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载一个王朝辉煌的序幕

记载一个王朝辉煌的序幕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1621年农历三月,努尔哈赤率八旗兵横扫辽东,所向披靡,不到10天攻克70余座城池。沈阳故宫记载了一个王朝辉煌的序幕。东路建筑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创建,共14座,主体建筑为大政殿及十王亭等,是当时举行重要庆典和议政的场所。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
记载一个王朝辉煌的序幕_辽宁文化旅游

作者:顾罡,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1621年农历三月,努尔哈赤率八旗兵横扫辽东,所向披靡,不到10天攻克70余座城池。打下辽阳之后,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决定从萨尔浒迁居辽阳。1625年农历三月初三,努尔哈赤率领数十万八旗子弟风卷残云般越过浑河占领沈阳,并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记载了一个王朝辉煌的序幕。

后金天命十年(1625)三月,后金汗努尔哈赤将都城从东京迁移至明沈阳中卫城,同年开始在沈阳中卫城中心偏东南角的位置修筑宫殿,即现存的大政殿和十王亭。这组建筑主要是作为理政和朝贺的场所,努尔哈赤居住的寝宫在原沈阳城的北门——安定门。

1626年,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从1631年起,用五年的时间对盛京城和皇宫进行了改建。他在其原来王府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大内宫殿,并将原沿袭自沈阳中卫城的十字形街道系统改为井字形街道系统,从而将皇宫置于城池的中央。

1636年,皇太极在此去汗称帝,改国号为清,对沈阳宫殿各主要建筑分别正式命名: “定宫殿名,中宫为清宁宫、东宫为关雎宫、西宫为麟趾宫、次东宫为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东门为东翼门、西门为西翼门、大殿为笃恭殿。”此后又在大清门前东、西两侧分别建文德坊、武功坊两座牌坊,因坊心有“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 ,可知建成于1637年,这也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标志性建筑。

清军入关后,沈阳故宫失去了作为皇宫的地位,成为陪都行宫。康熙帝和乾隆帝东巡祭祖期间,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间,增建了西路建筑,包括戏台嘉荫堂和用于储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在中路修建了东所、西所和盛京太庙,并对某些入关前宫殿的局部进行改造,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处是崇政殿。因皇帝东巡时要在此举行典礼,但殿内屏风宝座等均系皇太极时遗留,不便使用,所以乾隆皇帝命重新制作。文溯阁等西路宫殿建成后,直到终清之时,故宫的建筑未再有明显变化。

现在的沈阳故宫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60米,总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布局可划分为东、中、西三路,现存各类古建筑114座。东路建筑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创建,共14座,主体建筑为大政殿及十王亭等,是当时举行重要庆典和议政的场所。中路建筑主要为皇太极时期所建,包括“前朝后寝”的大内宫阙,共50 余座。前部以清太宗时期皇帝监朝理政的崇政殿为中心。西路建筑主要为乾隆时期所增建,共15座,主要是皇帝听戏作画的地方。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建筑风格上更具有满、蒙的特色。在布局上,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布局仿照八旗行军帐殿(大幄次)的布局。中路的特点则是“宫高殿低”,居住部分位于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区域,这是来源于满族人喜居于台岗之上的生活习惯。在建筑风格上,以汉族建筑风格为主,兼备了蒙、藏艺术。

大政殿:大政殿是当时国家举行大型庆典集会时使用,也是皇帝和诸王大臣议政审案之处。在清入关前,诸如皇帝的继位、宣布重大军事活动的军令状、迎接凯旋将士、举行国宴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当年顺治皇帝就是在这里宣布了进军中原的号令。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初称大衙门,1636年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

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形式在历代皇宫大殿中独树一帜。殿顶正中高耸的宝顶用五彩琉璃烧制而成,鲜艳的相轮宝珠和飞龙既富有宗教的神圣,又蕴含着帝王的高贵。周围八个形象生动的彩塑力士,仿佛正在用力保护宝顶的稳固。大政殿正面两侧红柱上,各有一条金龙昂首腾飞,在殿门前形成了吉祥热烈的装饰,殿檐下精巧的斗拱、奇异的兽面、别致的木装修,则以满、汉、蒙、藏多民族的特色把这座大殿的外观装扮得更加美丽。进入殿内,同样是龙翔凤舞的世界,正中藻井中木雕金龙如从天而降,周围的彩绘、木雕以及八根擎天大柱,有姿态各异的龙纹装饰。大政殿在建筑外形和图案装饰上体现了多民族建筑艺术结合的特色。

凤凰楼

十王亭:十王亭分列在大政殿前的东西两侧,也称“八旗亭”。各亭建筑式样相同,单檐歇山青布瓦顶周围出廊式。靠近大政殿的是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按照八旗旗序排开。早在1616年,努尔哈赤在辽宁新宾的赫图阿拉山城建立后金国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三位一体的八旗制度,把全部国民都编入其中,八旗成为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八旗的“衙门”也和皇帝的大殿构成同一个布局,成为当时满族独特政治制度在建筑上的生动体现。又由于擅长骑马射箭的满族人外出狩猎和作战时都是居住在类似蒙古包的帐篷里,他们也别出心裁地把一殿十亭设计成这种样式,从远处望去好像十一座帐篷按顺序排列在宽敞的殿庭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八旗亭”是清代大政殿前举行集会时,王公大臣按所属旗分排列之处。皇太极时期这里成为八旗值班官员听候传唤的处所。

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呈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大清门:大清门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浑然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崇政殿: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东巡”诸帝于此举行“展谒山陵礼成”等庆贺典礼。

凤凰楼:崇政殿北首的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清宁宫:皇太极和皇后居住的中宫清宁宫,是一座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屋顶铺满黄琉璃加绿剪边,正脊为五彩琉璃,其纹饰中间为五彩火焰珠。清宁宫是最有满族传统住宅特色的一座建筑,宫门不开在正中而开在偏东一间,使室内形成从一端开门的空间,称为“口袋房”。室内设三面相连的火炕,称为“万字炕”,这是长期生活在冬季严寒的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在1000多年前即已普遍流行的取暖方式。连接火炕的烟囱不在房顶,而是从地面起建,形状像一座小塔,满族人称这种烟囱为“呼兰”,在山林中都是由空心的大树做成,是就地取材的典范。

清宁宫内东侧一间是清太宗和皇后居住之处。1643年,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就是在这间屋子的南炕上病逝,结束了他十七年的皇帝生涯。室内西侧的四间,是按照宫廷中举行祭神典礼时的情景陈设的,西墙正中是拜祭的神位,而北炕一端的两口大锅则是供祭祀时煮肉用的。除了室内的祭神外,满族还有祭天的礼俗,清宁宫庭院中的索罗竿就是祭天时用的。按照满族民间的传说,努尔哈赤年轻时有一次被明朝军队追赶,正在危急之时,一大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使他化险为夷,所以在他当皇帝以后,就在祭天时把碎肉放在竿子上的锡碗里饲喂乌鸦,以报答救命之恩。清宁宫的两侧是皇太极四位蒙古皇妃的寝宫,其中永福宫最为著名,因为它的主人庄妃就是清初宫廷中显赫一时的孝庄文皇后,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也诞生在这座宫里。

皇家礼仪表演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专为存放《四库全书》而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文溯阁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他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沈阳故宫不仅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古代建筑群,而且也是具有近400年历史的清代历史艺术博物馆,收藏着数万件珍贵精美的明清文物和工艺精品。沈阳故宫的馆藏文物以宫廷遗物、工艺美术品、清代服饰、明清绘画尤具特色。文物专家从其院藏的2万余件文物中评选出十大“镇馆之宝”,包括努尔哈赤御用宝剑、皇太极御用腰刀、皇太极御用鹿角椅、后金天命云板、金代交龙钮大钟、清郎世宁《设色·竹荫西狑图·轴》、清王翚等人绘制的《设色·康熙南巡图》第十一卷稿本、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清乾隆款嵌珐琅缠枝花卉钵以及清乾隆御笔“紫气东来”金漆赶珠龙纹匾。

以国家一级文物努尔哈赤御用宝剑为例,剑刃为精钢所制,剑柄、剑镡有“加官晋禄”“玉兔呈祥”等纹饰图案,剑鞘分节外包铜皮和鲨鱼皮面,另镶有铜质镀金螭虎纹和菱形花卉纹饰。清皇太极御用鹿角椅制作于360多年前,此椅是利用皇太极狩猎所获麋鹿之角所制,古朴天成。鹿角12个枝杈被巧妙加工成靠背和扶手,椅心以棕绳编织,四腿外加护板并浮雕花卉。王翚等人绘制的《设色·康熙南巡图》共十二卷,是历时三年才完成的精品佳作,画面宏大,人物众多。

2004年7月,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位参观过沈阳故宫的游客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写道:八旗猎猎,十王亭金鼓洪鸣,金銮殿礼乐长歌;深宫暗锁,凤凰楼花谢鸟绝,紫禁城血染残月。

是啊,正如那位游客所感,站在故宫的台阶上,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金戈铁马的过往。他们——叫努尔哈赤,叫皇太极;他们是草原上的男人,他们是荒漠上的枭雄。十三副铁甲纵横驰骋,百万八旗子弟的骁勇,曾是那个时代的图腾。

一队剽悍的铁骑,踏出了一个民族的辉煌;一扇朱漆的大门,开启了一个王朝的盛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