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爱与赞美

热爱与赞美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真诚与爱心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阳光的温暖;用赞美与赏识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理解与宽容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说,是张老师启迪了我的心智。从此,我喜欢学习语文了,这与张老师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易中天之所以受到大批观众的热爱和全民追捧,主要在于他用通俗的语言翻译正史,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历史。每个教师的行为特征与教学方式散发的个人魅力各有千秋。

热爱与赞美

我曾经多次调查过学生们心目中优秀老师的形象,他们各有各的标准。有的认为“严师出高徒”,他认为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有的认为老师要有责任心,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有的认为老师要有爱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等等。那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什么样的呢?

(一)对学生平易近人

作为一位优秀教师,对学生要像慈母一般,让学生觉得你很有亲和力,学生才愿意和你沟通、交流,才愿意从你那儿接受道理和知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理。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初中班主任马以应老师。刚升入初中时,我比较胆小,对初中生活既憧憬又有些担心,甚至有些恐惧,有点不适应新的环境。但是见到马以应老师以后,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马老师为人很随和、亲切,没有所谓老师的架子,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庆幸,同学们都愿意接近她,我也不例外。这样平易近人的老师我还害怕什么呢?我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也敢和马老师主动打招呼、说话了,感觉她特别亲切。记得马老师对学生很好,有学生犯了错误,她很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工作做完后,总喜欢拍拍学生的后背,用鼓励的语气对学生说:“下次不要再犯错了,老师相信你。”那时我的心里就萌发了一个想法,将来我也要当一位老师,做一位像马老师一样的老师,和蔼可亲,不端架子。后来,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

(二)开启学生的心智

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所有的儿童都是天才”,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美好、纯洁的,在这个世界里,最好的“位子”是留给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老师高尚纯洁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有感情、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用真诚与爱心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阳光的温暖;用赞美与赏识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理解与宽容对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我在初中遇到的语文老师张树梅老师就是挖掘我潜能的一位好老师,张老师是我初中记忆最深刻的老师之一。初二年级,张老师成为我班的班主任,给我班带政治,还兼任我班的语文课,其实她是学政治的。记得她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由于我小学的语文基础不怎么好,特别害怕写作文。听到张老师布置作文,我立马犯了愁。怎么办?我心想,一定不能给新班主任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第一篇作文一定要好好写。那个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作文参考书之类的书籍可作参考。遇到写作文这样的事,只能靠自己日常的积累与生活经验来完成。于是,我只好冥思苦想家乡的山山水水带给我的快乐,乡亲百姓给予我的关心,又搜肠刮肚地寻找好词佳句,经过几次修改,终于凑成了一篇不到二百字的作文。没想到,在作文讲评课上,张老师竟然讲评了我的这篇作文,她说薛海林的这篇作文写得很真实,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点对写作文非常重要。听了张老师的话我真是激动万分,要知道,我的作文是第一次得到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夸奖。从此,我对写作文有了信心,并暗下决心,以后要更认真地写作文,不能给张老师脸上抹黑。可以说,是张老师启迪了我的心智。从此,我喜欢学习语文了,这与张老师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与表扬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教育学生,要多看学生的优点,多看学生好的方面,少看学生的缺点,即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学生变得更有信心。要知道,不仅大人需要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和鼓励!作为老师,应以宽广的胸怀,热爱每个学生,应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给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的鼓励,尽可能多的信任,尽可能多的赏识,尽可能大的尊重。与成年人相比,学生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学习和探索,在信任中去克服幼稚和错误。学生在顺利和成功时应该得到信任,这一点老师容易做到,但老师还应明白,学生在遭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信任,这时候老师也应该不吝惜信任,这才是真心爱学生,才叫懂得如何爱学生。

(三)语言风趣幽默

易中天之所以受到大批观众的热爱和全民追捧,主要在于他用通俗的语言翻译正史,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历史。比如说“韩信是待业青年”“诺,相当于现在的OK”等诙谐幽默的语言在易中天教授的讲课中时有出现,让人在忍俊不禁中饱受教益。幽默能让人心情舒畅,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从老师的幽默中看到了老师的睿智,我觉得一位好老师应该是个懂得幽默的人。幽默是师生关系的调味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的高中班主任李志荣老师担任我班的数学教学。至今,他那富有个性的肢体语言、生动丰富的面部表情及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还时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感觉依然是那么生动、清晰。深奥的高中数学题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奥妙无穷!多少学生被他精彩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住,在他画龙点睛般的指点下解开了一道道似乎无从下手的数学难题,从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那时起我也更加喜欢数学了,尤其喜欢挑战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这完全受益于李老师那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

(四)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师与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作对象是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每一个优秀教师竭力追求的目标。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1.凭魅力吸引学生

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教师必须凭借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能力吸引学生。每个教师的行为特征与教学方式散发的个人魅力各有千秋。但我认为这几点尤为重要:

首先,对生活有阳光思维。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因生活中的小事影响自己上课的情绪。一定要避免迁怒于学生。学生最喜欢的是笑口常开的老师,最害怕的是愁眉苦脸的老师。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教师,要学会阳光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其次,对学习有极大热情。把“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优秀教师身上并不过分。教师在课堂上简洁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的阐释,都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得来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浅出,领悟学习的真谛。

再次,对教学有充足的准备。再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再强的老师,也不能打无准备之战。精心地备课,是上好课的最关键的环节。中学时代,我的化学老师牛正时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老师之一。课上课下,他始终充满活力,他喜欢运动,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他跑步穿行在校园里,走路轻盈快捷。在课堂上,他那娴熟扎实的业务功底、干脆利落的语言表达无不吸引着所有的学生,几乎没有人在他的课堂上打瞌睡。他一边讲解一边非常利索地在黑板上写下方程式,然后引领着学生们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与特点;他用干净明亮的试管为大家演示了许多奇妙的化学变化,使学生们对化学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他用自己总结的顺口溜概括了化学规律与方法,引领着学生们驰骋在神奇的化学殿堂。牛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同学们却喜欢上化学课,这正是牛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在。牛老师在课堂上那潇洒自如的教态及语言表达,30多年来,始终像阳光雨露般滋润着我的教学之树,使我终生受益。至今,我还能熟练地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为初、高中学生辅导化学,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这批优秀老师的谆谆教诲。现在的学生见识广,知识面宽,所以,我在课前总要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有效地设置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所备内容要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靠爱心感化学生

冰心老师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读这些话时,我不由得想起了1991级的一个学生——聂建喜。那是他刚上高一不久的一天,他找到我后很难为情地开口说:“薛老师,我……我不想念书了。”“什么?”坐在椅子上的我惊异地站了起来。但我还是很快平静下来,认真地问道:“有什么原因吗?聂建喜同学?”“我……我……数学什么也听不懂,英语也不会,一上课就瞌睡,常挨老师的骂,还有政治,什么也记不住。”“没关系的,聂建喜同学,刚开学,可能部分老师讲课的风格你一时难以适应。再说,英语是一门新学科,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坚持吧,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以后再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了。你如果不上学了,你的父母一定很难过的。”“我……我……”他还想说点什么,但又没说。他走了,我十分茫然。此后不久,他真的不来学校了,我感到无法理解,就直奔他家给他做工作。我以温和的口气问道:“喜子,你为啥不想上学?”“我……我……我实在不想念书了。我一点儿也……学不进去。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什么也不会……回答,他们总是讽刺……我,我……我……”我从他的回答与表现了解到他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便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他做工作。也许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他,他终于回心转意,答应跟我回到学校上课。他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逃课了,我跟您回学校上学,我写保证书。我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从那以后,我找准时机,不断地鼓励他,不断地提醒他。他真的再没有逃过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除了英语外,期末考试他的其他功课都及格了。看到这样的成绩,我与他都由衷地感到高兴,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直比较争气,比较努力,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

他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就来看我。并兴奋地告诉我,他准备参军,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军人。20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这位学生每逢节假日都要来看我,每次见面都说一辈子忘不了老师的恩情。实在忙的时候,他也要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问候一声。每次听到他的声音,我都觉得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何等的神圣,而当年我只是尽了一个教师的职责。

教师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永远也忘不了1983年10月的一天,我到银川开会两天,没想到我班出现的情况让我无法接受,乃至气愤之极!课堂纪律差了,教室卫生差了,教鞭也不知被谁弄断了,黑板擦也不见了,却无人过问……我开会返校后来到班里,在上课前压住气愤,用伤感的语调说道:“同学们,我对你们绝望了。两年来,我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同学都难过地低下了头。我并未批评哪一个同学,我甚至连一句发火的话也没说,可是每一位同学都认为是自己让老师伤心了。第二天我到班上,看见班里被打扫干净了,新教鞭插在讲桌上,板擦也回来了,科任老师也反映学生纪律很好……这令我啼笑皆非,我这个班主任在与不在,学生的表现怎么如此之大呢?与其说是靠教育,不如说是靠爱的付出,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热情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亲近感、依赖感,班主任不在他们竟然乱了章法,无所适从。

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爱学生不光是说在嘴上,而是要渗入学生的心灵,做到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应从转变我们教师的观念开始,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诗言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心田需要的正是这种春雨式的滋润和慈母般的关爱。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尽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努力下塑造健全的人格。

师爱是师德之魂。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啊,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的,这是一种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又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也正是这种爱,促进了学生的成人和成材,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作为老师不仅要爱那些优等生,更要偏爱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不仅是无私的,更是公平的。老师的爱,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找理由爱学生,必须努力地找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的可爱,有的聪明,有的勤奋,有的宽容。当你为调皮的学生生气时,你就告诉自己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自己也会犯错误,只要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给机会让他们改正避免下次再犯就是了。当学生生病时,送上暖人的关怀;当学生失败时,给予真诚的安慰;当学生进步时,报以衷心的祝贺。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是能够体会到的。

3.想办法鼓励学生

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生自信心不强的条件下,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个信条是我成为优秀老师的法宝。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所以教师要善于赞扬学生,而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例也告诉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责难和赏识,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一样。经常鼓励学生,用赏识和赞许的目光关注学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尽力关注每个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鼓励他。当学生听讲很认真时,老师可以说“你很会倾听,听课状态特别好”;当学生回答错问题时,老师可以说“很接近,虽没答对,但能举手回答问题,勇气可嘉”;等等。总而言之,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励学生,学生们学习会越来越起劲。在课堂上不仅请积极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更应该给那些胆小自卑的学生更多的机会,这样既培养了自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那些在课堂上活跃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关照他人。

其次,善于赞美学生。当一个教师真正爱学生时,他的注意力将不再放在学生错误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自己所喜欢和欣赏的行为上,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发生了。当老师真诚地赞扬学生时,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当老师充分相信学生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对学生不能总用“你能做好吗”之类的语气说话,而一句“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好”就变批评为赞赏,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赞赏要从小处着眼,积极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只关注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和开学考试成绩,而忽视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会使学生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会缺乏耐心和意志力。

赞赏可以适当地重复几次,强化一下赞扬的效果。我曾遇到一个学生,他基础非常差,对学习没多大兴趣。有一天,他第一次举手回答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别人都没回答上,我大加赞扬他。在随后的几天中,我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又赞扬了他,而且还给他母亲打电话表扬他。结果,他一下对学习有了自信心,随即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越来越好了。在教育工作中,赏识的魅力无处不在,老师们,请别吝啬你的赞赏,它会助你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赏识也要有分寸,绝不能过分,如果学生完成了一件很容易做的事就受到赞赏,会使学生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假如老师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了。

总之,要懂得如何尊重学生,如何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成长环境,在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获得成功和表扬,享受快乐和满足,充满希望和梦想。

再次,老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我以自己教的生物课为例:演示试验时,我会请平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上讲台来近距离观察实验或者协助老师做实验。每个学生心里都想自己能成为学生代表,所以都会认真观察积极回答问题。还比如,我让学生自己统计上课举手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参数,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特别高,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得特别好。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提高,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诚与爱。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因为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易于产生激情、兴趣和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为此,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所有的学生以真诚的微笑;把赏识教育带进课堂,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应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要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要知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次生物公开课上,一位平时喜欢捣乱的学生居然举起了手来回答问题,我不由得为之欣喜,提问了他,结果他的回答却错得离谱。当时我脑海里马上想到,这学生又在捣乱。正想发火,但还是理性地想到这是公开课,不能因此而失态。我念头一转,马上说:“有点遗憾,答案不对。可是我还是为你鼓掌,因为你终于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了!”班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脸红红的,有点不好意思了。课后,我找这位学生谈心——原来他真的是想在课堂上出我的洋相,却想不到我竟然这么“大度”。谈话后,这位学生的态度比平时有了很大的转变。后来,我经常主动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继而逐渐把他的学习热情引到了我的课堂上。这次偶发事件使我认识到赏识教育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且在批评时力求对事不对人;还要注意选择好的方式和时机,并努力让学生知道我对他的批评和表扬都是出于真诚,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对待违纪的学生,我本着尊重、热爱,耐心地引导他认清错误和改正缺点,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4.拥有一颗童心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这可能是我后来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在教育上取得一定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来,从某种角度看,我其实是很不适宜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躁,常常忍不住就发火,甚至难以忍耐要对学生动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当老师又有着自己的可能是独特的优势,这就是我很爱孩子,或者说我的性格里面本身就有许多“孩子气”。就教育技巧或者说教育艺术而言,我有许多致命的弱点,甚至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有过至今想起来还令我脸红的一幕。但是,只有一点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有一颗至今未泯的童心!

这颗童心,使我深深地爱着我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使我的学生原谅了我对他们有时抑制不住的暴怒;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走入了我的内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拥有梦想和情怀的不竭源泉和蓬勃动力。

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不可小视的特征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学生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我所带的初中班曾有一位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有几天她在课堂上却神情忧郁、无精打采。后来我一了解,原来不久前这位女孩子家的小狗死了,她因此非常难过。我没有批评她,而是温和地对她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很好,但你要振作起来,目前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振作起来吧!”这以后,这位女生逐渐恢复了开朗活泼的性格。如果说我对这位女生思想开导得很成功,那么,秘密就在于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切不可显出过分的“孩子气”,因为这样会使教育者丧失起码的尊严。但我认为,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也许你并不喜欢足球,但你的学生在课间谈起马拉多纳便眉飞色舞,那么你最好关心一下电视台的足球赛转播;也许你对港台流行歌曲并不太感兴趣,但你的学生对此如痴如狂,那么,你也不妨多少听听刘德华、张学友,也许你并不爱听……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当然不是说要把教师的思想降低到学生的水平,而是说如果我们学会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当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他就开始置身于几十位学生的监督之中,老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蒙上阴影。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真诚!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

5.处理好与其他老师的关系

单纯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还不够,还要处理好与其他老师的关系。对同事要团结互助,乐于分享。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加强同事间的学习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听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经验,也吸取别人的教训,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另外,如果你是科任老师,还要处理好与班主任的关系,因为教育是一项整体行为,割裂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班主任对你的教学活动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6.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多年的经验让我体会到,教师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作为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引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多与家长合作、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我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多与家长沟通,有选择地进行家访,在家长面前树立威信。重视家长会,在会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与家长平等交流,本着多探讨,少告状的原则,给他们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长与老师齐心合力,共同面对和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当班主任时,亲自上门对70%的学生进行家访。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家庭条件差的或在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及优秀学生。家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感觉家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家访的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艰巨的工作,要求教师充满爱心,工作耐心,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班主任老师走入学生家庭,才能全面了解学生,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

家访有利于教师和家长的心灵沟通。坐在学生家里同其父母朋友般促膝而谈,比起在电话里三言两语地和家长对话,二者的心理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面对面的心灵交流,而后者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情况通报。家访能让班主任切身感受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自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摇篮”。了解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文气氛等等,将有助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真正的理解,进而让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访的目的——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浸透着真诚的人情味。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老师只有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才能达到家访的目的。

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学生从心里体验到一种“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通常比较自卑,这样的孩子能把老师迎进家门做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绝大多数首先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一旦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对学生的鼓励,对家长的触动,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家访我聆听到了家长的心声,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虽说学生已毕业多年,但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家长与我保持联系。在班级中我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我当班主任的那些年里,曾多次捐助家境贫困的学生,无偿地给许多学生讲过课,辅导作业。我当特色班班主任时,通过家访,得知杨明、丁小烨、马波等同学的家长工作忙,不能辅导孩子的课后学习,而他们的学习基础又相对较差。为了能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每天放学后我就直接带他们到我家吃饭,饭后就盯着他们完成课后作业,谁遇到问题就及时指导,我对学生的耐心绝对超过对自己孩子的耐心,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却常常显出不耐烦的神情与语调。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这几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更令他们父母惊喜的是,他们的孩子因学习成绩的提高变得自信、有志向了。但我从未收过一分钱,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几个学生家长与我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十几年过去了,他们还时常与我联系,这几名学生,只要回银川就会来看我。

总之,在我的心目中,一位好老师首先肯定要有好的品行,其次就是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只要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只要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就一定能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