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中心成立以来,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完善科研体制。该书2004年获吉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综合类三等奖。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于1999年入选为教育部首批十五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九五”、“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单位,并分别2004年、2010年入选吉林大学“985工程”二期和三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多年来,此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咨询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

目前,此中心共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8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26人,归国留学人员26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主要成绩

(1)科学研究。多年来,此中心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优势,积极拓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突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了一批具有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十年间,此中心共出版著作102部,其中,专著51部;发表论文1256篇,被采纳咨询报告138篇,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8项;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66项,获得科研经费1515.3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9项,国家各部委重大委托项目16项。

(2)咨询服务。此中心在“十一五”期间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导向,不断强化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十年来,此中心主要针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东北亚区域经济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我国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及朝鲜半岛政治经济形势等方面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些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多项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被政府采纳。

(3)学科建设。经过十年的建设,此中心原有优势学科的实力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相关学科也逐渐成长;通过跨学科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逐步建成。此中心现有硕士点7个、博士点5个。中心成立以来,共增加人口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国内东北亚研究领域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综合研究实力较强的学科群。

(4)国际学术交流。此中心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外语优势和中心的地缘优势,在进一步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与蒙古国、欧美国家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先后与其他单位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6次,国内学术会议15次;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74次,国内学术会议144次;聘请国外专家讲学56人次,应邀出国讲学45人次。

2.主要经验

(1)不断整合科研资源,提高科研实力和研究质量,形成东北亚综合研究的优势和特色。此中心成立以来,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完善科研体制。为了发挥学科齐全的优势,开展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2001年9月,此中心借新吉林大学五校合并、学科调整的有利时机,把原来的国别研究室重新整合组建了4个专业研究室,即东北亚经济研究室、东北亚政治研究室、东北亚历史文化研究室和东北亚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在保持国别研究优势的同时,加强跨国别综合研究的能力,形成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为完成重大课题提供体制保障。

(2)加强应用研究,积极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此中心努力提高应用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为地方服务,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制定对外经济、外交及安全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①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研究。图们江地区开发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点项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吉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此中心全面参与了《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设计,为这一国家战略的制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

②朝鲜半岛政治研究。朝鲜半岛是东北亚乃至世界范围内最不稳定、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我国有重大影响。此中心长期跟踪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并不定期地为国家提供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例如,2002年完成了《关于朝鲜建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及其对我国影响的考察报告》,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评价。2010年,王胜今教授针对朝韩炮击事件及朝鲜半岛最新形势走向撰写并提交咨询报告,得到教育部、外交部等部门高度评价,被评为2010年度教育部优秀咨询报告。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王胜今的专著:《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

党中央在“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蓝图后,作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结合翔实的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我国的人口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间辩证的相互促动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回答,编写出这部专著。该书2004年获吉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2007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综合类三等奖。

2.王胜今的专著:《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兼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的移民侵略》(2005)

该书首次科学论证了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的“移民侵略”,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日本侵华史研究的空白。该成果为中日关系史研究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同时,为我国政府在对日关系领域开展外交斗争,打击日本右翼势力,在中日关系历史问题上开展有力、有理、有据的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新依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了该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也引起了极大反响。该书2007年分别获国家人口计生委第四次人口科学奖一等奖、第七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王胜今、吴昊、于潇的论文: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2008)

该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的国土开发战略、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城市化战略、区域一体化战略等区域发展战略,并对当前存在的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的模糊认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剖析和批判,是最早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总结和阐释的学术成果之一。该文发表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载。该文于2011年获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此中心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家在东北亚地区的重大战略需求,对东北亚地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方面,重点研究东北亚地区自由贸易区(FTA)、产业合作、跨国旅游等问题;在东北亚区域政治领域,重点研究朝鲜半岛关系、地区安全机制等重大现实问题;在东北亚历史方面,重点研究俄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东北亚地区移民史等问题;在东北亚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究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等问题;在中国东北地区发展领域,重点研究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过程中的对外合作、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模式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