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中心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转型研究领域面向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此中心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190人次;共有70人次出国访问、讲学。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创设于2000年,是整合文、史、哲三大学科骨干力量组建而成的学术平台;2001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7年成为实体性科研机构。此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3人,教授20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其中21人具有博士学位;校内兼职人员8人,教授7人,副教授1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

此中心以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转换的目的,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为主题,设有明清文化及其近代转型、明清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战国秦汉简帛整理与现代解读、近世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创造转化、中西文化比较与中西思维方式互动、传统集部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转型6个研究方向。

此中心现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转型研究领域面向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主要成绩

1.人才培养

此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方面具备了一定规模。十年来,此中心共招收硕士研究生622名,博士研究生287名,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7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97名。

2.队伍建设

此中心逐渐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新老结合的学术研究团队。此中心负责人冯天瑜教授当选第一、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06年当选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郭齐勇教授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主席、全国中国哲学研究会副会长,2006年被授予第二届全国教学名师。此中心主要成员中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被聘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1人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

3.学术研究

此中心成员出版学术专著、文集、教材、译著等180部;在国内外各级学术报刊发表论文1200余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2个,其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5项,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2项;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30余项,其中2008年2月冯天瑜著的《张之洞评传》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010年陈文新著的《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版),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一等奖。2007年,此中心被学校评为优秀科研单位。

4.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此中心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9次,与会学者汇集了相关领域国内外的一流学者,反映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态。此中心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190人次;共有70人次出国访问、讲学。此中心已经和美、日、德等国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合作项目5个。

5.学科交叉与整合

此中心项目涵盖了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的3个主干一级学科(均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历史学、哲学、文学,以子项目研究为纽带,整合了众多二级学科的优势力量,使各学科深度融合,互补共生。其中,在中国古代史等原有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中国哲学、世界历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等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简帛中心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国学学科博士点正式招生。

三、主要经验

(1)建立健全财务、人事制度。经费支出、人员配备皆以服务科研为基准。

(2)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以项目聘任方式吸纳海内外高水准研究人才,构成富于活力的研究团队。

(3)以重大研究课题为中心,实行研究人员项目聘任制,超越学科和院系界限,互通有无,形成创新合力

(4)以重大课题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为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5)保持创新中心与院系之间的矩阵关系,彼此互享学术资源。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1.陈锋主编的《15—20世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书系》

此书系共计300余万字,在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山区开发、市镇形成与发展、社会保障与基层社会、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该书系获湖北省十大精品图书、2000—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

此书共18卷,1400万字,2006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著作,在体例和内容创新方面具有先导示范意义,被誉为中国文学史界的“万里长城”。荣获首届政府图书奖提名奖(2008年)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入选“新中国六十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展”(2009年)。

3.冯天瑜著的《“封建”考论》

此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第1版,翌年出版第2版。作者运用独创的“历史文化语义学”范式,对“封建”概念的古今演变、中外对接历程做了前所未有的考析,瓦解了“泛化封建”的学理基础。该书出版后,激起了“封建”名实大讨论,堪称学术奇观。2009年2月,该书第二版获湖北省首届出版政府奖。2010年10月,该书修订版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纳入“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第一辑出版。

4.郭齐勇著的《儒学与儒学史新论》

此书在郭店楚儒家简的研究上,在天道心性论阐释、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冯友兰思想内在矛盾的揭示及关于儒学宗教性的讨论等方面均富开创性或开拓性。作者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反省全球化,重释性情论,解读宗教性,超越新启蒙。该书出版后,获国内外学界关注与好评,2004年10月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彭浩、陈伟等著的《二年律令与奏谳书》

此书由武汉大学、荆州博物馆、日本早稻田大学三方合作完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此书在中国大陆第一次大规模运用红外线成像系统,竹简图像清晰度远超从前;在竹简认读、标点、缀合、编连以及分篇等方面均有重要改进;注释也更为详明、准确。此书广受海内外学者关注,多为引述。著名学者王子今先生称其“站到了真正的学术前沿”。

五、“十二五”建设规划

1.总体目标:努力把此中心建设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高水准学术平台、国内一流人才培养基地。

2.总体任务:将加强队伍建设,吸纳优秀科研人才;加大资金投入,更多用于直接支持科研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产出一流水平科研成果,培养深厚学术功力人才。

3.科研规划

(1)指导思想:基于本中心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特色,本着凝聚学术方向、汇聚科研队伍、推进改革创新、产出重大成果的原则,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研究主攻方向,抓住中华文明“生成”(先秦)与“转型”(明清以降)两大环节,设计课题,展开研究。

(2)课题规划:基地重大项目课题六个: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明清以降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语义变迁,明清以降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文化探寻,礼学与明清以降的民间社会,先秦哲学史,明清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

基地一般项目课题四个: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哲学文献研究,明清以降“理学”概念的变迁,“文学”概念的演变与中国近代文学学科体系和文学观念的形成,官修史书与王朝政治关系研究。

(3)实施措施:在争取国家资助的前提下,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环境,组织学术委员会,选聘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参与基地重大项目研究,有计划地向国外知名学术机构派遣访问学者,促进合作,编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分解重大课题,列出子课题,招标聘请研究人员,严格实行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考核,以会议、讲学等多种方式,推介、完善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