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的异化与归化

大学的异化与归化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还是想到了大学的本义问题以及现时代的大学异化与归化问题。大学异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的异化,当今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及其所作所为已经背离了大学精神,出现了大学衙门化、大学公司化、大学世俗化。大学的异化表现是多样的,大学功能的异化、教授的异化、师生关系的异化、大学管理的异化。面对迷失的大学精神,依据大学的本义,中国的当代大学需要做好行为归化,归于正道。

大学的异化与归化

学院开学典礼我在致辞中给新生讲了对大学含义的理解,学校开学典礼让我以教师代表的身份来发言。我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还是想到了大学的本义问题以及现时代的大学异化与归化问题。

对于大学,人们有不同的理解,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也就是说,大学最根本的,是用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浇灌人的智慧,培植人的德行,促进、保护和增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对社会变革进行分析,运用自己的批判和前瞻功能引导社会发展。也有人认为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教师要创造知识和教知识,学生要学习知识。这些都是对大学功能的认识,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师之所存,道之所在;道之所在,人之所向;英才聚焉,故成其大。”大学就是“大人”的学校,是教人怎样成为一个大人的地方。大人是指有识为大、有能为大、有德为大、有志为大、有责为大、有爱为大。总之,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就体现在“大”上——研究范围博大,研究学问高深,研究视野广阔;胸怀宽广,大器大象,兼容并包,气度恢宏,充溢着一种大象无形的灵性氛围、文化的光芒和神圣精神。这是大学的本义所在。

依据大学的本义,大学应该是圣贤聚集之所,知识传播之源,是令人仰慕的高尚之地。社会赋予大学的职责应该是“看守人类的精神遗产、传承人类文明、培养人对知识和美德的虔敬、关怀人类社会的根本福祉”,这也是大学精神。在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世俗影响,大学的功能出现异化,育人不再为首,形成了教书不育人,大学在发展中被利用,被改造使其逐步背离传统,进而使大学出现异化。在大学的管理上,用行政手段,以实用的工具主义管理大学。大学是独立研究、自由探讨的机构,如同一个生命体一样,有它独特的灵魂和情操,如果仅服务于功利目的,也必然会形成异化。大学异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的异化,当今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及其所作所为已经背离了大学精神,出现了大学衙门化、大学公司化、大学世俗化。

大学的异化表现是多样的,大学功能的异化、教授的异化、师生关系的异化、大学管理的异化。由于种种异化导致了创新能力不足,师道不存,高雅不再,创新人才难以培养出来,产生了“钱学森之问”。

《礼记》中的《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自身所具的光明德行,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面对迷失的大学精神,依据大学的本义,中国的当代大学需要做好行为归化,归于正道。

大学要归于正道,首先要回归真正的大学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求是之态度。在管理上,大学既要与现实生活接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要保护纯粹的学术研究,这两种不同的大学生态对社会是有益的,对大学的归化也是有益的。

2013年9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