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分泌系统药源性疾病

内分泌系统药源性疾病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内分泌系统起作用的药物分为二类:一类被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药物,另一类用于治疗某种疾病而影响了内分泌系统的药物。药物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①药物用量过大或超量。鉴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其特殊的一面,在临床中使用各种药物时,必须正确掌握用药剂量、用药速度、用药的疗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要严密观察药物治疗的全过程。

对于内分泌系统起作用的药物分为二类:一类被用于治疗内分泌疾病的药物,另一类用于治疗某种疾病而影响了内分泌系统的药物。随着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的范围不断扩大,药物引起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症状也日益增多,已逐渐被人们重视。如使用甲巯咪唑甲状腺片过量时易产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胺碘酮与碳酸锂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①药物用量过大或超量。如胰岛素在静滴时因剂量过大或因滴速过快在单位时间内胰岛素超量可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因其作用较快,当使用剂量偏大或过大很容易发生低血糖症,尤其对老年糖尿病伴肝肾功能减退者。Foster等报道了30例低血糖偏瘫,发现绝大多数约86%与降糖药物治疗不当有关。由此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曾有报道。抗甲状腺药物应用,当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缓解后未及时减量或在乔本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因剂量偏大容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②用药的时间过长且不合理。如临床上常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泼尼松,如使用剂量不当,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方法不合理,均可引起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③对某些药物的相互协同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不熟悉。如水杨酸类、磺胺类等。因这些药物能在磺脲类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置换,使磺脲类游离而增强降血糖作用。如氯霉素、双香豆素等能抑制与磺脲类在体内灭活有关的酶系统。从而加强了磺脲类的低血糖反应。又如普萘洛尔能抑制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与糖异生,当糖尿病未理想控制、进食量少、肝糖原贮备不足、剧烈运动、酗酒等情况下,普萘洛尔易导致磺脲类低血糖反应加剧。④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不全面。如胺碘酮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因其半衰期长,体内排泄慢,经过临床广泛使用,发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约15%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胺碘酮含碘量较高,长期服用可使组织含碘量增加,碘逐渐释放可诱发甲亢或甲减,尤其对有甲状腺肿或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其发生率为1%~23%。

鉴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其特殊的一面,在临床中使用各种药物时,必须正确掌握用药剂量、用药速度、用药的疗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要严密观察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一旦出现某些不良反应要及时做一些相关的实验诊断检查,以便及时做出处理,以防严重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