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诗应履三径

学诗应履三径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从寇梦碧、张牧石二先生学诗词多年,我以为要学好诗词必履三径,这或许对古典诗词的爱好者在诗歌的学习、创作上有些帮助。这就是说,能够识别诗歌的味,方可以谈诗。司空图是用“诗味”来说明诗歌艺术的美感作用。得到诗味是熟悉风格的基础,熟悉风格是得到诗味的继续和提高。诗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诗的语言,同时还要注意到“味”的一致、感情色彩及雅俗的一致性。

我从寇梦碧、张牧石二先生学诗词多年,我以为要学好诗词必履三径,这或许对古典诗词的爱好者在诗歌的学习、创作上有些帮助。下面从三个方面分述于后:

一、掌握格律。格律是形式的对仗,平仄声组合的整齐化音乐化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从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归纳整理出来的。目前,我们只能知其然,还不能说出它的所以然。但有一点可以说清,它不是由哪个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在诗歌的不断创作过程中,自然形成逐步完善的。因而,我们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这一规律不外下列四项:押韵、平仄、字句、对仗。这四项既是诗词的基础知识,也是诗词创作的基本功。我们必须要在这几方面必须下苦功,才能为诗词的创作打好基础。

格律,分句律、篇律之分。不论诗词,凡属单句的格律都称句律。在句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要求再组成篇律。掌握诗的格律,不能靠死记硬背,请参阅拙文《掌握格律的捷径》。而词的格律,是一调一格律。一调表达一种声情。调与调之间无必然联系,各不相属。各调的篇律有各自的要求,因词调繁多,要求各别,欲按某词牌也就是词调去作词,只能按词谱去作,所以作词又称“填词”。而同是五、七言的句子,诗词的句律却不相同。同字数的诗词句子,诗词的停顿是一样的,但平仄不同。在词谱中有的词的句子平仄不顺,不像诗那么顺口,是拗句。那与词的词律有关,也就是与词乐有关,不能用对待诗的平仄的方法,随便把词的格律改顺。再如词谱中两仄相连,不能随便找两个仄声字填就行了,还要注意到它们的字声,是上去声相连,还是去上声相连,词语中有一个字作领字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在词的格律中很多。这个字也不是任意找个仄声就行的,一般要用去声字,这也与词乐相关。在填词时首先要仔细阅读词谱,很多要求在词谱中都有说明,细心人一看便知。

二、多读多背。要多读多背前人的优秀作品,对初学者来说,最好不要先读某家的全集,而要找个比较好的选本,先读名家名篇。通过多读多背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得到诗味;二是熟悉风格;三是积累词汇。得到诗味,就像一个人通过细心品尝某种菜肴,知其味道一样。很难想象一个人没读过几首诗,会写出好诗来。不要以为只有写诗才是实践,要认识到读、背是初步的实践,也是很重要的实践。记得先师寇梦碧先生教人作诗时,他先问你读过什么诗集,再通过一种行“飞花令”(酒令一种)的方法进行考试,看你背过多少诗。如没看什么书,也背不下几首诗,他便给你开个书单,教你先回家读书背诗,把他圈过的诗都背下来,再来学。我入门学诗时,先师时常说上句,叫我们背下句,有时他说下句叫你背上句,倒着背,看你熟悉的程度。诗的题目不用背,但作者的姓名要背,主要是熟悉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学诗先学五、七绝,再学五、七律,古体诗不用背,熟悉就可以了。如果先师圈的诗背不下来,我们是要挨批评的,可见先生传道之严。同时也说明多背多读对初学者的重要性。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这就是说,能够识别诗歌的味,方可以谈诗。司空图是用“诗味”来说明诗歌艺术的美感作用。因此,味在这里就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涵义的审美概念。在你多读多背的过程中,自然不断地得到美的感受,当这种感受丰富了、深刻了,那么审美的能力便随着提高了,审美的标准也逐渐形成了。然后,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才能从各异的美感作用中,识别诗美的不同风格。这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熟悉风格”。得到诗味是熟悉风格的基础,熟悉风格是得到诗味的继续和提高。在多读多背的过程中的另一个收获是,熟悉了典故,积累了词汇。各种文学样式的作品,各自有其使用的语言范围,有的可以通用,有的则不然,如:有的词的语言可以入诗,但有的诗的语言不可以入词;而说唱文学的语言,就不可以入诗词。如果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完全可以通用,那么各种文学样式之间就只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了。因此,诗的语言要从诗词中来,当然一些文赋中的词汇,接近诗词的语言材料也可以用。为更多地掌握词汇,可将词汇分类记于另纸,并时常整理。同时,还可以借助类书。类书是作诗填词的工具书,大型的有《艺文类聚》、《渊鉴类函》,但不宜初学者使用;小型合用的有《诗对新编》,收词丰富且有二言至四言的诗对,分类合理,便于检索使用。这样时间久了便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这为抒情达意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会让人由于语言的贫乏而受到格律的束缚,反而可以使自己由格律的奴隶变为格律的主人。

三、边读边写。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可以边读边写。在诗歌的写作中,对初学者来说主要是解决造句问题。关于造句,首先求通,然后求好。怎样知道自己所造的句子是通还是不通呢?把你作的诗句直译成白话,这白话通顺,诗的句子就通顺。如果所直译的白话语言不通,那诗的句子便不通。这是张牧石先生检验通与不通的极简便而准确的方法。诗句通顺与否,主要涉及词的本身和词与词之间衔接这两个问题。有时作者将一个意思压缩成一个词,这个词无出处,前人没用过,是自己生造的,只有作者自己明白,别人看不懂,不符合古汉语规律,像这样的词用在诗里,自然造成诗句不通,这是属于用词本身的问题。诗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诗的语言,同时还要注意到“味”的一致、感情色彩及雅俗的一致性。如“石言于晋最心伤”这句诗,平仄不存在问题,句子也通。这句是说到处是冤狱的年代,石头竟然都说话了,这是最使人心伤的事情。这句诗的作意很好,但“石言于晋”出经书,“心伤”是诗词的常用语,两者的味不同,“石言于晋”一语就要改易,这恰好说明不同文学样式的语言不能轻易通用。再如陆游《沈园》的句子“城上斜阳画角哀”。“斜阳”一般表现衰飒的感情。“哀”是说画角声哀,实际上是诗人以画角之声传达出自己心底的哀伤。“斜阳”和“哀”的感情色彩是一致的,如“斜阳”易为“朝阳”就不行了。此外,诗中用词的雅俗也要一致。口语和书面语不能混用造句。

一句诗或一句词是由一个或几个词组按一定的句式和平仄组成的。如五言的句式是二领三,这个句式就决定了一个五言诗句是由词组+词+词组或者是词组+词组+词组成的。七言的句式是四领三,“四”是由词组+词组组成的,“三”是由词组+词或词+词组组成的。有时词与词组之间,有起连接作用的词。如“永怀愁不寐”、“还来就菊花”、“秋山又几重”、“天秋月又满”、“称名忆旧容”,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落魄江湖载酒行”。上面的例句中加黑点的字,在诗句的结构上都起连接作用,这就使前后两部衔接紧密。如果不能使用恰当的连接词,那就要求前后两部分必须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否则,一句诗就要分成几节,相互之间结合不紧,以致不通。

练习造句,我们可以将一个意思先写成白话,再按格律改写成诗句,通过大量单句的练习,以后便可以谋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