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慈善项目不断创新

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慈善项目不断创新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慈善文化成为慈善事业腾飞的助推器。在这种环境下,慈善已经成为陕西人民的一种信仰,一种大众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这种行动,体现了现代慈善的大爱境界,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美德。这一善举立即获得一批老同志的鼎力支持,几位省级老领导纷纷表示支持并欣然担任慈善
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慈善项目不断创新_善的人生

陕西进入新慈善时代

随着陕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地区社会文明、开放与和谐程度继续扩大,公民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慈善事业的大环境已经形成,“新慈善”日益成为陕西社会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与人文视角看,“新慈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与传统慈善相比更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内涵和社会整体影响力。因而,陕西“新慈善”及其文化已经形成鲜明趋势和基本特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陕西已经进入“新慈善”时代。

一、慈善文化基本形成,慈善成为一种信仰

自1996年传统慈善复兴以来,陕西慈善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快速而坚实地走过了18个春秋。在这个历程中,传统慈善与“新慈善”比翼双飞,陕西慈善人用自己的汗水与高风亮节谱写了慈善事业崇高而辉煌篇章。时至今日,陕西省与各市、县慈善协会已经成为全省民间组织中最具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慈善机构,善款募集连续几年大幅增长,仅省慈善协会募集的善款总额已经超过10亿元,使数百万弱势人口获得救助,在陕西省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传统慈善与“新慈善”并驾齐驱的时代,陕西慈善事业从本省社会实际出发,从弱势群体最关心的问题着手,确定了“南桥、北水、两扶、三助”的工作重点。所谓“南桥”,就是在陕南山多、雨多、河多的偏僻山区修建便民桥,方便了这里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北水”,就是在陕北干旱、少雨、缺水的困难地方建设饮水窖,同样方便了这里村民的生产与生活;“两扶”,就是扶孤(孤老、孤儿)、扶困(城乡困难户);“三助”,就是助医(资助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购置设备和培训医务人员)、助学(资助贫困大学生和修建希望小学)、助残(培训残疾人学习一门技术)。这些项目为困难群众办成了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大实事。“南桥、北水、两扶、三助”等这些全省人民耳熟能详的名称,已经不再是一个个脱贫解困的慈善项目,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慈善文化因素,它们饱含着陕西慈善人的深情厚谊,温暖着广大群众的心。自此以后,陕西慈善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现代社会,创新慈善文化是公民参与慈善公益、帮助贫困与弱者的渴望和完善自身道德的具体反映与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区域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和心理积淀,它以道德、爱心和荣誉等复杂的慈善动机为基础,通过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救灾、助学、助医等行为传递人间的诚信与友爱。陕西新慈善文化以“让慈爱和友善成为大众文化”“善行天下”“人人皆可慈善”和“终南福地、慈善长安”等为基本特色,符合现代社会的“新慈善”要求,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自2011年以来,陕西慈善开始发生新的变化,省慈善协会用两年时间向全省1000所中小学免费发放《慈善读本》,在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具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在大学校园里开展了慈善志愿者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慈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慈善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全面开展,“爱心歌曲大家唱”更是掀起了全省各阶层群众热爱慈善、参与慈善的新高潮。慈善文化成为慈善事业腾飞的助推器。

在这种环境下,慈善已经成为陕西人民的一种信仰,一种大众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新慈善”文化具体体现为慈善事业的平等性、群众性、无私性和开放性等几个特点。具体而言,“新慈善”不再是传统观念上少数富人对穷人的施舍行为,也不再是把企业或富人的钱拿来交给需要帮助的人,而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同胞互助和爱心传递,成为匡正社会风气的人间正道。这不仅体现在每当某地遭遇自然灾害,各界民众自发行动,或捐款捐物,或赶赴灾区救援,而且表现为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地位的完全平等与相互尊重,表现为慈善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好注脚。

当代社会的“新慈善”是全体公民的伟大事业,不是企业家或少数富人独有的权利,“新慈善”文化倡导“人人皆可慈善”的理念,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捐款数额有多有少,只要尽心尽力,都是慈善事业的参与者,都为人民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8年来,在陕西省慈协的“功德簿”上,记载了许多捐款单位和个人的捐款数额与姓名,最多的有捐款千万元的企业,最少的也有捐出5元钱的公民。爱心不分大小,他们同样被载入“功德簿”,永传后世。

“新慈善”事业在本质上是无私的,它是人性真善美的真实体现。陕西慈善人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在陕西省慈善协会每年接待的捐赠者中,常常有人只捐钱,不留名。有一位捐赠者在给省慈善协会的电话中提出要为贫困和其他需要救助者捐款,而不愿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单位,按照协会的规定,没有姓名和单位就无法记账,这位捐赠者只说自己姓“张”,并很快将320万元善款汇入陕西省慈善协会的账户。慈善捐款“功德簿”上只能记下“张先生捐款320万元”的字样。

现代慈善事业是开放性、国际性的,而不是区域内自给自足或封闭的。“慈善无疆界,凡人皆善主”。哪里有难者、贫者和弱者,哪里就有慈善救助。陕西慈善协会参与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南方旱灾,甚至印度洋海啸灾难的募捐救助。我省陕南水灾,宁强、略阳地震,以及孤、残、贫、病等弱势群体也都接受过有关省、市和港、澳、台同胞,以及许多国家和国际慈善组织的援助。这种行动,体现了现代慈善的大爱境界,体现了人类共有的美德。这些慈善行为的动力,更多地来自信仰层面和精神价值的自我实现。慈善源于信仰,信仰升华慈善。慈善者,于人施慈,于己修善。在现代社会,慈善信仰让公民超越自我、追求崇高的仁爱之心,共同体会和分享生命的价值和幸福。各种宗教的信仰者做了大量的慈善项目,没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们也做了大量的慈善项目,在慈善面前,人人平等,慈善的大爱超越了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宗教、种族、国界。

二、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慈善项目不断创新

1996年7月,时任陕西省常务副省长的徐山林发起成立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第一个慈善组织——陕西省慈善协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这一善举立即获得一批老同志的鼎力支持,几位省级老领导纷纷表示支持并欣然担任慈善协会顾问。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了协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一批离退休的厅、处级领导同志与企业、事业单位退休的同志们都变成了省市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在慈善协会里,大家信念一致,步调一致,以爱心为动力,以募捐为手段,以救助为目的,开始踏上慈善工作之路。

在省慈善协会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省各市、县、乡的慈善组织也纷纷建立起来,第一个成立县慈善协会的是地处秦岭深山的留坝县,第一个成立市慈善协会的是全省最北端的塞上明珠榆林市。随后各级慈善组织犹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三秦大地遍地充满着慈善的暖意。目前全省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都成立了慈善协会。106个县区均已建立慈善组织。绝大部分乡镇和社区建立了慈善工作站等基层慈善组织。至此,陕西省慈善组织网络已经基本健全,覆盖了陕西省的城镇乡村。从实际情况看,各级慈善组织均属民间性质的社会团体,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工作。慈善组织没有正式编制,没有办公经费,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公务用车,慈善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三秦父老贡献着光和热。

近年来,在以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维隆为会长的新一届慈善协会常务理事会领导下,陕西慈善事业更加注重慈善项目的开发、创意与设计,重视慈善文化的宣传与普及。慈善项目是慈善事业的载体,通过项目的实施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群。在陕西原有慈善项目的基础上,2012年,陕西省慈善项目实施又取得显著成效。各市、县(区)慈善组织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单位的合作,共同做好慈善项目。各市、县(区)慈善协会认真实施省慈善协会下达的各项慈善项目,积极开展推广工作,多方筹措慈善资金,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增强救助实效。慈善工作者积极创新慈善项目,在坚持做好原有慈善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慈善文化教育、慈善艺术发展等新项目,做到慈善项目早安排、早筹措,操作规范,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注重慈善项目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围绕项目落实同步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慈善志愿者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强项目实施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推动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这是在当今社会推广慈善工作的重要举措。也就是慈善项目要救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要以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三、高扬陕西慈善精神,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陕西进入新慈善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陕西慈善精神,具体体现在个人、单位、社会、国家乃至民族对生命的关爱而凝聚成的社会精神力量。古代儒家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种传统慈善精神影响下,陕西慈善工作者和慈善家们以其宽厚的仁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新慈善文化内涵,凝练出了新慈善文化的基本点:拉近社会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克服社会阶层间的疏离与隔膜,促进人与人的友善与亲近、沟通与认同,因而陕西新慈善精神成为推动地区慈善事业乃至全社会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

“新慈善”以平等为基础、以自愿为前提,没有勉强的慈善,更没有掠夺式捐款。新慈善的准入门槛是维护企业与公民的尊严,这正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起点和文明坐标。事实上,企业尊严与人格尊严是“新慈善”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用任何语言赞美和褒奖它都是恰切的。“新慈善”绝不是同情和怜悯,施与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助者的尊严。在“新慈善”的尊严理念下,敬畏生命的尊严是“伦理底线”,陕西“新慈善”就是对生命和尊严的坚守与承诺。在人的个性与个人权利张扬的时代,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应当成为社会共同遵守的慈善准则

四、打造慈善志愿队伍,社会各界皆可慈善

2011年,刘维隆会长倡导的“全民慈善”“人人皆可慈善”“人人都做慈善志愿者”的理念得到陕西各界的热烈响应,陕西省慈善协会发起成立的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陕西省慈善志愿者总队宣告成立,来自陕西各界直属于省慈善协会的志愿者队伍就达到100个。这种慈善新理念与国际慈善界所谓“平民慈善更值得尊敬”,“每个个体对慈善的态度将推动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当更多的人投身到一个社区的微小慈善事业中时,这个进程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精神力量也将改变整个社会的行为风尚”。(巴菲特语)

“新慈善”是一种责任。慈善已经成为陕西人民不可或缺的权利与责任。现代的公民或组织,是一个“社会人”,与社会始终保持一种荣辱与共的共生关系。慈善责任为公民提供了参与社会、回馈社会的一个平台,提供了公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渠道。每个人都是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现有慈善志愿者15万人,省直属志愿者团队现有100支,其中有省级厅局志愿者服务队9支,高等学校学生志愿者服务队34支,企业志愿者服务队19支,社会志愿者服务队27支,退休老职工服务队11支,众多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得到志愿者的经常性服务。志愿者是慈善“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最好诠释。“新慈善”是一种公民习惯,是社会传统,是社会活动,是自助行为,是一种自我实现,人人可为、人人可享。可以说,“新慈善”通过志愿者服务队已经融汇到陕西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新慈善”不单是有钱人的事业,而且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事业,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与低,也无论其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富裕还是贫穷。平等与志愿是现代慈善的基础,因为平等,慈善的最高原则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志愿,慈善的行动才可以普及。在慈善事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也没有特殊待遇;任何组织都没有强制权力,也没有强制规定。慈善不存在爱心多少之分,也不会有道德高低之分,平等与志愿的慈善理念是实现人人可善、人人能善的前提和基础。志愿是现代慈善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是由社会公众建立在志愿基础上的无偿利他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新慈善”不同于企业或公民按章纳税的行为,不可以制定统一标准并提出强制性要求,但全社会应当大力宣传、倡导或形成一种群体性、社会性的鼓励与支持机制,应当成为文明社会道德评价的标杆和尺度。

时至今日,陕西人的慈善自愿意识有了很大提升,慈善行为在主体完全志愿的状态下健康推进,在志愿中享受慈善给予生命的安顿和快乐。慈善融入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慈善与时俱进的大方向。陕西人民将“携手慈善,建成小康”,实现“慈善陕西”,为实现中国和全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慈善陕西”必定是一个小康陕西、和谐陕西。“新慈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文化基础,慈善催生小康与和谐,小康与和谐助长慈善。在“新慈善”的空间和氛围里,可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各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增进社会信任,维护社会稳定。“新慈善”也是小康社会走向成熟的基本条件,或者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