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是依托吉林大学经济学科,于1999年重组原吉林大学经济研究所、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所而成立的研究机构。2000年12月被正式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以研究国有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5月,吉林大学与中国恒天集团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先后举办了10次全国性和国际性“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不断壮大国有经济理论的应用价值。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是依托吉林大学经济学科,于1999年重组原吉林大学经济研究所、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所而成立的研究机构。2000年12月被正式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以研究国有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重点研究基地。

一、总体情况

经过十年的发展,此中心荟萃了一支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理论素质、创新精神和优良学风,学术造诣颇深,具有较强研究能力、较突出研究成就的科研梯队。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1人,其中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37人,校外专兼职研究人员14人,在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中有教授21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博士生导师1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主要成绩

1.在科学研究方面

十年来,此中心共发表论文718篇,其中在CSSCI检索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62篇,出版专著、教材66部,获省、部级奖励52项;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10余项,获课题经费总额达1100余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4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项,教育部一般项目5项,教育部委托项目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6项,吉林省软科学项目10项。

2.在人才培养方面

此中心成立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08人,博士研究生273人,是国内公认的高层次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心。2001年开始,此中心从21世纪高层次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出发,开发出一些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成果的课程,为拓展研究生的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十年来,此中心研究生发表论文61篇,编著学术著作11部,有15名学生的论文在吉林大学“精英杯”研究生优秀论文评奖活动中获奖。

3.在学术交流方面

此中心与国内外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先后有20余名研究人员赴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地区)进行讲学、考察访问和开展合作研究,同时多次接受来自美洲、欧洲、亚洲不同国家(地区)的数十名学者来访。从2001年起,每年主办“国有经济论坛”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累计千余人次,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经济日报》、香港《大公报》、凤凰卫视新闻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作了采访、报道。2009年起该论坛升级为“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每年在北京举办,力争在短时间内将“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打造成中外著名的国有经济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4.资料图书信息建设方面

此中心资料室拥有数量丰富、种类齐全的中外经济学理论图书资料和本研究领域最前沿的书刊著作,现有中文藏书8935册,外文藏书5680册,中文期刊78种,外文期刊34种,中心主办《国有经济论丛》和《国有经济评论》两种集刊。此中心不断强化网络信息的交流平台,在中心网站http://ccpser.jlu.edu.cn上设有“国有经济论坛”、“国有经济动态”等多项链接,不断追踪本领域的发展趋向,并建设了内容丰富的国有经济研究数据库。

5.在决策和咨询服务方面

中心专兼职研究员共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并被采纳的咨询报告达70余篇,主动承揽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研究课题27项,获科研经费358万元。徐传谌教授等提交的“关于解决吉林碳素股份公司体制型困难的建议”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起步阶段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与建议”得到了原吉林省省委书记王珉的批示,被吉林省人大办公厅采纳;“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课题组撰写的“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几点对策建议”于2004年2月13日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并在“两会”之前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呈温家宝总理。2010年5月,吉林大学与中国恒天集团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吉林大学委托此中心代表吉林大学与恒天集团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中心的服务意识。

(二)主要经验

1.凝练中心研究方向

此中心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学校学科建设需要,不断凝练和巩固国有经济研究方向,造就了主要研究方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良好局面。十年间,此中心在国有经济基础理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外国有经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获得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2.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此中心经过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和培养提升团队成员素质,使学术团队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采取激励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不断提高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3.重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连续举办了44次“国有经济博士论坛”、21次“国有经济名家讲座”,并与韩国、日本、美国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举办了10次全国性和国际性“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不断壮大国有经济理论的应用价值。

4.重视硬件条件支撑建设

此中心自主开发建设了《国有经济数据库》、《国有企业案例库》两个数据库;主办了《国有经济评论》和《国有经济论丛》以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报告》等,逐渐建立中外国有经济研究交流平台。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出版《国有经济评论》、《中国国有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和举办“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国外学术会议。

(2)2004年5月宋冬林教授撰写的《关于实施打包改制推动东北国企改革的建议》咨询报告呈送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李毅中书记和邵宁副主任分别予以批示,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3)2006年12月徐传谌教授撰写、出版的专著《国有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论》是基地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中期成果“国有经济控制力及控制方式新探”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被《新华文摘》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4)2009年9月汤吉军撰写的论文《国有企业退出的锁定效应分析》一文从深层次上分析了国有企业难以退出市场的经济逻辑,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全文转载。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将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追踪国有经济研究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将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有金融资产风险管理、后危机时代中外国有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化条件下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1)以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面向国家战略、融入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2)优化和完善重点研究基地体系,使中心成为大学教育制度的载体,变革培养人才模式的重要阵地。紧紧跟随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脉络,密切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发表有时代性、学术性和前沿性的理论观点,引领国有经济发展趋势,前瞻性理解国有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3)创新组织管理。特别是要加大中心的开放性,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集中精力研究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同时加快国际化步伐,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国有经济研究学术品牌。

(4)继续秉承“树国际视野,育民族中坚”宗旨,明确树立“走出去”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并在不断探索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中心逐渐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有经济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