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承前启后的中生代

承前启后的中生代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生代在地球的历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中生代距今2.45亿~0.65亿年,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中生代的第二个阶段是侏罗纪。生态复原图中生代的最后一个时期为白垩纪。白垩纪,这是被子植物发展的时期,植物界提前进入现代类型的时代,脊椎动物出现了灵长类,而在中生代大部分时间都雄居于地球的恐龙却在白垩纪晚期灭绝了,这成为生命史上的谜团。冠龙成年后一般可达6米,身高2.4米,重约450千克。
承前启后的中生代_揭秘史前生命

人的生命历程经历了幼年、中年到老年的过程,而地球——我们人类所生活的家园从古到今也有着它生命的历程。在地球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有着不同的主人在讲述它们的故事,接下来我们便要进入地球成长过程中的第四个时期——中生代。

中生代在地球的历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中生代距今2.45亿~0.65亿年,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这一时期全球的海陆格局发生了大变迁,生命依存的环境也发生大变革,促使动植物界作出反应以适应多变的外界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生命世界的演进速度。而作为地球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中生代又分为三个阶段。

弱肉强食

三叠纪(距今2.45亿~2.08亿年),在这段时间内高度适应晚古生代温暖潮湿环境的蕨类、石松类植物有着较大衰退,真蕨类在三叠纪一直走着下坡路而其中只有少数耐寒或耐热的类型尚坚持,以苏铁、松柏类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开始发育。脊椎动物界中,爬行类由两栖类演变而来并定型。爬行动物此时开始大量繁盛,现在发现的三叠纪时期的化石中,水生爬行动物类化石较多,哺乳类动物也开始出现了。

中生代的第二个阶段是侏罗纪。侏罗纪(距今2.08亿~1.45亿年),这一时期在三叠纪时开始发育的裸子植物在晚期达到鼎盛,而组成南北温带森林的主要是松柏及苏铁类。脊椎动物中恐龙类在这时达到鼎盛,特别是蜥龙类中的兽角类和蜥脚类,鸟龙类及空中飞翔的翼龙类,水中和鱼龙类等。

生态复原图

中生代的最后一个时期为白垩纪

白垩纪(距今1.45亿~0.65亿年),这是被子植物发展的时期,植物界提前进入现代类型的时代,脊椎动物出现了灵长类,而在中生代大部分时间都雄居于地球的恐龙却在白垩纪晚期灭绝了,这成为生命史上的谜团。但空中的鸟类却在这个时代保存其精华,继续演进。总之,脊椎动物在中生代的代表是恐龙,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或更直接的称为“恐龙时代”。

最早的恐龙和它们的生活家园

恐龙时代

恐龙王国最早是在三叠纪时期形成,这一时期是恐龙时代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大陆板块还挤在一起尚未分离开来,形成了巨大的陆地,这陆地被称为盘古大陆。这块超级大陆中的大多地方远离海洋,享受不到湿润的海风。盘古大陆大部分地区由于干旱形成大片的沙漠。而三叠纪的爬行动物,以及之后又进化出的最初的哺乳动物和许多槽齿类爬行动物和这时地球上的青蛙、乌蛙及许多奇特的昆虫和蛇都在地球上栖息着。而植物在这时则是以种子蕨与杉叶藻为代表。

三叠纪是一个肉类食物充足的时代,所以作为恐龙最早出现的一个时期,这时的恐龙大多是肉食恐龙。它们的体形与其后辈相比较小,但行动敏捷。这时期的恐龙演化十分迅速,其中的一部分演化为较大的肉食性恐龙,一部分则演化为植物性恐龙。

在这一时期的恐龙中主要有南十字龙、腔骨龙、黑瑞龙、板龙、双冠龙等。

恐龙

成功的猎手

南十字龙是最早期的恐龙之一,它并不是我们脑海中恐龙所留给我们的一贯印象。它不是一个庞然大物。南十字龙的身长仅2米,体重约30千克,与后来所出现的恐龙相比,南十字龙完全是个小个子。但你千万别小看它,它们的个子虽小,却十分厉害,是个能干的猎手。它们面对比自己体形大的动物时并不是逃跑而是主动发起进攻。在它的食谱中,除生活在当时的一些小动物外,还包括小型植食性恐龙。作为一个好的猎手,老天也给了它很好的天赋,南十字龙的腿部细瘦有力,以后足行走,在追捕猎物时它们奔跑的速度很快,当追捕到猎物时,它便用两只长有五个甲爪的前脚将猎物牢牢抓住。而考古发现也告诉我们,南十字龙可能曾成群结队的迁徙。

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一只蜥蜴正懒洋洋地在温暖的阳光中打着瞌睡。离它不远的树林中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这声音虽累还是惊动了这个此时正休息的家伙。蜥蜴循着声音的方向,它看到一只南十字龙正向自己走来,它意识到危险的降临。此时这只南十字龙也将这蜥蜴看成了盘中的美味。但蜥蜴求生欲望和长期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使它壮着胆欲从南十字龙的颈下溜过去,但南十字龙已十分的饿了,并且它的捕猎技术十分的高超,这只聪明的蜥蜴最终还是难逃厄运,成为南十字龙的美餐。

恐龙繁盛的侏罗纪

很多同学都应该看过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在影片中众多不同种类的恐龙让人们对于这一时期的恐龙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了人们了解恐龙的欲望。

侏罗纪时,世界大部分地方满目葱茏,由于气候变化,大片沙漠消失得无影无踪或面积大减少,雨水滋润大地,以前酷热的气候变得温和起来,这更加有利于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江河沿岸沼泽星罗棋布,植被在这里茂盛地生长,针叶林覆盖了大地,到处都是苏铁和蕨类植物,莽莽苍苍绵延数千千米,为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巨大的植食性恐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同时蕨类植物也吸引了体形较小的植食性恐龙。大面积的温暖水域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水生及两栖动物,天空也飞翔着成群的翼龙。陆地上生活着大量的爬行动物和早期哺乳动物,如三锥齿兽、青蛙、鳄鱼、蛇、蜥蜴、尖齿兽等。

蜥蜴

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比三叠纪时期的恐龙种类大大地增多,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加之食物非常丰富,蜥脚类恐龙进化很快。它们的体形巨大,骨盆宽大,四腿粗大如柱。为了防御肉食性恐龙的攻击,有的恐龙身上长有尖刺,如尖尾龙;有的在身上长了甲基片,如剑龙;有的尾部长有尖刺,有的干脆长成实心棒,谁敢来犯就给其当头一棒。而肉食恐龙则为了对付已全副武装的植食恐龙,一般都长着硕大沉重的头颅,但也有例外,一些肉食恐龙个头虽小,但行动敏捷,尖牙利爪,以抓捕小动物为生。

在这一时期的肉食恐龙有椎棘龙、双冠龙、色宜龙、火龙、气龙等,而植食恐龙则有腕龙、羊毛龙、峨眉龙、巨椎龙、梁龙等。

吃死尸的双冠龙

双冠龙是侏罗纪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之一,它的头顶上有一对骨冠,冠龙之名便由此处而得。冠龙成年后一般可达6米,身高2.4米,重约450千克。它的身体瘦削,行动敏捷,口中长有又长又利的牙齿,可以一口咬下像板龙那样大型恐龙的一块肉。它的鼻嘴前边特别狭窄和灵活,使它可以从树丛中或石缝中把别的小动物拉出来吃掉。但作为肉食动物,双冠龙的食物不是主动攻击猎物而得来的,它们吃的是动物死尸。

双冠龙

一群饥饿的双冠龙正在寻找着自己的午餐,而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一只饥肠辘辘的大龙,捕猎了一只小盾龙,而母性的天性使小盾龙的母亲对大龙发起了进攻,这群饥饿的觅食者发出了快乐的叫声,它们向自己的目标跑了过去。而大龙已将盾龙妈妈的脖子咬破,见到这群双冠龙正在偷食自己的猎物,大龙火冒三丈。大龙对准一只双冠龙的大腿就是一口,而双冠龙也不甘示弱地还了它一口,恶战就此拉开了帷幕。而这只双冠龙的其他同伴在它们打斗的过程中已将小盾龙的尸体吃成了一堆白骨。

侏罗纪时代的“飞毛腿”杀手

色宜龙有着纤细的身躯、修长的脖子、窄小的脑袋和细长的腿。它非常善于在林中奔跑,当它发现猎物时会用有力的爪子将猎物牢牢抓住,然后张大嘴将猎物咬住。

色宜龙

饥饿对任何一种动物来说都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天马上又要黑了,如果没吃到足够的食物,无论植食性恐龙还是肉食性恐龙都会饿一晚上的肚子。在不远处的地方,一只剑龙正在抓紧时间努力多吃些植物,而一些危险正朝它走来。只见两只色宜龙从后面对剑龙进行包抄,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向剑龙奔去,用爪子将剑龙牢牢抓住,张大嘴将剑龙咬住。这只剑龙在拼命地挣扎着,但无济于事,它最终还是成为了这两只色宜龙的食物。

笨却厉害的剑龙

剑龙的化石发现于新墨西哥州到南达科他州的落基山脚,剑龙的外形十分奇特,它背上从前到后排着两排三角形的骨板。在颈部和尾部,这些骨板有碟子大小;而到了它背部以上的身体中段,这些骨板有车轮大小。它的尾部有束令人望而生畏的利刺。

剑龙

对于剑龙背上的骨板,科学家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为了防卫,一说是为了炫耀,也有的说可能是为了散热,也可能兼而有之。剑龙身长一般6~7.6米,身高(包括板块)约3.5米,体重2000千克。它以植物为食,它的食物可能主要是苏铁和蕨树的嫩芽。它的头很小,前肢较短,后肢粗大。但它的脑子仅胡桃大小,所以有人认为剑龙可能是最笨的恐龙。

一个晴朗的中午,几只剑龙在一个植物丰富的湖边悠闲地吃着鲜美的蕨类植物,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大批动物跑动的脚步声。剑龙意识到了危险即将到来,于是它们停止了吃食,一只肉食恐龙正在朝湖边走过来,逃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它们并不善于长跑,而与此同时,它们心里也并不是太害怕,它们知道怎样对付这些肉食性恐龙。在危险来临时,剑龙将自己的头垂下,让自己的甲片对准敌人,剑龙尾巴上的刺是防身的最佳武器,当肉食性恐龙来犯时,剑龙往往变守为攻,用自己尾巴上的骨刺向它们狠狠地扫去,肉食性恐龙受伤后便仓皇逃走。过了一阵子,肉食恐龙依然没有出现,于是它们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继续用餐。

恐龙从繁荣到没落

在白垩纪早期,北美洲和欧洲连在一起的大陆与非洲和南美洲连在一起的两块大陆远远地隔开了,南极和印度半岛漂移在大洋中。到了折垩纪晚期,欧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非洲这些本来相连的大陆已经分开了。不过此时亚洲与北美仍有一道陆桥相连并未完全分开,而南极和大洋洲仍连在一起。

由于地壳的变化,这一时期经常发生剧烈的地震和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还经常发生大洪水。

地球在此时出现了分明的四季,植物也随着发生变化,由针叶树和蕨树形成的巨大森林被和现代橡树、柳树相似的树木形成的森林所取代,栎树、槭树、胡桃树也较为常见,在较温暖的地方还出现了棕榈树。早期开花植物也开始出现,包括原始的玫瑰、木兰花和睡莲,而这些植物靠早期的蝴蝶、蚂蚁、黄蜂、蜜蜂传授花粉。

在白垩纪,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已经大大的超过以往。

白垩纪时期

在白垩纪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与侏罗纪的巨无霸们相比,这些新生的植食恐龙显得小巧灵活,并且这些植物食恐龙不再是单独行动,它们已经是社会化、群体化的动物,为了避免肉食动物对它们的掠食,它们中有的长有装饰性的骨冠,如隙龙;有的长有发声器,如拟栉龙;为了便于咀嚼食物,有的长有较多的牙齿,如鸭嘴龙,有的恐龙可能还会游泳。它们对于自身的保护手段除集体活动外也更加多样化,大多数恐龙长有防御的甲片,有的还有进攻武器,如:尾锤、尖角、尾刺等。植食性恐龙开始争夺雌性及地位。在这一时期的肉食恐龙相比较,大多个头较大,除有前代的尖牙利齿外,有的还长有锋利硕大的爪甲,它们更狡猾,已懂得进攻猎物的弱点。

号手的生活

拟栉龙是白垩纪的一种大型植食恐龙,约10米长。它们在食物咀嚼、群体生活方面都与这一时期的其他恐龙无异拟栉龙生性平和,它没长有可用来进攻其他动物的武器。但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长长的头颅上长有一块长长的角形骨头,这块骨头从头的前部往上长,朝后伸出约1.5米。

拟栉龙的这块骨头中间是空的,古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这根中空的骨头可以发出声音,而这声音是史前时代最为嘹亮的声音。而它的这种声音可能是由于行动缓慢,在遇到肉食恐龙的进攻时用来惊吓敌人和向同伴报警,另外可以还在求偶时互相呼唤。

中午的森林是一片寂静的世界,一群拟栉龙此时正在享用它们的午餐,突然一阵隆隆的叫声打破了寂静,这声音吸引了它们的注意,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只见一只拟栉龙四肢着地,高昂着头,张大嘴巴大叫了起来。

拟栉龙

这巨大的声音在天空中回响,因为这只拟栉龙在觅食的过程中渐渐地远离了自己的队伍。而当它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这只拟栉龙感到害怕,大声地呼唤自己的同伴赶快到来。作为回应,这一群拟栉龙也大声地叫唤了起来,好让这只迷失了的拟栉龙知道它们的位置,以便回到群体之中。

有披风的隙龙

隙龙,它的身高2.5米,体长约5米以植物为食。它的嘴有点像鹦鹉嘴喙,能够咬下粗硬的叶子和植物,然后用长在颚里边的大牙嚼碎。它们用四肢行走,四脚粗大,以支撑粗壮、浑圆的身体。它的尾巴粗大有力,能有力地打击靠近的敌人。隙龙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它的头部的角及头上的披风,它的最短的一枝角长在鼻子上,另外两枝更长更尖的角则长在眼眉上。它的披风特别大,覆盖着脖子和肩,披风边缘上是一圈又小又尖的骨头,它们的披风可能主要是防止肉食恐龙的进攻,也可能还用装饰作用,隙龙的性情也较平和,但遇到攻击时,可能不是选择逃跑,而是站起来。

隙龙也过着群居的生活,它们平时和平相处,到了交配季节,为了争夺伴侣,它们之间会爆发战争。

富有智慧的伤齿龙

伤齿龙有着一双大眼睛,这有利于其观察和发现猎物,并且可以准确地判断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它身长约2米,以后脚行走,四脚都长有爪,后肢的大拇指上有一个镰刀形的甲爪,可以像猫那样缩进去,弹出来。这种甲爪可以很快地将猎物斫撕成片,根据伤齿龙的脑容量及眼在脑部的位置推测,伤齿龙是地球上曾存在的恐龙中智商最高的。它可以利用暗夜掩护捕猎行动,它也可能懂得在密林中掩藏自己以接近猎物。而另一些科学家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果有条件,伤齿龙也许会进化得更完善,手部可以灵活熟练地摆弄物体。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一只巨大的植食性恐龙正在享用它的晚餐,它吃得非常香并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降临到它的身上,突然间,一群伤齿龙出现在它面前,这只植食性恐龙立即竖起了自己强有力的尾巴让袭击者不能靠近自己。而伤齿龙也不肯放弃即将到口的美味,但又不敢贸然行动,双方就这样对峙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植食性恐龙的力量在一点一点的消耗,它快要摇不动自己的尾巴了。这时伤齿龙抓住了战机,突然向它扑了过去,用自己灵活的弯弯的利爪从这只可怜的恐龙身上撕下肉来,这只可怜的动物便成了这些聪明的猎人的盘中餐。这些伤齿龙吃掉这只恐龙身上的最后一块肉时,它们便又离开去寻找新的猎物。

伤齿龙

恐龙的神秘的消失

恐龙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发展后,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突然消失了。这些主宰了地球上亿年的生物在短暂的时间神秘地消失了。当它再一次出现在地球上的时候,已经不是生命而是化石了,正是这些化石告诉人们它们的存在和它们的生活,化石让人们对于它们的灭亡有着众多的猜想。地壳中的岩石为我们保存了许多过去曾发生的事情,而地壳中隔开爬行动物时代与哺乳动物时代的岩层仅是最细的一条线。就在这最细小的一条线中,隐藏着白垩纪末期所发生的秘密。在白垩纪末期,不仅只是恐龙遭到了灭顶之灾,全世界动植物中有55%的种类灭绝了。

面对恐龙的灭绝一种说法认为这是由恐龙本身的因素决定的,有人认为恐龙的灭绝过程并不是在瞬间完成的,它经历了大约500万年的时间。恐龙是一种非常特化的动物,它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能适应的自然条件范围非常狭小;而白垩纪晚期地球上的气候变化非常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四季,恐龙作为一种非常特化的动物不能适应这种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灭绝了。

恐龙灭绝

恐龙的性别比例失调也许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一理论提出者是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克·皮奥。他提出这一理论是以其对同属爬行动物的现代淡水龟所做实验结果而得出来的。克·皮奥认为淡水龟孵化时性别区分的临界温度为28.5℃。在孵化过程中,当环境的温度超出这一临界温度时,所孵化出的主要是雄性,当温度低于这一温度时孵化出的主要为雌性。恐龙属爬行动物类,在白垩纪时气候的变化很大,而温度对于在孵化的恐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由于温度的变冷或变热导致了恐龙性别比例的失调而最终灭绝,在对恐龙长时间的研究中,人们虽有众多的说法,但最流行的却是这两种内因说。

外因说之一是气候骤变说,它的说法包括了变热与变冷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而根据人们对于地球上不同时期气候的研究,人们更偏向于气候变冷这一说法。

在中生代早期,全球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地球上植物枝繁叶茂,这使得在此时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家族也高速的发展,统治了大片领地,肉食恐龙也因为食物充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物链也因此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中生代末期,冰期突然来临,气温骤降,使许多喜欢温暖的植物也灭绝,植食恐龙的食物在此时大大减少。植食性恐龙的身体非常的庞大,因此它们食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许多植物灭绝使植食性恐龙的食物大大减少,生物链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恐龙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地减少。到白垩纪末期时,它们最终灭绝了。而与之相反的另一种说法为气温在当时骤然上升,使得适应能力较差、身体散热较慢的恐龙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性恐龙的生殖系统被破坏,使恐龙无法继续繁衍以至于最终的灭亡。但对这种说法人们却提出了种种疑问,气候的变化使地球的气温不同,但有一部分恐龙应当生活在较为适应的环境中,但它们并未灭亡而且成为现代生物界的主宰。在外因说中人们也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假说,这个假说风靡一时。这一理论认为,当时有一颗直径10千米,富含有铱元素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碰撞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的总和相当规模于100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力。一时间,地球上天昏地暗,三个多月不见阳光,植物因此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残废,恐龙也相继死亡。科学家们提出这一论断是由于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形成的岩石中找到了一层仅几厘米的黏土层里所含的铱元素含量高出正常值30多倍。铱在地表中的含量非常少,而在小行星中却非常丰富,但这种假说仅为推论,却没有更多的证据可以证明。因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在那之后的生物中去寻找恐龙的踪迹,也正因为它们的突然消失,人们对于它们就有着一分不同的情感。

大爆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