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书与育人

教书与育人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围绕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长期地学习、科研、博览群书等来积累个人专业素养的“一桶水”,然后“提取”出“一杯水”,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深入认识自己,发扬自己所长,认真研究别人,学习别人所长,两长相加融合,变为我之“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贡献。

教书与育人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但教师绝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教师尤其应该成为出色的创造者,教师更应该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就孕育在我们这些教师身上。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术上有建树,在教学中讲艺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抱着这种态度,要尽量做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我经常对学生说:课上我是你们的老师,课下我是你们的朋友。我认为:亦师亦友的身份并不有损师道尊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比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学生身上也有许多教师所不具备的优点。把握好“师”和“友”的度,更利于教学和育人工作的开展。

诗人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一位教师一生大约要上万节课,如果每位教师都在上好每节课上下功夫,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落实。当你退休时,就可以自豪地说:我的教师生涯是称职的!教师育人,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但一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上,培养智能和其他素质要借助“传道”的载体来实现。只有载体坚实了,才能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因此,传授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要认真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一节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了解什么,不仅教师要非常清楚,而且应该让学生明确并愿意接受,这样,他们就可能为达标而自觉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长期地学习、科研、博览群书等来积累个人专业素养的“一桶水”,然后“提取”出“一杯水”,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提取”不是随便倒一杯,也不是“浓缩”为一杯,而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精选出有深层内涵的、学生愿意接受且通过努力能接受的“那一杯”。如果教师仅有“一杯水”,讲课只能照本宣科。青年教师往往想把肚里的水都倒出来,给学生浓缩水,结果欲速则不达。需知,传授知识主要不是看教师讲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学效果高低的标准是一定时间内学生学多少。

我一贯坚持教育要以育人为出发点,教育方法坚持以生为本,以德育人,以爱育人,使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律,学当主人。早在1982年的时候,我就根据学生特长和自愿,在盐池一中开设了植物标本制作组、植物花卉种植组、动物饲养组等生物兴趣小组,经常举办生物文摘、学生花卉、标本制作展览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愿望不断得到强化。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各种能够发挥、表现和确信他们力量和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所有的学生不但在智力上,而且在道德上、情感意志上都能得到发展。在人本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主动自觉的掌握知识。

当今,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新教法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关注、学习、消化后为我所用。其实,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讲授法,其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但讲授要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学原则。怎样做才算启发?我想起码有两点:一是激发学习动机,即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学习兴趣,学生不学,备课再下功夫也是低效或无效的,而学生有了兴趣,逃课、睡觉、做小动作等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具体方法因教学内容、师生实际而不同,在此不再赘述。二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而不是被动地听。有位老教师曾对学生说:“重要的问题是我给你们讲懂的吗?不,我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带领你们,让你们想懂的。”这句话的核心是“教师带领学生想懂”,即教(领)为主导,学(想)为主体,使学生学会(知识)和会学(智能)。许多教师只顾自己讲,根本不管学生听不听,更何况想呢!掌握新知识有个过程:认识—理解—掌握,理解了再动手做题、实验、实践等,才能真正掌握。要让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一旦尝到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的甜头,学生就会有稳定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现在多媒体已基本普及。但是,老师制作的课件不能直接把教材上的文字、图表、习题搬到屏幕上,然后照“幕”宣科,把过去的注入式满堂灌改为“电脑灌”,这是使用课件的误区。我认为课件的制作应该充分挖掘多媒体的特点,来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除节省时间外,主要应该把教材上没有的、黑板上画不出的、教师讲不好的重点内容,用课件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例如,使微观世界形象化(如草履虫、细菌的运动描绘),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用动画剖析深奥的理论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分解、比喻、类比等)。这是一种教学改革,需要把个人的专业知识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不付出艰辛劳动是做不好的。

以育人为己任的教师,任何环节都不可马虎。教师的工作,是阳光下最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深入认识自己,发扬自己所长,认真研究别人,学习别人所长,两长相加融合,变为我之“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教书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材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学科的性质和功能。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优美、和谐、人文的育人环境,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团体,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