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德育创新,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审视现实的高校德育,我们会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舍本求末的例子。

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王 雷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德育理念、内容、形式、途径和作用等方面勇于创新,提出新思路,开拓新境界。高校德育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德育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高等学校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应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直面德育现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审视德育理念、思路、内容、途径和作用,推动德育水平达到新境界。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推动德育思路创新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理念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德育创新,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审视现实的高校德育,我们会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舍本求末的例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高校的德育实践,我们会发现,许多苦恼、困惑会迎刃而解,在同各种思潮的碰撞和较量中,我们会取得优势、占据主动。

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高校德育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思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在内容或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某种定位模糊、思路不清的问题。大学德育说到底应该在两个维度上展开:一是人文关怀,二是价值认同。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是对人的主体地位、人性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人格、诚信、善与爱等品质的肯定。它的核心是个体价值观的确立,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在个人身上的统一。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是人文精神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接纳,是个体价值选择过程中,逐步接受社会核心价值“矫正”乃至趋同的过程。人文关怀与价值认同之间不是互相排斥、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共同服务于以人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的创新首先应在这一思路下进行新的规划乃至转型。

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推动高校德育机制的创新

从人文关怀和价值认同的思路出发,高校德育机制的创新至少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构建高立意、低姿态、近距离的德育实施机制。必须站在历史高度和宏观视野,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德育工作,也就是说德育工作立意要高。但在实施过程中,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越是放低姿态、淡化身份、拉近距离、平等交流,就越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这种理论上“登高望远”、运作上“拉近距离”的实施机制,顺应德育改革的趋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易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亲和力,增强认同感,既彰显人文关怀,又实现价值认同。

第二,构建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他律是外部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他律是被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律是主动的,可以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他律依赖于自律,通过自律发挥效用;自律以他律为先决条件,通过他律逐步养成。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有机结合,德育工作则更有力量。

在德育实践中,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必须改变重视他律,有意无意轻视自律的倾向,既要重视他律的环境塑造,更要重视激发学生自律的氛围营造。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感染、环境熏陶等途径,对人施加影响(他律),把人从个体的自然人转变为遵规守纪的社会人,逐步使遵守社会规范、约束自我成为学生下意识的、自然的反应(自律),经过长期的严格自律,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直至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进而实现德育的目的。

第三,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励是指激发人强烈的行为动机和行动愿望的心理干预过程。现代德育要善于根据学生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求,创设激励场景和激励条件,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的动机与愿望。

事实上,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早已被应用于德育实践。在当今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物质需求已经得到相当满足的时代,不断创新精神激励的机制,量力辅之以物质奖励,是德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精神激励,人们一般在荣誉激励方面有所尝试,常见的是评优表先。其实,精神激励的方式很多,比如参与激励、学习(或工作)激励、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满足人参与活动、参与管理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让其参与,会被认为是惩罚),这是参与激励;设法将人安排在适当的专业(岗位),让其具有学习(或工作)的兴趣,产生学习(工作)成效,快乐学习(工作)或享受学习(工作),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就是学习(工作)激励;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使人感到每一步努力都有一个诱人的目标在牵引,这就是目标激励;设法进行情感沟通,使人被真情打动,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情感激励。构建各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机制,必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实效自然会得到提升。

第四,建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系统互动的合力机制。应当承认,这些年来,各高校都强调要建立全员育人的德育机制,但在德育实践中,这种合力机制普遍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说起德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道德说教。其实,德育的内涵及外延远不止如此。现代德育是大德育概念,涵盖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学校的各个子系统,必须从育人的高度出发,来设计学校各个子系统的运作模式和运行规范。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如果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教,可以看做是润物细无声的“软工作”,那么依据规章制度和运行规范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则可以看成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硬工程”。如果它是经不起考验的“豆腐渣”工程,即使道德说教产生了效果,也会抵消,达不到德育的初衷。必须明确,高校中的管理,其本质含义绝不是管学生、管人,而是良好育人环境的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硬件条件(包括器物和制度)的育人功能的不断提升。把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理与服务之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成功率,使教育在更广大的时空中显示威力,同时,也使管理与服务工作更见成效。当我们把德育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之中,堵住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消灭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盲区,我们所强调的全员育人的机制也就建立了。

第五,建立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德育评价不像智育那样便于量化,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评价,还要进行道德行为的评价,而道德行为是个难以把握的变量,它具有随机性,其稳定性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所以,关于德育评价机制的创新,非常值得研究。探索建立一种定量与定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的评价机制,也许能较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德育状况。

三、遵循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思路,进行高校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首先,高校德育是价值认同和人文关怀的统一。当前,需要我们重点思考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如何防止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泛政治化”问题。或者说,在价值认同和人文关怀的天平上,过分机械地强调价值认同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导致在实践中德育往往不受学生欢迎,实效性不强云云。其实,青年学生不是不需要精神信仰和心理皈依,只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简单化、“泛政治化”倾向,造成德育事实上的弱化。

海德格尔在俯瞰当代社会中人的处境时曾这样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当代这样对人拥有这么多的知识,但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少地懂得人”。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国人的精神世界需要我们去作深入的解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给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使国人在精神上摆脱了旧文化传统的束缚,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而且激发了人的空前的创造活力。可以说,历史的车轮把中国人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由于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时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个阵痛的过程,在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冲击乃至否定,而新的文化观念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一些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出现了种种危机,人们在感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正经历着精神失落的苦痛。

处于文化思潮最前沿的高校,作为思维最活跃群体的大学生,这种精神危机和心灵挫折感受更为直接和强烈。高校德育必须直面当前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这一精神特征,实施人文关怀,满足人的心灵需求。也就是说,高校德育内容不仅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解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要素,更要有心灵教育——塑造精神支柱和心灵皈依这一重要内容。这一点,超越于政治信仰之上,更具有终极意义。

其次,德育形式的选择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原则,采取受学生欢迎、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的方式。德育形式必须多样化,生动活泼而又喜闻乐见,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理性的升华。在这儿,需要强调的是,应当对网络德育予以足够重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带来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对于网络这个阵地,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坚决占领,回避绝不是正确做法。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应学会网上交流和网上漫游,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在网络沟通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都变成网民,地位完全平等,无角色意识的差别,在这一阵地中的教育效果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第三,德育应从单向式走向多向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单向式灌输,其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信息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德育必须变单向式灌输为多向式交流,不仅教师与学生应有相互交流,而且学生之间也应有相互交流。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在心灵和思想的撞击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四,德育应从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校园层面的德育,称为平面式封闭性德育。我们不能总把学生放在“净土”或真空中,而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磨炼。因此,现代德育追求开放性,力求实施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

第五,德育应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德育若能唤起学生自我思考、自主选择,那才是真正成功的德育。德育工作者应该尝试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自助餐”,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改变过去教师“一人掌勺”的做法。

四、对高校德育作用的思考

中央有关文件中指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如何准确把握这一德育作用的定位呢?笔者认为,归结为一点就是德育应具有先导性或预见性。如果德育失去了先导性,那么“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便无从谈起。实际工作中,在某些地方,德育似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出了问题归结为‘思想教育’没搞好”。这种没有事前预防而是事后补台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德育先导性丧失问题。还有人把德育工作队伍比喻为“消防队”、“应急队”,这是对德育属性和功能的误解,无视德育的先导性。“导向”应该是先“导”,而不是后“补”,“动力”应该是先有“动”而后才有“力”。在高校工作中,德育先导性作用滞后的状况必须改变。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破除思想禁锢的解放思想为前提和序幕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我们党的一切宏伟事业都是在不断地解放思想中取得的,党也一直把解放思想作为不断取得进步的法宝。同样,高校德育乃至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也有赖于解放思想的程度。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作为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唯有不断地创新,高校德育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不断提高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