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圣”杜甫

“诗圣”杜甫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甫,字子美,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有1400多首,诗的风格多样,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杜甫晚年在沙头镇定居,在镇上开了一家名为“百草堂”的中药店铺维持生计。卫伯玉早就对杜甫心怀不满,很想伺机报复,一听书吏的话,怒不可遏,就开了一张“药方”要杜甫配齐,不然就要砸店铺。书吏手持药方赶到“百草堂”。

杜甫(712—770),字子美,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有1400多首,诗的风格多样,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之中,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他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操纵,竟一个不取,而权相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怏怏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领着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而更为可怜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从洛阳到华州、秦洲、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这种奔波,除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外,主要是为生活被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杜甫晚年在沙头镇定居,在镇上开了一家名为“百草堂”的中药店铺维持生计。由于药店买卖公道、物美价廉而闻名四方,镇上其他药铺的老板们十分嫉恨,他们串通一气,收买了一个衙门书吏,到荆南节度使卫伯玉面前挑拨:“杜甫自夸学问高深,不将卫老爷您放在眼里。”

卫伯玉早就对杜甫心怀不满,很想伺机报复,一听书吏的话,怒不可遏,就开了一张“药方”要杜甫配齐,不然就要砸店铺。

书吏手持药方赶到“百草堂”。药方上面写着“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12个字。杜甫看了药方思索片刻,便开始抓药,他抓了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鲜李子、一颗干桃交给书吏。

书吏嘲讽道:“你这算什么药?”杜甫手指萝卜干说:“这萝卜干,亦称‘甘萝’,甘罗12岁当丞相,难道不是行运早吗?”他又指着其他几味药说:“这是‘姜子牙’,姜子牙83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这是红皮李子,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至于这干桃嘛,经过霜打雪冻入药,只能说‘不行运’了。”

书吏一听,哑口无言。

杜甫趁兴接着说:“你家老爷‘正行运’,就像这酸酸的红皮李子;我好比这僵了的桃子,‘不行运’了。当今朝廷重用奸臣,‘李代桃僵’啊!”见识到杜甫的厉害后,卫伯玉就不敢再刁难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