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再现“湿地之城”画卷

再现“湿地之城”画卷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再现“湿地之城”画卷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文明的源头。这更加印证了旧时张掖湿地的原生态面目。2009年12月23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复命令,成为甘肃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内陆河流域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再现“湿地之城”画卷_悦读甘州·畅游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再现“湿地之城”画卷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文明的源头。一座城市,有水便有灵气。黑河流经张掖,赋予张掖一大片天然湿地,使这座城市水韵十足,民生安详,也正因为水的丰盈和灵性,才有了“金张掖”的美誉。

春夏之际,走近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遍野瑞草披翠,满目流光溢彩,成群结队的水鸟翔游天际,婉啭唱和;一批批休闲避暑的游人,或坐电瓶观光车,或漫步观景栈道,亲近湿地,体验皈依自然的别样乐趣。这一切,都在生动地演绎着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歌。

img67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张掖城区北郊,占地6.2万亩,其中湿地2.6万亩,这里是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复合体,有常见动物116种、植物195种,是一片天然的生态园区。过去,因利用和管理不善,这一片湿地被分割成不相连的污水池、芦苇荡、垃圾场,湖沼池塘内常常垃圾遍布,臭气熏天。为了重现湿地生机,张掖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为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恢复“甘州城北水云乡”的如画美景,建成张掖生态建设的地标性工程、城市的后花园和重要的避暑度假胜地。

张掖自古就是座落在湿地之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地势低平,形如盆地,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比周边地区低100~1000米,地下径流汇聚这里,形成了苇溪连片、山光倒映的水韵之城,古人曾誉为:“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据史料载,明清时期,城内水湖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城区东、南、西、北均有湖泊环绕,由南而北,穿城而过,湖中皆芦苇,春天碧波荡漾,水鸟栖息;夏天绿苇茵茵,翠色浓郁;秋天荻花摇曳,鱼跃雁鸣,“苇溆秋风”、“甘泉观鱼”都是古时甘州八景的优美风光。城南甘泉,是城区水溪的主要源头,泉水从南城墙下流出,这股清澈的泉水,使甘州城区水韵十足,素有“河西第一泉”之称。城北护城河桥头牌楼曾有一联云:“桥头看月色如画,田畔听水流有声。”这更加印证了旧时张掖湿地的原生态面目。城北常年溪流潺潺,形成了稻米种植的天然条件。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代,甘州刺史李汉通就奉命在甘州屯田栽种水稻,城北乌江乡很早就有了“鱼米之乡”的美称,味道纯正的乌江米曾一度成为贡米。明代诗人郭绅在诗中写到:“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垅有余香。”在历代诗文中,吟咏张掖水韵的文字屡见不鲜。这些优美的文字,更赋予了张掖独特的文化魅力。

千百年来,张掖丰富的湿地资源却是“锁在深宫人未识”,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在过去的建设和发展中,人们盲目地排干湿地,扩展耕田,填湖造路、造房,与生态争水争地,造成了湿地的不断退化,许多地方成了排污池、垃圾场,一座水韵十足的城市失去了应有的光泽,“甘州城北水云乡”的美景渐渐淡出文化记忆,遗失在历史的时光中。2008年7月,张掖市委、市政府以独到的远见,发现这片浑然天成的资源,提出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的新战略和“保护黑河湿地、打造国家湿地公园、再现张掖水城风光”的构想,由此,张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未来。

img68

湿地栈道

2009年3月1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按照“顺应自然、简单梳理、恢复原生态”的理念,通过实施退耕还湿地、水系疏浚、植被恢复、植物造景、观景栈道、非机动车道、园林建筑小品等工程,形成连片整体性湿地景观。

后期工程还将在湿地公园内建设大片保育区,以原生态湿地为众多水生动植物提供庇护所,建成鸟的天堂,让游人在观鸟塔观鸟亭欣赏群鸟纷飞的景象,让游人充分感受湿地生态和湿地文化的魅力。

2009年9月3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评审,评审组认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类型多样、空间布局丰富、季相变化显著的湿地区域,特别是沙漠戈壁环绕之下的绿洲湿地和生物景观的独特性,使其具有较高的湿地景观资源价值,有利于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展。湿地公园植被与森林、草原、荒漠植被镶嵌分布形成的绿洲生态系统,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特性,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

2009年12月23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复命令,成为甘肃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内陆河流域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