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安居乐业”到“居安思危”

从“安居乐业”到“居安思危”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题教学”可以说是窦桂梅的金字招牌,但是我以为“安居乐业”的板书时机未把握好,作为这首词的主题和这堂课的关键词应该安排在“看到了什么画面?”

一树独先天下春,梅园漫步愧望尘。

小语潺潺皆心语,奠基生命赖师魂。

这是我写给窦桂梅的一首诗(梅园小语是其博客名,《为生命奠基》是其著作名)。2005年暑期第四届新教育年会在成都(李镇西所在的盐道街外语学校)举办。我也参加了这次盛会,会上有幸一睹窦桂梅的风采。当时听了钱老(钱梦龙)和郭初阳的两节中学语文课,之后由干国祥、窦桂梅主持进行了评课活动。印象最深的是窦桂梅讲的一句话:如果说新教育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的话,那么燃烧的激情就是这个“人”字的一撇,冷静的思考就是这个“人”字的一捺。听窦桂梅的课或报告,我们就能感觉到她的确是一位富有激情、善于思考的人。最近看了她《清平乐村居》一课的录像,感触很深,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激情澎湃,魅力无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以前听她的《游园不值》等经典篇目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她那略显夸张而又手舞足蹈地陶醉其中的诵读,把一个北方女性热情大方、豪放洒脱的性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在讲台上她是一个好老师,在舞台上她又是一个好演员。她的课堂真可谓是诗意的课堂,智慧的课堂。听她的课你会感觉到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息、生命气息扑面而来。阅读就是老师、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她就是善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和谐的平等对话氛围,她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一点可以说是她课堂的最本色的特点,也是她一贯的教学风格。

2.重诵读。三分诗,七分读。诗以情胜,诗贵吟诵,贵诵读。“牵牛要牵牛鼻子”,吟诵可以说就是诗词教学的牛鼻子。纵观这堂课,有个别读,有集体读;有吟诵,有唱读;有坐着读,有站着读;有摇头晃脑地读,有手舞足蹈地读;可以自由随意地读,可以创造性地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得字正腔圆,读得如醉如痴,读得荡气回肠。“读”字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受,在读中体验品味,在读中思考想象。

3.重积累,重品味。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那么上课的时候就要抓“诗眼”,抓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像这首词中的“醉”“卧”等字就很值得玩味,比如课堂中对“卧”字的揣摩就很见功力,独具匠心。老师先引领学生将“卧”跟“躺”“趴”等字作比较,从而品出了“卧”字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悠闲自得”等内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并积累这些词汇。另外教者对古诗句的引用可谓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像“草色遥看近却无”,“稻花香里说丰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一方面显示了教者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语文学习就是要善于积累,要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有人说教学是一种有缺憾的艺术。没有缺憾就没有课堂,这堂课我以为有以下几点还值得商榷。

1.预设性太强。课堂基本上是按照老师的思路流程进行的,问题几乎都是老师课前设计好的,诸如“看到了什么画面”“怎么个‘相媚好’”等,而生成性的东西太少,学生几乎没有提出任何问题。

2.如此浅显、通俗、短小(46字)的一首词,占用两个课时有没有必要?我以为完全可用一个课时结束课文,如果非要用两个课时,那么可把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老师在课堂上已经提到)和课文作个比较阅读,让学生领略什么是“豪放(辛弃疾词的主要风格)”,什么是“婉约”。像课堂上让学生想象“作者在什么地方”,想象“老两口如何夸奖三个儿子”这类问题我以为可有可无,没多大意义,尽可删去。

3.课堂从课题“村居”之“居”说开去,引出“安居乐业”,最后又归结到“居危思安”,教者之“主题教学”从中可见一斑。“主题教学”可以说是窦桂梅的金字招牌,但是我以为“安居乐业”的板书时机未把握好,作为这首词的主题和这堂课的关键词应该安排在“看到了什么画面?”之后,让学生谈对看到的村居的感受时再板书出来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未进入文本之前就板书出来,我以为对后面主题的归纳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另外,“安居乐业”本是个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在这里可以看作是条件关系的短语,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乐业”的前提和条件,这一家人之所以能够“乐业”,是因为当时南方没有打仗,还是“安居”的,不像北方那样大片土地沦陷,老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而最后板书的“居危思安”就让人有些费解了,这个由“居安思危”创造的词本身没有问题,“居危”当然会“思安”,但作者笔下的“村居”是南方的“村居”,而不是北方的“村居”,作者当时也暂时隐居在南方,所以我以为用“居安思危”还是比较贴切,“居”南方之“安”,“思”北方之“危”,表现词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情。怎么会是“居危思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