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既是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同时,要求债务人依法按时偿还债务,务必使双方按照合约办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财务管理能迅速提供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财务管理的基本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引起的财务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含义

一、财务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财务活动是财务的形式特征;财务关系是财务的内容本质。

(一)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即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的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既是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与此相适应,企业再生产过程也同样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又是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因此,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不仅要通过实物数量和劳动时间组织核算和管理,而且还必须借助价值形式进行核算和管理。由于对价值形式的利用,在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与交换中,就必然存在着筹集、运用和分配资金的活动,它们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部分,从而构成企业的财务活动。

1.筹集资金。筹集资金是指企业遵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从不同渠道,用各种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生产经营以及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活动。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也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筹集方式具有多样性,企业既可以发行股票、债券,也可以吸收直接投资或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无论何种形式获得的资金,企业都需要为筹资付出代价,如此因筹集资金所发生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便形成了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财务活动。

2.运用资金。运用资金是指企业将筹集而获得的资金转化为内部营运和投放。内部营运表现为购买材料、商品、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及销售商品收回资金的资金收支活动;投放表现为购置资产、对外投资的资金支出和收回以及企业对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变卖和收回。不论是营运资金或投放资金,都是企业运用资金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3.分配资金。分配资金是指企业通过资金的营运和投放,对取得的各种收入在扣除各种成本费用、税金后的收益进行分配的活动。该活动可以以投资人收益或企业留存方式进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成果和收益在分配中所发生的资金收入和退出,同样也是财务活动。

(二)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具有双重性的特征。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要以税收的形式无偿地取得一部分纯收入,以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证其职能的履行。企业应遵守国家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各种税款;另一方面,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有权与其他所有者一样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2.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金,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企业的所有者应按照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履行出资义务,企业实现利润后,则应定期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3.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现代企业往来结算频繁,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有的是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有的是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或是企业与个人的关系。企业必须合理调度资金,恪守信用,如期履行付款义务。同时,要求债务人依法按时偿还债务,务必使双方按照合约办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企业与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在企业内部实行经济核算制的条件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相互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时,也要进行内部计价结算,以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从而体现企业内部的责权关系。

5.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在现阶段企业应根据工资分配原则支付职工应得的报酬,以体现按劳分配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的内涵必然会延伸,作为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职工和管理者)同其他资本所有者一样,还应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

二、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的含义可以概括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的特点

财务管理和企业其他各项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正基于此,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联系。企业购、产、销、运、技术、设备、人事、行政等各部门业务活动的进行,无不伴随着企业资金的收支,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必然要伸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每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收付,与财务管理部门发生联系,并接受其指导和制约。

2.灵敏度高。财务管理能迅速提供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经常变动着的,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各种经济业务的发生,特别是经营决策的得失,经营行为的成败,会及时在财务状况中表现出来。成品资金居高不下,往往反映产品不适销对路;资金周转不灵,往往反映销售货款未及时收取,并会带来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后果。财务管理部门通过向企业经理人员提供财务状况信息,可以协助企业领导适时控制和调整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3.综合性强。财务管理以资金、成本、收入和利润等价值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生产经营中的耗费和收回,生产经营的成果及其分配等情况,并据此及时掌握企业再生产活动中各种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财务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

(三)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由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决定的。它具体包括:

1.筹资管理,

2.资金结构管理,

3.流动资产管理,

4.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5.投资管理,

6.收入管理,

7.利润管理。

此外,还包括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以及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其他内容。

(四)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的基本点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引起的财务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此,它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1.资金保证作用。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血液”,没有资金或资金不足,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进行或不能顺利进行,财务管理可以运用其特有的筹资功能,经常有效地筹集足额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需要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控制协调作用。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造系统。要想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运用自如地应对各种挑战,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控制协调诸要素,使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有序运行,而控制协调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只有强化财务管理,通过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编制财务预算、运用资金指标分解等办法,从制度和指标上具体规定各级、各部门的权责,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规范财务行为,提高经济效益。

3.综合反映作用。财务管理既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这就必然使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各项专业管理的工作业绩和存在的问题,最终都将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财务管理综合地反映出来。从而不仅可以借助财务指标提供的信息,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得失、利弊,还可以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和改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