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的依赖性

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的依赖性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说来,信任可以看作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形成的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态度,是基于对自己的安全考虑和行为结果的预期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心理。社会信任作为人们的一种带有社会性的普遍社会意识,从根本上是受社会存在和社会交往总体情况的制约的,也是受其决定的。社会信任模式总是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副现象而存在,也是随着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的依赖性

一般说来,信任可以看作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形成的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态度,是基于对自己的安全考虑和行为结果的预期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心理。首先,信任作为一种交往态度,是产生于交往过程中并作用于交往行为的。信任以相信为前提,又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相信,即对交往对方以及交往行为能产生合意的结果的相信。如果不相信交往对方的人品、能力,或是不相信某次交往行为能够产生合意的结果,那就不会有交往活动的发生。其次,信任作为一种价值心理,总是基于对自己的安全考虑,包括以利益的安全、人身的安全、名誉的安全等为前提。也就是说,信任总包含着一定的利害盘算在内,与对交往条件和交往结果的价值预期连带在一起。实际的经验也反复证明,人们的信任心理总是与获得了预期的利益相联系,而作为信任的反面即不信任心理恰恰是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结果。再次,信任作为一种心理和态度,具有着某种感染或扩散的特征。这是说,信任与不信任既相反又相成,一次的受骗受害而产生的不信任,可以抵消先前建立起的信任,还能够扩大为较大范围的不信任。比如,在一个商场买了某种伪劣商品,人们就容易从对这种商品的不信任影响到对这家商场的信任态度,从对某一个政府部门某次行为、某项政策的不信任可以影响到对整个国家政府的信任态度,自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别人的经历经验也可以影响到自己的信任态度。

正是这种感染或扩散的特征,在个人信任与社会信任之间形成了一种中介,使诸多作为个人态度和心理的信任经过相互作用、相互感染扩散而形成一种社会性心理,成为一种直接地影响于社会交往的现实力量。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曾指出:“我们总是卷入到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中去,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人们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对别人采取行动,或者对别人的行动做出回应。社会互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构成了人类生存的主要部分。”[1]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和社会互动中,信任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问题只在于社会信任度的高低。如果社会信任程度比较高人们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交往,广泛地建立起各种交往关系,扩大交往半径,从交往和合作中获得各种利益,也维护和扩大了共同的利益。相反,如果社会信任程度比较低,人们普遍地处于一种不信任的心理氛围下,相互猜疑,相互提防,这无疑就会增加交往成本,妨碍交往半径的扩大,严重地影响社会活动的总体效率和效益。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信任作为人们的一种带有社会性的普遍社会意识,从根本上是受社会存在和社会交往总体情况的制约的,也是受其决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存在着不同的交往方式,也存在着与之相应的社会信任模式。这种信任模式,既受社会交往方式的制约和决定,同时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社会交往方式。社会信任模式总是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副现象而存在,也是随着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离开对社会交往方式的考察和理解,就不可能对社会信任状态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在传统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方式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受此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人际交往的范围相对比较狭小,交往关系也比较简单,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相互往来和相互帮助。与这种交往方式相适应,社会信任就表现为一种人格信任的模式。这是一种建立在对具体人格的信任基础上的信任模式,是一种适合于熟人间简单交往的最基本、最直观的信任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所代替,田园牧歌式的农村生活也被充满了竞争和风险的城市生活所取代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市场经济使人们都卷入到普遍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变成了全面依赖市场而存在的“市民”。人们的交往半径急剧地扩大,交往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复杂化,人们在享受社会提供的自由选择权利的同时,也时时感到自己处在一种陌生的充满着各种风险的环境中。显然地,传统的信任模式及其相应的一系列观念都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条件,必须让位给新型的社会信任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