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阳节·原子弹

重阳节·原子弹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的重阳节是公历10月16日。真巧,距今46年前的今天,即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重阳节,或叫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国内经历三年经济困难,在国际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制成了原子弹,为树立中国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重阳节,我国政府又法定为敬老节。

重阳节·原子弹

2010年的重阳节是公历10月16日。真巧,距今46年前的今天,即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么巧,想想十分有味。

重阳节,或叫重九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在东汉,汝南的桓景随高人费长房游学累年,一天,费告诉桓:“九月九日,你家中有灾,快点回去,让家人制作红色袋子,内盛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灾。”桓景照办了。这天晚上,发现他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暴死了。费讲:“这是代你们的!”后来重阳登高,从此开始。三国时代,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讲:“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此处讲九月九日是个好日子。特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使重阳登高传为盛事。旧义新释,登高,向上攀登,登上高峰;向上攀高是艰辛的,登上高峰,是更不易的;没有捷径可走,只要下定决心,百折不挠,就可以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义、其意、其乐可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国内经历三年经济困难,在国际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制成了原子弹,为树立中国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我国原子弹之父之称的科学家邓稼先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他舍弃美国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毅然返国,后又响应号召,默默无闻地从事原子弹研发工作,成功地勇攀险峰。杨振宁先生曾十分感慨地说:“没有邓稼先,就没有中国的原子弹!”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窗好友,杨振宁与邓稼先有着极为深厚的友谊。是的,10月16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立下永垂史册功勋的邓稼先先生和同他并肩攻下科学难关的战友!

重阳节,我国政府又法定为敬老节。敬老,就是尊敬前辈,就是饮水必须思源,数典不能忘祖。俄罗斯经济学家符拉基米尔·波波夫2005年10月12日在俄罗斯《政治杂志》上发表文章——《在通向新巅峰的途中》,分析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历史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古老民族的原因。他讲了三点原因,第三点是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就是不忘记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历史,不搞历史虚无主义,坚定而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又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温故知新,继往开来”。

我想,在今年10月1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应沿着先贤的攀登足迹,爱国、创新,不屈不挠,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坚定而不断地向上攀登,以九九刚强的气魄,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原载《华中科技大学周报》,2010年10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