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和年前郑和塑像的再现在郑和船队

郑和年前郑和塑像的再现在郑和船队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和神话郑和塑像屹立在蓝天下1405年11月,当东北季候风刮过中国福建的长乐,早已集结在海港的郑和船队扬帆起锚,开始了人类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航行,这就是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在古船坞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展示了明代造船业的宏伟规模,揭开了郑和船队神秘的面纱。舵杆之大,证明郑和宝船并非虚构的神话,它确确实实在郑和的指挥下,乘风破浪,航迹遍布30多个国家。人们认为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东南亚经济、文化向前发展。
郑和神话_风起南方

郑和神话

img51

郑和塑像屹立在蓝天下

1405年11月,当东北季候风刮过中国福建的长乐,早已集结在海港的郑和船队扬帆起锚,开始了人类航海史上最伟大的航行,这就是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总共七次下西洋,由于明朝政府莫名其妙地把郑和下西洋的史料全部烧毁,在将近50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创举的许多细节无从查考,所以郑和下西洋的创举倒像是一个人类的神话。

1933年,一位农民在挖地的时候,刨出了一块石碑。石碑立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郑和撰写的碑文记载了从第一次到第七次出洋的过程。这块石碑是后人研究郑和下西洋最原始的资料。

【陈达生】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他就立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天妃碑,记录他第一次到第七次每一次出洋以及多少船等等。

这个是郑和下西洋的史料记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一共有七次。

第一次:永乐三年;第二次:永乐五年;第三次:永乐七年;第四次:永乐十一年;第五次:永乐十五年;第六次:永乐十九年;第七次:宣德六年。

以及他的人手,主要人手全部在里面: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全部在里面。

这个是最靠得住的记录了。

【记者】以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基本上都消失(了吗)?

【陈达生】不多了。

【记者】当时记载的就是这一个吗?

【陈达生】这个是最靠得住的了,如果没有这块碑那基本上就……没有这么齐全了。这个碑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起因、年代等等最详细的一个,一般上讲是“天妃灵应之碑”,就是叫天妃碑了。

根据天妃碑记载,郑和船队每次出海大小船只百余艘,船员28000余人。庞大的船队在海面上前呼后应,组成一个飞燕型。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管理水平、通讯手段在当今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西方国家一个退了休的将军,是一个航空母舰的舰长,他说:“就是我一个舰艇都领导不好,郑和是怎么样把这么多的宗教、这么多的民族、来自不同国家的水兵成功地一下子带去了30多个国家;又能够成功地把他们带回来。”他不知道郑和的领导艺术是怎样能够完成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惊天动地的大航行的。

根据历史记载,郑和宝船长132米、宽53米、载重量7000吨。与比郑和晚一个世纪的哥伦布的船相比,郑和宝船之大,简直又像是一个神话。

2004年,南京市在长江畔的龙江宝船厂遗址挖掘出当年的船坞。古船坞长421米,宽约41米,专家认为,这个船坞就是当年郑和的主要造船厂。在古船坞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展示了明代造船业的宏伟规模,揭开了郑和船队神秘的面纱。尤其令人振奋的是文物工作者在宝船厂遗址还出土了两根大船的舵杆,舵杆分别长11米和10.7米。舵杆之大,证明郑和宝船并非虚构的神话,它确确实实在郑和的指挥下,乘风破浪,航迹遍布30多个国家。

观夫海洋

洪涛接天

巨浪如山

视诸夷城

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

而我之云帆高涨

昼夜呈驰

涉波犯谰

若历通衢者

——郑和

新加坡图书馆,我们看到由现代多媒体技术对郑和600年前航海路线的再现。

郑和船队到的最远的国家是非洲的索马里,但是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就是今天的东南亚。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许多国家都留下了郑和船队的航迹。600年前郑和船队的神话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在有关郑和的一串串故事里,我们看到大量的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地名和物品,也看到了中国人600年来在东南亚的足迹。

泰国的三保公庙

菲律宾的郑和厨师庙

马六甲的郑和瓮

印尼亚齐的三保钟

南中国海的三保公鸡、三保鱼

印尼爪哇三保垄

遍布东南亚三保井

【黄振文】我们巴厘岛有一种鱼,海鱼。这个鱼听说是当时跳到郑和船上,然后郑和很慈悲把这个鱼抓起来丢回海里面,这个鱼身上就有指纹,左边有一个拇指的指纹,右边有四个手指的指纹,这种鱼我们叫做三保公鱼。我们华侨一般都不吃这种鱼,印尼人要卖这种鱼的时候,他一般都用沙子把它盖起来,让我们看不到。

槟城,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经是全国唯一的自由港。这是一个以华人为主,具有古老历史文化的开放性港口城市。槟城因为拥有美丽的海滨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有“印度洋翡翠”的美称。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曾经靠停槟城,不过那时的槟城叫做八都茅。

槟城东南端的八都茅是个很小的渔村,海边的三保公庙往往在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时候香火很旺。槟城三保公庙前的这个左脚印,长38寸,当地人认为这是600年前郑和留下的脚印。右脚印据说在10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岛上。

在东南亚不论偏僻的山村还是繁华的都市,不论是郑和船队到过的还是压根就没有到过的地方,为纪念郑和而建立的三保庙终年香火不断。祭拜郑和的人,除了华人,还有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人们认为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东南亚经济、文化向前发展。东南亚人民对郑和崇拜的程度远远超过中国。

唐裕是印度尼西亚杰出的企业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南亚著名的船王。上个世纪90年代,唐裕先生作为印尼总统苏哈托的特使,积极奔走于中国和印尼高层领导人之间,是恢复中国和印尼外交关系的重要功臣。

【记者】在印尼关于郑和的传说、神话好像比较多,是吗?

【唐裕】是,比较多。这也是个很自然的事情,因为郑和当时初到印尼时,他给印尼和印尼人民留下的深刻印象,留下跟人民、跟原住民一种深刻的回忆。后来西方的人,比如荷兰、西班牙,和郑和的到访形成一种对比。当地的华人把郑和当成神来看待,也不是神,是一种崇拜了,好像我们拜孔子一样。

【吴京】我认为郑和到这边来,的确这边对他蛮感恩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你对他感恩了以后,你就会编一些很好的故事出来,慢慢地就演变成神话了。

【陈达生】为什么东南亚有那么多民间传说关于郑和呢?主要是跟他们当时下南洋时所面对的各种困苦等等有关,结果他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柱,郑和至少在精神上给他们一种支持,这种情况很多。

在郑和的航海图上,郑和船队多次经过的暹罗就是现在的泰国。泰国中部的大城,泰语叫做“阿育他耶”。大城位于湄南河、洛汶里河、巴洒河三河交汇的一个小平原上。作为泰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首都,大城曾经有过417年的辉煌历史,不同朝代的34个皇帝统治着这个王国,直到1767年被北方的入侵者烧毁。

大城的建筑理念由34位国王吸收了柬埔寨天授神权的观念,并揉合了婆罗门的仪式,大城作为首都时,曾经王宫富丽、佛塔如林、寺庙众多,然而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废墟。尽管这里已成废墟一片,但它的气势足以证明在过去的岁月,大城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泰国保留了废墟的现状,只是按照大城寺庙的样式在现在的首都曼谷修建了玉佛寺。据说在玉佛寺有一幅郑和下西洋时带到泰国的壁画。

大城的宫殿和寺庙也曾经像玉佛寺那样金碧辉煌,为了掠夺镶嵌在建筑上的金子,入侵者用火烧毁了大城。

img52

大佛——“帕昭帕南仓”

唯一幸免于难的是三保公庙里这尊19米高的大佛。大佛名叫“帕昭帕南仓”,但是老百姓习惯称该佛为“銮鲍多”,意思是非常大的佛。

像许多三保公庙一样,泰国三保公庙照例会有赞颂郑和下西洋事迹的对联,庙里也是香火不断,祭拜者如云,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看不到熟悉的郑和塑像。关于佛寺的建造,民间流传一个故事,郑和下西洋曾路过泰国,为大城王朝作过很多贡献,泰国国王为了表示对郑和的感谢,曾打算建宫殿给他。郑和死后,托梦给泰国国王,希望国王为他建一座寺庙,供奉他的化身佛像。梦后,国王盖了这座寺庙,并立佛像。所以泰国华人称此大佛为三宝公。

泰国三保公庙位于湄南河畔,清朝的陈伦炯在《海国闻见录南洋记》中,描述了郑和为泰国人治病的情景:“番病,每向三保求药,无以济施,药投入溪,令共水浴。至尽番唐人尚以浴溪治病。”

大城三保庙的那尊大佛没有被入侵者烧毁的原因,有人说当时大佛周围是侵略者的兵营,也有人认为是郑和的威名让入侵者不敢再造孽。

大城被烧毁半年后,和郑和同姓的一位华裔青年率领泰国军队反攻大城,很快就打败入侵者,建立了吞武里王朝。15年后泰国首都迁到曼谷,泰国历史从此揭开新的一页。

(撰稿:黄灵平;播出时间:2005年11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