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书是我终身的爱好

读书是我终身的爱好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借着光来读书。后来,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三国方士葛玄之从孙,世称小仙翁。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故事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刻苦读书的榜样。

139.匡衡凿壁借光

【故事今编】

匡衡很勤学,但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却照不到他的房间。匡衡于是就在墙上打了一个洞用来引进烛光,借着光来读书。当地有一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里十分富有,书又很多,匡衡就给他家做雇工,辛苦劳动而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匡衡,匡衡回答说:“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原文精读】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

【字词注释】①逮:到,及②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③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希望可以读遍主人的书④资给以书:就把书借给他⑤遂成大学:终于成了大学问家⑥《西京杂记》:作者为葛洪(约公元281—公元341),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从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葛洪通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认为修道者如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便“无以攻疗”,不仅不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

【再读品味】

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故事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刻苦读书的榜样。刻苦读书的榜样很多。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督读书。他自幼勤学,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第三,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无独有偶,读书也是毛主席的爱好。几十年来,毛泽东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据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只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匡衡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坚持学习,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环境,更应刻苦读书,要学得更多知识,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居要片言识记与书写】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遂成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