面有很多要学的东西,应当虚心学习。

最近的天气状况是这样的:30号以前完全是好天,1~18号坏天气,在乌拉尔有高压冷空气控制,在西北一带全是坏天气,降温,阴雪天气。

今日去河冰处,河滩上有一群青羊,约7~8只,哈族猎手骑马在河滩中迅速追去,只听一声枪响,一只羊应声而倒。我拼命追去,上气不接下气爬上去,看见一群羊刚要过山梁,枪响时,一只羊调回头跑,原来已被打着。一只母羊,肚内已怀小羔。

翻过一个山梁,柳树沟冰川历历在目,一个个冰斗并行排列,约有七八个,大者为冰斗冰川,小者为悬冰川。党河南山共有冰川两群,这是其西群,有数条支流汇入党河,其中清水沟最大,渣子沟、俄博沟等次之。

党河盛产黄金,过去敦煌曾有成千上万人在这里淘金。这一带的岩石大部是花岗岩,金子估计产于这种火成岩中。在这一带产金最多的地方是白金大砂沟,狗熊沟、清水沟、白石头沟等。本日经白石头沟时,沟口到处分布有挖金坑,有深有浅,早已塌陷。挖金时将井中的砂石取出,在水中淘洗,即可得砂金。看到现场之规模,显然经济效益不小。

下午路过月牙湖水文站,稍事休息,水文站的战友们一见如故,十分亲切、热情。并给我们几个人做了一顿扁葱拉条子面。(扁葱为山上长的野葱,这是唯一的蔬菜了)。水文站住的是地窝子,十分简朴,周围几十里无人烟,偶有牧民放羊,条件真是太艰苦了。下午到了月牙湖大河冰滩,这是我们选定的河冰融化试验场地。月牙湖是党河中游干流上一处宽阔的河滩地,夏季畅流,它是一个草湖滩,冬季则变成宽阔的大冰湖。冰面很大,冰层很厚,进入四五月份,特别是五月份,河冰大量消融,这是造成党河月流量大的两个月份。

十六号是我们大战河冰的第一天,民工们都往冰面背灰(一种黑化材料),在那冰面上,冰水中来回穿行,这样的工作,真是够艰苦了。上午和老蒋测量冰面,沿着整个河冰走了一大圈子,冰面消融的特别厉害,也有好多种奇特的现象,都拍摄下来了。什么冰桌、冰杯呀,各种各样的消融景象。如能从冰的开始消融到全部消融完,冰面的一系列变化,各种黑化的影响,内容将是极其丰富的。

下午和民工们一道背灰,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背了两趟,赤脚淌水,两公里长的路线,每回背60斤,我参加这样的劳动还是第一次,不过也经受住了这最初的考验。

十七日把水账算出来,看来还是令人满意的。在月牙湖下水15万~20万方问题不大。中午去工地同他们背了一天灰,民工们每人都背六趟,可我们只背2趟!穿着鞋子淌那刚从冰面上融下来的冷水,西风吹来,不觉一阵阵寒冷刺骨。许多民工们的腿都裂口子了,一个个小的血口子,真是痛呀!但是他们的干劲依然十足,从没有对困难畏缩的,毫无顾忌地踏入那冰冷的水中。辛苦啊!怎么能不敬佩他们呢。

今天在冰面上正式进行观测,计有白、黑面的温度观测,冰面栽量冰尺,测量消融深度,以做白、黑面冰消融量(消融深度),计算人工黑面的总消融水量及增加量。同时研究消融深度与温度的关系。

河冰消融的若干重要现象:

1.消融保护层:消融保护层有两种,其一是黄土及其他可以黑化的物质;一种是冰本身。当黑化材料撒在冰面上,其厚度达0.4~0.5cm以上时,即开始减弱消融强度,到1cm左右,即能形成保护层,其消融量甚至小于白冰面的消融量。至厚度0.1m时,则可形成完全保护层。

2.白雪面保护层的形成。当冰无杂质或杂质厚度小于0.1~0.5mm时,由于太阳辐射及温度的影响,小量的杂质吸热快,消融了冰层沿垂直方向下沉,使冰面呈蜂窝状的疏松的白冰,这种白冰反射率高,削弱了消融强度,即形成了保护层。由于白冰的保护作用,冰面上形成一个个冰柱或冰堆,远远高于其他冰面。

3.黄土冰杯,冰杯的形成主要由冰面杂质分布不均所致。最初冰面上由风吹来的黄土是均布的,但在消融的过程中产生聚集,较厚的部位黑化增融,因而形成一个个消融小坑,即形成一个个冰杯,除了在白冰部位,其余冰面上冰杯很发育,且甚密集。

冰杯都呈椭圆形,长轴东西向,大致与盛行风向一致。在冰杯的南缘,都有一高达5~10cm的冰墙,上薄下厚,其长度小于杯的长轴。杯的形状亦多有月牙状的,南缘呈直线北缘呈弧线。

4.冰结构

河冰结晶呈柱状垂直并列,结晶断面呈现不规则形状,结晶柱体长度一般5~10cm,最粗径可达3~4cm。前面所说的白冰帽即为这种冰晶所组成,不过其晶柱径较细。晶柱之间疏松,极易分开。

5.消融最强坡向

消融最强的坡向不是正南面,而是偏东南,从若干残存的冰桌的分布规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冰桌都是由表层覆盖有10cm左右的沙土形成,高于普通冰面1m左右,目前河冰大部分消光了,因此只剩下冰桌,冰桌的高度实际上可以代表原来冰层的厚度。冰桌的形状基本上都呈长椭圆形,有的甚规则,其底部伸出了几个脚。测得几组长短轴方向:

长轴方向短轴方向(消融最强)

①S60°W  S30°E

②S70°W  S20°E

③S50°W  S40°E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消融最强烈的方向不是正南,而是南偏东30°左右。这种现象与冰川东坡比西坡消融大是一致的。形成这种特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光照射时间长短及强度所决定。

二十一号,离开月牙湖到渣子沟,那天我们大家都背着自己的行李,向着上游进发。我们三人沿河上来,在一沟口发现一处铁矿,红红的一层,在南山系岩层中发育,很是好看。可惜我们不懂地质找矿。作为一个野外工作者,对地质不熟悉,确是遗憾。对各种各样的岩石辨认不清,对矿石也认不得。看来今后对地质要下点工夫学习。

从月牙湖到渣子沟冰川下,在沟外坡度并不很大,进沟后要沿一条山梁攀登而上,够累的。河沟成狭谷,非U形谷,直到冰川下都是这样。抬头仰望雪峰直入云霄,俯首下视,河水深切幽谷,只见纤纤玉带般细流,却听到雷鸣般吼声。

今天上冰川用罗盘仪实测冰川图,从早上10点半出发,至下午八时回来,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以前没有用罗盘仪测过地形,现在是边摸索边干。设基线100m,然后两人用两架仪器交会,这样即可辗转复测,推进到前方的测点,不再需要量距离,最后可以完整地测出平面图来。注意事项是起初的交会点,交角不能太大,距离也不能过长,以保证初始交会点的精度,从而可以保证以后的测点精度。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校验,其方法是进行后视,以作对比。

今天爬冰川精神很好,一直爬到粒雪线附近,侧碛的终点,高度估计最少在4600m以上。(侧碛就是冰川两侧由于消融作用而裸露出来的大石头块)。碴子沟冰川处于退缩阶段,冰舌很长,约2~3km,冰舌前端消融得很厉害,呈支离破碎,高低不平的丘陵沟壑状。两边的冰碛甚发育,高于冰川面40~100m之间,说明原来的冰川规模之大。因为冰碛石是由冰川从上游运来的,本来应埋于冰层中,冰川消融,冰面降低而水落石出。冰川末端的终碛长约2km,最前端终碛上已有小草生长,主要为苔藓类及高山草甸类。

碴子沟冰川的终碛比“七一”冰川大好多,堪与瓦奥寺冰川的终碛比美,冰舌狭而长,从上到下有五处冰坎和冰瀑布,形成台阶状。在台阶之上冰川受压力,在其下则受拉力,从而产生众多冰裂缝,其规模之大,为上述冰川所不及。

在冰川测量工作完成后,我们企图从冰面返回,不料遇到了暗藏的冰裂缝,其表面有雪盖着,根本看不着,我一下掉入冰裂缝中,在这紧要关头,幸而两手臂撑住,未出危险,于是返回冰碛,沿其下山,未能在冰面上细观,也是憾事。

冰舌前端消融成沟垄状,也有许多独立小丘,冰垅走向与消融最强方向垂直,其形成与水流(小水河沟)冲刷有关。冰碛下面大部仍为冰层,有若干冰碛小湖,冰舌上面也有小湖,其轴向S45°W。在冰川左侧(西侧)保留有古冰川阶地,此阶地一直延续到渣子沟口,不过目前河流已深切,成V形河谷,而不是U形河谷。这些情况说明冰川退缩的规模之大,以及它退缩的过程。

六月十日,昨天做了资料整理,从早上八点多钟直至晚上八点多钟,总算把以往十多天的观测资料整理出来了,从头审查了一遍,一切都比较有了头绪,工余之后不觉一阵轻松。

前几天,冰川下水很大,最大流量已达1方以上,原有的测流断面已无法控制,需要重修一段测流断面。第二天,我们三个人,另加四个民工,突击修河道,清理河槽,抬大石,大干一天,终于修出了一段长七八米的整齐顺直的测验断面,为以后的水文测验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冰川下的大石头急流河道中,修这样的测验断面,是十分重要的,保证了测验精度,我们测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那天,我下山到党河口(碴子沟汇入党河处),看望在那里驻守观测的二位同志,在河口设水文观测点,目的是了解冰川融水的沿河渗漏情况。通过观测得知,渣子沟冰川夏季融水很大,但小于0.5m3/s的流量很少能流到党河干流,大部分河水都渗入广阔的山口外洪积扇,然后以地下水的形式再流入党河干流。

我一人下山,早上喝了四两糊糊,精神抖擞,但晚上返回,卅多里路,全是上坡,高差一千多米,虽然带着一个“干炕子”(烤馍),早已消耗了,一路上,肚子饥饿,越走越乏,爬一阵,歇一会,天也快黑了,不觉得很害怕,最后鼓起勇气,硬是坚持走回大本营,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19号,上山工作一天,这是我最后一次爬上冰川,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冰川黑化。有几十个民工一同上山,把冰川侧面冰碛上的砂子(作为黑化材料)背到冰川面上撒布,以加大冰川的融化。一天工作时间大约三小时,因上山、下山的时间很长。今天我背了九次,民工们最多的背30多次,每人可以黑化半亩地。在已黑化的冰面上,我们看到消融的已非常厉害,已成支离破碎状,就像在月牙湖看到的景象。

进入七月份,上级要求我们下撤,融冰化雪工作就算完成任务,三天以后到了敦煌,用三天时间写总结报告,洋洋洒洒也写了二三万字,总算交了差,不觉一阵轻松。翌日,我们一行去了千佛洞游览。从早上六点出发,十一时到达,至下午八时离开,晚上两点回到县招待所。一天之内观看了大部洞子,一饱眼福。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旅行,“乘兴而去,尽兴而回”,精力始终饱满,虽一天来回90里,依然不觉疲乏。

后 记

“融冰化雪”,这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科学“大跃进”,几十位科学家(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再加上当地的民工们,在甘肃祁连山几个点上,进行冰川的融冰化雪试验工作。工作场所在四千多米的冰川上,冰川下,深山峡谷。生活条件是,每日喝两顿扁葱面糊糊,经常饿着肚子,可以说工作、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科学收获:观测了大量的水文、气象资料,研究了解了冰雪消融的科学规律和各种自然现象,总之掌握了大量的水文气象信息,最后还编制“融冰化雪”的科学报告,可以说收获是很大的。不是说融化了多少水,完成了下水任务的收获,而是科学的收获,认识自然的收获,特别是锻炼了科技队伍。我作为一名队员,

为能参加这项工作自豪,为能经受这一艰巨工作的锻炼而终生难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