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巍宝山朝山会

巍宝山朝山会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巍宝山朝山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是巍宝山朝山会。流传至今的巍宝山朝山会,是巍山和大理等地白族、汉族等民族共同参与的一大盛会,朝山祭祖活动从南诏时期沿袭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但多数是由当地群众自发举行的。巍宝山朝山会兴起之后,发展为群众性的娱乐打歌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四日,是巍宝山歌会,地点在巍宝山培鹤楼打歌场。巍宝山彝族称朝山会为“做会”,又叫“山会”,是每座彝族观音庙的盛事,朝山会是以
巍宝山朝山会_南诏发源地:巍宝山探秘

六、巍宝山朝山会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是巍宝山朝山会。据说细奴逻被太上老君点化那天是二月初一,在他称南诏王后要求他的子孙每年从这一天开始,都必须来这里拜谢太上老君半个月,久而久之,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朝山会。在朝山会结束的最后三天,也是巍宝山歌会的日期,来自各县、市的人们都要来巍宝山对歌、打跳,顺带进行物资交流。据说歌会的起源是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庆祝细奴逻凯旋。巍山人还认为,老子来到了巍宝山,一年一度的朝山会就是纪念老子点化细奴逻的故事。可一般的朝山会大多不超过三天,达到七天就非常长了,而巍宝山的朝山会却有过创纪录的十五天。

流传至今的巍宝山朝山会,是巍山和大理等地白族、汉族等民族共同参与的一大盛会,朝山祭祖活动从南诏时期沿袭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但多数是由当地群众自发举行的。朝山会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左右举办。朝山会起源于道教,据巍宝山古碑记载,始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而巍宝山的打歌则远在南诏时期就已盛行,因为巍宝山是南诏的发祥地,山中建有南诏祖庙巡山殿(又称土主庙),内供南诏始祖细奴逻,彝族群众于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都要在巡山殿祭祖和举行打歌活动,纪念细奴逻。巍宝山朝山会兴起之后,发展为群众性的娱乐打歌活动。朝山会期间,巍山和邻境大理、洱源、弥渡、南涧、漾濞、凤庆、云县等市县的各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前往巍宝山朝山赶会。赶会期间,朝山会形式多样,热闹非凡。各个殿宇里会有巍山的民间洞经会组织活动。巍山民间洞经会在各个殿宇里演奏古朴优雅的洞经音乐,给名山古刹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朝山期间,各地商业单位和个体商贩在巍宝山摆摊设点,经营饮食、食品、山货、书画、儿童玩具、地方名特产品等,满足朝山群众的需要。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四日,是巍宝山歌会,地点在巍宝山培鹤楼打歌场。周围山寨的彝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带着笛子、芦笙等乐器,会集到打歌场,围成圆圈,举行打歌活动,他们歌唱爱情,歌唱幸福美满的生活。歌词内容丰富,舞姿优美,芦笙旋律古朴优雅。朝山群众先是围观歌舞,随后都情不自禁地加入打歌行列,打歌队伍多到数圈,人数多达数千人。人们尽情地跳啊唱啊,直到太阳落山方散。

巍宝山文昌宫又称龙潭殿,文昌宫文龙亭内有两副楹联:“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银汉远涵秋水淡,小楼斜受夕阳多”。这里最早是当地群众祭龙的场所,现存建筑为清初所建,后历代复修。山门为一高两矮的牌楼,耸立于天子台上,显得气势雄伟。大殿祀文昌帝君,文昌之名由来甚古,本指天上文昌六星,汉代则专指其中第四星司命星为文昌,初是司人年命,主掌生死的。晋代,蜀地梓潼县有一种地方信仰,称为“善板祠”,所奉神为张恶子,宋代以预卜科举功名甚灵验,多为读书人所信仰。至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梓潼神被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把两个来源各异的神搞到了一处。文昌六星中,第四为司命,第六为司禄,梓潼神又多灵应于科举成名,成为专司升降禄籍的神也有理由了。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左右,又发明出两位侍从的童子来,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文昌既司人命、掌贵贱、管禄籍,就不可随意地泄露天机,所以他的侍从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欲问前程,只能找文昌帝君本人。有这样两个侍从就可保密,又大权独揽。后殿内祀关圣帝君。三国时的关羽,从第一个给其封号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后,先后有十五个皇帝为其加封授匾,所以他在道教中“关圣帝君”的身份应该是从历代皇帝褒封而来。关圣既是神通广大的伏魔大帝,又是忠义的人格化偶像,因此关圣的庙宇遍布城乡。文昌宫关圣殿的塑像造型为关羽秉烛夜读《春秋》,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大约是“文教昌明”的昭示。

巍宝山文昌宫大殿前有池潭,称为“龙潭”。池中建有“文龙亭”,这是一座六角形亭阁,两旁有拱桥相连,池阁镶有雕花础石栏杆。池旁杨柳依依,池水清澈如镜,亭影摇曳多姿,环境清幽,每逢月明之夜,月光洒在水池之中,清丽无比,被称为“龙池秋月”。清代张荣留对文昌宫内的垂柳赞道:“倚烟和雨绿丝柔,雁齿桥边玉镜头。长忆大河南北岸,轻盈无似此风流。”有诗对文龙亭边的垂枝柏赞道:“巍山胜概翠龙池,线柏临波盥玉枝;曲曲横拖蚪状态,丝垂倒挂柳丰姿。”亭子南、北两面石墩上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四幅人物画,其一是早已闻名海内外的“松下踏歌图”,画面上反映的是彝族打歌的欢乐情景,这是一幅极其珍贵的壁画,是研究彝族风情、歌舞、服饰及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是西南诸省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罕见的古代踏歌壁画。这幅踏歌图,长约120厘米,宽约100厘米,画面反映的是在群山峻岭中,一块宽阔的平地上,39人围成圆圈状,在一棵古老的苍松下正在欢歌起舞,图中心有三个歌头,一人吹笛子,二人吹芦笙,边吹边舞,大步跳跃,其余男女老少随着歌头吹奏的笛子、芦笙节拍踏歌起舞,舞姿优美,各具神态。踏歌的人群中,男的多数头戴斗笠,身穿无领对襟衣裳,罩长袍,脚着长靴或云头鞋,也有少数人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袍,腰系宽大腰带,脚着长靴或云头鞋。画面上,踏歌妇女中的中年妇女头上盘缠着黑色或蓝色的包头布,上身穿套袖衣和无领领褂,腰系麻布围裙,下身穿宽裤脚的裤子;少女则头戴鸡冠小帽,留一长辫,上身穿套袖衣和无领领褂,下身穿宽裤脚的裤子,腰系绣花边的围裙,至今当地彝族妇女的服饰也还保留着画面上的式样。这幅绘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彝族踏歌壁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是我们今天研究彝族歌舞、服饰、社会生活的珍贵文物。壁画的摹本曾于1983年代表云南省少数民族壁画在北京参加展出,获很高评价,轰动国内外。二是“水漫金山”,讲述中国神话传说《白蛇传》中家喻户晓的一段故事。其三是“西湖泛舟图”,讲述北宋苏轼、苏辙两兄弟与好友高僧佛印等泛舟杭州西湖,听船娘唱小曲,一时慨然,感叹人生苦短,韶华不再的故事。其四是“求渡图”,几位身份各异的人被困于山崖,面对无边无际的苦海急盼渡神解救。

明杨升庵在文昌宫文龙亭题联:“明镜无分圆缺相,孤云不系去来心。”

巍宝山彝族称朝山会为“做会”,又叫“山会”,是每座彝族观音庙的盛事,朝山会是以观音庙和信仰仪式为中心举行的集体仪式活动。朝山会往往牵动着整个村寨,属于村落内的一项公共事务。做会属于民间行为,信众集体凑钱,共同请来道士。在做会期间,道士仅仅是配角,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只是被请来主持仪式、念经、做法,增添神圣色彩而已,事实上做会的程序、内容等早由村民们设计好了,村民们每天付给每个道士50~80元不等的报酬。彝族山寨的会期一般集中在农闲季节,如农历正月初三的土主会、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三月初三的山神会、五月初一的城隍会、八月初三的灶君会、十月十五水官会、腊月十五封印会等。

在巍山,无论是汉族聚居区还是彝族聚居区,土主庙、观音庙每月都有会期。相比之下,汉族的做会宗教气氛浓一些,彝族的淡一些。彝族的做会既神圣又世俗,集民间信仰、民俗、歌舞、娱乐为一体,会期除了宗教性的献祭、祈福等仪式外,还要宰三牲,集体聚餐,点燃篝火,在庙前庙后举行歌舞娱乐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甚是热闹。如巍宝山乡龙潭彝族村2007年的山会,村内村外的宾客近千人,聚餐时达97桌。

因为汉族的做会比彝族的热闹,所以有些彝族不仅在本村参加山会,而且还到汉族村庄去做会。如南诏镇宁家厂村,是一个汉族村,2000年该村修复了“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观音殿。修葺好后的观音殿经常做会,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五月十五、九月十五的龙华会,这三个会比较热闹。做会期间,山区的彝族、苗族群众经常慕名而来,其中以彝族居多,每次都能来二三十人。有的做会如龙华会起落要三天,为了解决参会彝族、苗族群众的住宿问题,该村免费提供住宿,将他们安顿在村里的公房中。

在每年的巍宝山“朝山会”前一天,即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到二月十三日,大理地区的白族群众都要到巍宝山三公主殿接三公主。三公主殿建于南诏时期,后毁,现存殿宇为大理白族群众近年筹资建盖,祭祀白王张乐进求的三姑娘,人称“三公主”。史料载,唐贞观年间,细奴逻领导的蒙舍诏日益强盛,白崖地区部落首领张乐进求仰慕细奴逻的英姿才干,为保持和蒙舍诏的友好关系,把三姑娘嫁给细奴逻为妻。以后,就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白族群众到巍山接三公主回娘家的习俗。这习俗传承千年,从未中断,留下了彝族、白族联姻的一段佳话。

三公主逝世后,南诏王室先后在巍宝山和苖苙图山建了三公主殿,内祀三公主塑像,以示怀念。后来,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大理地区的白族群众都要身着白族盛装,成群结队地先来到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和三公主殿,以诵经、打白族霸王鞭、对歌等形式举行祭祀活动。第二天,再到苖苙图山三公主殿举行规模更大的祭祀活动,先换下三公主身上的白族旧装,给她穿上一套新的白族盛装,然后给三公主敬献果品和斋饭。二月十三日早饭后,举行隆重的接三公主仪式,诵经后,由主持人宣布接三公主上马启程,由数名白族妇女把三公主的旧衣服捧上马鞍,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白族群众兴高采烈地返回大理。返回时,每人带回一枝树枝,挂在畜厩上,以保六畜兴旺。回家路上若遇上天阴下雨,他们则更是欢天喜地,认为这一年大理地区必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栽插结束后又送三公主回巍山。接三公主的民俗活动,从南诏时期开始直到今天,从未间断。

巍宝山多元文化复兴的例子说明当前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中,各民族间延续和强化了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民族间正在构建一种动态平衡的互惠互利、互相理解、和平共处的关系。在多元一体的基础上,各民族在各得其所的状况下“各美其美”,从而构建起和谐相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