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楚辞

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楚辞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辞》是中国汉族文学史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国第一首由诗人自己创作的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后来,人们又将《诗经》、《楚辞》并称为“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视为学习的“典范”。
《楚辞》_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楚辞》是中国汉族文学史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曾任左徒,参与楚国重大方针政策、决策的制定,后又贬为有职无权的三闾大夫。他热爱楚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富国强兵,倡导政治改革,对外则主张联齐抗秦。后来遭到诬陷,先被贬职,后又遭流放。在二十多年流放生活中,屈原始终关心楚国的命运,写下了大量诗篇,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自己高洁的政治理想,申述自己不能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清白人格。后楚国在秦国的打击下日趋衰弱,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投入了汨罗江,辞别了他所无限热爱的土地和人民。屈原走了,却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留下了浸透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人格和不断追求真理精神的优秀诗篇,这就是楚辞中最为光彩多目的《离骚》、《九歌》、《九章》与《天问》等。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国第一首由诗人自己创作的独立完成的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该作品创作于屈原受到谗言,被迫流放的时候。《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他怀着满腔赤子之心,以高洁的品德、炽烈的爱国激情,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美政”理想,纵使受到奸佞、小人的打击、排挤,也矢志不渝,宁死不屈。《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离骚》艺术上有着极高成就。首先,《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开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影响了从古到今的诗坛。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述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还采用了大量“比兴”手法,但它和《诗经》中的“比兴”有所不同,它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用来比喻的形象中,包含了一种幽远的意境,更增强了其浪漫主义的色彩。

再次,在语言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创造出了适宜表现复杂思想内容的新型诗体—楚辞,所以这种诗体又称“骚体”,诗人也称为“骚人”。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

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道出了屈原的不朽:“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而司马迁则称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鲁迅也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后来,人们又将《诗经》、《楚辞》并称为“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视为学习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