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分法”到“四分法”

“三分法”到“四分法”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社会文明的内涵和层次是丰富而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时代实践的需要,将社会文明划分为“两个文明”、“三个文明”或“四个文明”、“五个文明”。这样,“三个文明”又进一步扩展为“四个文明”,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社会文明建设在实践和理论上日益发展和日益深化。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政治文明”终于突破“二分法”的界定,成为社会文明“三分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提出也是这样。

案例三 和之韵:从社会文明建设的“两分法”、“三分法”到“四分法”

一、案例呈现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最先提出的是“两个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此之后,“两个文明”建设成为一种习惯的固定用语。

在改革之初,提“两个文明”建设是切合时代实际的。当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首先在农村然后在城市逐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渐进的方式破除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放被束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由解决全民的温饱进而过渡到实现小康,因此,物质文明建设被提到首要的地位。与此相对应,精神文明建设也被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1986年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具体工作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和全面的部署。这个决议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的关系作了明确的阐述,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根据对社会文明建设的这种“二分法”,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被包含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对此,决议作了这样的说明:“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此时,政治文明建设的概念还未被独立地提出来。

从理论上讲,物质和精神作为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它们分别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从这一思维理路入手,把社会的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其内在的根据和合理性。但从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结构来讲,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性来看,提物质、政治和精神“三个文明”建设,更能深刻地反映社会文明的全貌。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本质联系日益紧密,改革的整体性特征日益凸显,政治体制改革愈来愈具有突出的意义。从本质上看,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江泽民同志于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则进一步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社会文明理论更趋成熟和完善。

实际上,社会文明的内涵和层次是丰富而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时代实践的需要,将社会文明划分为“两个文明”、“三个文明”或“四个文明”、“五个文明”。在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项新要求。如何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具体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其中第五个方面的要求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样,“三个文明”又进一步扩展为“四个文明”,生动地反映了我国社会文明建设在实践和理论上日益发展和日益深化。

二、案例讨论

1.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四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社会文明的内涵和结构是丰富和多样的?划分社会文明的内在根据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三、案例点评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这样一个逐步扩展和推进的过程。一般来说,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还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时候,物质文明建设必然会被置于中心的地位,而与此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则被界定在从属的地位,至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往往难以提到一个应有的位置。以政治文明建设为例,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使政治变革的要求变得十分紧迫,以致不变革就不能继续推进经济的发展时,政治文明的建设才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当然,历史的演进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时也有这样的情形,政治变革走在经济的前面,成为经济变革的开路先锋。但即便如此,政治变革的最终完成,也有赖于经济变革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变革正是这样。中国的这场改革是从经济这一端开始的,首先在农村继而在城市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并促进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任何经济体制的变革不可能不触动传统的政治体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明确地提出了要对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特别是领导制度进行改革的战略任务,并且认为这个改革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主题内容。但后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受到影响。直到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政治文明建设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政治文明”终于突破“二分法”的界定,成为社会文明“三分法”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的提出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DP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方面我们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一是陆地生态恶化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每年以100万公顷的增长速度继续扩展;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已达13500万公顷,而且每年新增200万公顷。二是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不断恶化,赤潮发生次数增加,面积扩大;由于非法采捞和栖息环境的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三是自然资源短缺且浪费惊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森森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人均草原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但是,我国资源耗费却大大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所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四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全国大气污染排放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不仅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将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于是,生态文明又被提上议事日程,社会文明的“四分法”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

由此可见,社会实践不仅是推动文明进化和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划分文明层次的根据和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的内在结构不断分化和完善。可以断定,不久的将来,诸如“生活方式文明”、“国际交往文明”等也会被人们正式地提出来,并被列为社会文明的必要构成环节。

不管社会文明被人们划分为多少层次,它仍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个层次的文明之间相互依存、耦合互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们的结构关系会发生调整和变动,但是物质文明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其他文明的状况这一点是确定不移的,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前提也日益强行地迫使人们承认它的至上地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环节,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法律保障和精神动力。然而,在这些不同文明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僵死的和模式化的,而是流动的和多维的,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时这一要素或那一要素充当了文明进步的主导角色,而且从不同的视角看,这些文明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对此,我们都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况予以具体的分析,这才是真正辩证的态度。

四、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二节,亦可用作讲授第三章第一、二节时的参考,特别要善于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阐明“四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2.本案例亦可作为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一、二节,第四章第三、四节,以及第七章时的参考。

3.本案例可作为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节时的参考。

(作者 左亚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