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任务1 汉族主要传统节日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传统节日,是该民族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社会交往和民族崇拜等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所形成的节令风俗至今影响着汉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汉族主要传统节日_新编旅游文化

学习任务1 汉族主要传统节日

【学习导读】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为“华夏族”。汉族主要源于炎黄、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

传统节日,是该民族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社会交往和民族崇拜等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所形成的节令风俗至今影响着汉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调整法定节假日制度,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对保持和进一步扩大传统节假日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知识储备】

一、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共同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廿三的灶祭,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的主要活动有:贴“福”字、贴春联、祭灶神、祀祖、放爆竹、吃团年饭、守岁、拜年、舞狮、闹花灯等。

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福的向往和追求,许多地方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借“福”字倒了的谐音表示“福气到了”的寓意。对于“福”字的解释,《尚书・洪范》载: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即崇尚美德,行善福至);五曰考终命(即其命善终)”。这五福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知识链接:倒贴“福”字

关于倒贴“福”字有多种传说,其中一则是朱元璋、马皇后说。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心腹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按暗通元贼杀掉。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于是各家各户都遵懿旨照办,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听到禀报后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倒贴“福”字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消除了杀人的念头,一场大祸从而避免了。从此以后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

春联源于桃符。据史书《燕京岁时记・春联》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古代,我们的先人在春节这一天,用两块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此来辟邪。后来,随着纸张的发明,桃木板逐渐被纸质的条幅所代替。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用题诗或联语来代替门神称“门联”。明代以后,门联改名“春联”,且题写春联之俗更盛。

祭灶神的习俗源远流长。上古时代,受人崇拜之物或自然现象,往往被人格化,成为神灵,灶神即为其中之一。传说灶神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上天向玉帝汇报,民间为其设祭送行。农历腊月廿三晚,家家在灶前供糕饼、纸帛,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牢灶神嘴巴,不使其乱说,并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隆吉祥”等条幅。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之夜,是春节的高潮。“除夕”意即旧岁至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守岁”,即吃完年夜饭后,家家灯火辉煌,全家闭门团坐待旦。“团年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北方地区家家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意,其形状如元宝,取意“招财进宝”;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取“富裕”之意,此外还有年糕、汤圆、粽子一类食品。

知识链接:伍子胥与年糕

吃年糕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为防敌进袭,命大将伍子胥修筑一道坚固的城墙。完工之时,阖闾大摆庆功宴会。伍子胥担心吴王不能居安思危,将来会有大祸,便告知贴身随从“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十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听信谗言逼死伍子胥。几年之后,吴越征战,苏州城被围困,居民断食。当年的随从想起了伍子胥生前嘱咐,便带众民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是用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的“砖”。这是伍子胥生前暗中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军民靠这些“城砖”渡过了难关。自此,苏州人民为了铭记伍子胥的功绩,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以此来纪念他。这种习俗流传下来,直至今天。

农历正月初一,新年伊始,人们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年。传说古代有一种怪兽,异常凶猛,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便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好将肉食放在门外,然后将大门紧闭,直到初一早上,人们才敢开门见面,作揖报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而今人们取其辞旧迎新之意。

春节期间的灯会也是一项十分热闹的活动,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叫做“元宵节”。元宵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节日期间,有张灯、猜灯谜和吃元宵(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张灯习俗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蔚然成风,灯明如昼,如有月色,灯月交辉,观灯则更具乐趣。谜语在我国早已流行,秦汉时期已较普遍。宋代开始把谜语贴在花灯上,成为灯谜,让人猜测,增加节日的雅趣。元宵在南方多叫水团、汤团,成为民间重要节日食品与点心,民间认为吃汤团有家人团圆、幸福吉利、新一年圆满顺遂之意。

知识链接:元宵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时,东方朔为了让一个叫元宵的宫女与家人团聚,想出一个计谋,设法让一份红帖传到汉武帝手里,帖上书写偈语四句:“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武帝惊恐,向东方朔讨对策,东方朔告之火神最喜吃汤圆,可让元宵做上汤圆,万岁焚香上供,并传谕京城千家万户也做汤圆,以讨好火神。同时,传谕京都臣民在十六晚处处挂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好像全城大火在燃烧,以诓骗天帝。武帝听后大喜,一切照办。十六夜,元宵终于实现了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因闹灯火,长安安然无事,汉武帝喜出望外,从此年年照办。因十五晚上供的汤圆,宫女元宵做得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无宵,把这一天又叫元宵节。

三、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期在公历4月5日前后。清明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了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如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主要有祭祖扫墓、放风筝和郊游踏青。

扫墓,又称上坟,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祭”。据说,这一习俗的由来与晋国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关。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逃离晋国,流亡在外达19年。一次在深山中饿得头昏眼花,随从介子推“割股以啖”。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随他流亡的官吏一一封赏,“独子推无所得”而隐居绵山。晋文公想放火烧山逼迫他出山,子推还是不肯,以致“抱木烧死”。晋文公非常哀伤,下令规定这一天禁火,吃寒食纪念他。在子推周年忌日——清明这天,门旁插柳,并带着祭品到他坟上去祭祀以及给坟墓培土和修剪坟场周围的杂草花木。这样“扫墓”之风,世代流传,成为清明祭扫的习俗。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是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节日。古代“端”字与“初”字同义,“午”与“五”同音,因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因避讳改五为午,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

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诸说并存,但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广泛而深远,今之竞渡即源于此。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和艾草等。

吃粽子起源于古时投粽于汨罗江纪念屈原。由于端午节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止疾病,因此无论南方、北方人们都有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习俗,以除毒气。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有驱毒杀虫之效。

四、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古代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故把它看作团圆的象征,又称为“团圆节”。

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风俗,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各地还有不少赏月的胜地,例如杭州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习俗。月饼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了人们互相馈赠的礼品,象征着团圆。

知识链接:三潭印月32个月亮之说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岛中建有三座石塔,塔身呈球状,有五孔,饰有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状,相传为苏东坡疏浚西湖时所创设。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燃灯烛,孔口蒙上白色薄纸,烛光从石塔的圆孔中透出,倒映于湖,又成为水中之月,与天上倒映湖中的月亮交相辉映,出现了“一湖有月三十二”的奇丽景色,这也是“三潭印月”得名的由来。

五、重阳节

九月初九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这一天为“重阳节”。在重阳节,各地盛行登高、插菊花、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以祈消灾避难,延年益寿。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载: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拜易学大师费长房为师。一天,费大师对他说,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可免祸。桓景及家人信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之为“重阳”。阳又表示刚,重阳是“二刚相逢”而相克,所以这天又视为“厄日”,需登高或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这天,他带了许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受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他认定这天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风俗。

【学生讲坛】

说说家乡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技能训练】

[训练项目]搜集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习俗诗歌

[实训目标]

1.能够通过图书、期刊、网络等途径收集传统节庆资料。

2.了解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古代习俗

[实训内容和方法]

1.通过网络、图书资料搜索描写中国古代传统节庆习俗的诗歌十首。

2.分析古诗中所描绘的传统节庆习俗。

3.撰写总结资料并分小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